“喏,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下個月以後的‘門診’時間,沒有特別意外的話,我每週二週四都會在這裡坐診……”方子業給了對方一張名片過去。
專病門診,顧名思義,就只看某種專業的病種,除了這個病種之外,其餘的病種都是不看的。
一般只有特別知名的專家才可以開設,比如說脊柱外科的脊柱側彎專病門診等。
中年看了看後,問道:“方教授,你的號以後會不會也上了國際醫療門診啊,我看那掛號費都是三百塊!”
“暫時還不會,以後也不一定。”方子業道。
中南醫院也有國際醫療部門診,國際醫療部所有費用不能納入醫保報銷、醫保個人賬戶和共濟賬戶支付,藥費、耗材費保持零差率銷售;
化驗費、血費與現行醫療服務價格一致;檢查費價格為現行醫療服務價格2倍;護理費、治療費、手術費、麻醉費是現行醫療服務價格3倍!
“方教授,希望您不要上的好,實在是太貴了!~”
“看到這個掛號費我都覺得咂舌。”中年說。
“嗯,你的建議我會仔細斟酌的。”方子業道。
醫院裡有不少教授都進了國際醫療部門診,其實醫務科也和方子業聊了這個門診。
它的主要意義其實就是為了讓醫療服務‘國際化’,滿足國內外高階醫療需求而設立的部門,也旨在提高醫院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當然,既然是高階醫療,它就脫離了華國大部分患者的具體實情了,其實就是公立醫院裡的‘私人高階病房’!
方子業目前還沒有同意開設這樣的門診。
比如說袁玉峰副校長,王興歡院長,都是國際醫療部特需病房的專家團隊。
“謝謝方教授,那我們現在,下去拿藥是不是就可以回去了啊?”中年問道。
“是的,剛剛我學生給你講的那些東西,還有寫在病歷本上的,可以多看一看,把它們記住。”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種慢性退變需要的是養,如果養得好,這輩子都可能不必經過手術干預,依舊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生活狀態…”方子業交代。
“嗯嗯,好的好的,方教授,謝謝你啊。”
“爸,我們走吧,方教授都這麼講了,那就大可放心了。”中年笑嘻嘻地帶著父親離開了診室。
胡青元跟了出去,再看外面,已經沒有患者候診。
“師父,我去拿外賣了。”
胡青元說話間,忽然客氣喊道:“鄭主任!~”
“小胡,中午好。”
“方教授下班了吧?我剛剛看到最後一個病人出來了。”來的是醫務科的主任鄭炯,還有吳夷臨副主任。
“我師父在裡面,我去拿個外賣。”胡青元道。
“辛苦你們了,這都已經十二點二十分了。”鄭炯輕嘆了一聲。
胡青元早已習慣這樣的節奏,退開去樓下拿外賣。
方子業正在和董寧聊天,鄭炯就推開了門:“方教授,中午好。”
“鄭主任,請坐。”方子業抬頭,略收拾了一下有點凌亂的桌面,將排號單抓進了垃圾桶裡。
“方教授,是這樣的,我這次來,還是帶了醫務科熊主任的意思,咱們醫院的國際醫療部,是從24年就建立起來了的,目前運營得頗為不錯。”
“方教授,您也知道,特需病房裡,有不少的患者是非常希望方教授您可以成為裡面的專家名單的。”
“目前點名您過去會診的患者也不在少數。”
“國際醫療部是全國頂級醫院的必由之路,方教授…”鄭炯試探性地問道。
方子業聽了,輕嘆了一口氣:“鄭主任,實在是不是我不想去,是真的沒時間啊?我自己病房裡的病人和手術,都有點照顧不過來。”
“國際醫療部的特需病房那套制度,我是真的不習慣。”
國際醫療部裡的服務要求就是主動迎接,舉止端莊。
那不是醫療,是服務!病房每個月的創收,抵得過其他一個大的專科了,醫院不可謂不重視!
而且在現行醫療體系下,國際醫療部是可以繞開醫保的。
也就是醫保不負責的區域,光明正大地在運營著。
“方教授,都是為了醫院的發展嘛,況且,王院長帶著我們也開了很多次會議,覺得方教授您格外適合國際醫療部。”
“有這麼幾個原因,國際醫療部裡的病種不固定,正好與方教授您的能力適配。”
“第二,國際醫療部並不缺病源,門診病人量也少,一個上午最多就只需要看十幾個病人,一天也就是二十幾個門診量。”
“第三,時間也相對比較自由……更適合方教授您去做科研的呀?”鄭炯道。
方子業知道,王興歡是在想方設法地希望方子業棄掉療養院那邊的“兼職”,可以全職地為了中南醫院的發展發光發熱。
本來,王興歡是想方子業去任行政職稱的,方子業給拒絕了。
現在,王興歡院長又希望方子業可以去兼任國際醫療部的副主任。
“鄭主任,你也曉得,我的課題一般都是臨床課題,國際醫療部怎麼開展臨床課題嘛?”方子業按下了手機,認真回道。
“方主任,您不是還有骨科病房麼?”
“國際醫療部那邊只是兼任,有了您的任務,才會排你過去。”
“您就算是不去,後面每天都要去跑會診,其實也挺麻煩的不是麼?”鄭炯試探道。
方子業的眼神閃了閃,語氣平靜:“鄭主任,您怕不是快忘記了,我和醫院的合同只簽了五年,目前已經快第四年了……”
“我覺得吧,這幾年間,我也為醫院裡做了不少事情。”
“我在我的兩位師父那裡,都已經道別過了。”
鄭炯聽言,臉色瞬間大變:“方教授,您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