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系學霸

第863章 何為教授?

曾多勤教授聞聲,意外抬頭,表情一緊。

他與方子業來了新院區一年有餘,方子業一直都是非常客氣的,大小事務都沒有彰顯自己的主任身份,都是以商量的口吻與他說話。

方子業在面對王宗凱的時候,也都是以禮相待。

曾多勤明白應該是有大事:“方主任,願聞其詳!~”

護士長等人馬上坐得端正起來。

方子業道:“曾教授,我們醫院的骨病科,經由了數年的沉積和發展,目前已經成功地將部份骨腫瘤課題交給了微創中心。”

“這是我們一起努力的結果,同樣的,經由微型迴圈儀聯合化療法,讓我們骨病科,我們骨科的骨病組,成為了全國骨病亞專科最知名的教學單位之一。”

“目前曾教授您也貴為全國骨病科分會的常務委員,在全國也是頂級專家之一……”

曾多勤馬上道:“方主任,這些虛名就不談了吧…大家到底是什麼樣的水平,在家裡就不王婆賣瓜了。”

“想來方主任是有新的好事,想著我們了。您就直接宣佈吧。”曾多勤的態度端正,並不覺得方子業的‘下任務’是吆喝。

多少教授希望被方子業下任務?

方子業不是那種喜歡弄權的人,否則早就以主任的身份壓人了!

“診斷,精準的診斷,細緻的治療,更加細緻地治療,是目前骨病科發展的重心和核心。”

“越簡潔、越早期的診斷,對患者的預後越有助益,甚至可以逆轉骨腫瘤疾病的發生!~”

曾多勤聽了,忍不住一顫之後站了起來,身子顫顫巍巍,嘴巴哆嗦:“方主任,不會是你幾年前申請的那個基礎科研,目前已經有所突破了吧?”

“沃日哦?”

治療好是醫生的義務之一,但如果可以預防、早發現、早診斷好,可以讓醫院的骨病科在世界腫瘤領域原地起飛!

怪不得曾多勤失態,如果早期診斷課題可以立起來,他和方子業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腫瘤論壇一起“談笑風生”,哪怕他只是參與者之一。

腫瘤的早期診斷一直都是大難題,骨肉瘤尤其如此。

當前的骨肉瘤確診主要依靠‘穿刺活檢’,但穿刺活檢依舊有一部分假陽性率或假陰性率,目前的骨肉瘤‘抽血’診斷假陽性率更低。

方子業輕輕壓了壓手,看著曾多勤教授失態的樣子也是有些好笑:“曾教授,現在是交班時間,還有不少的護士小姐姐,甚至有實習的女同志,我們說話還是要稍微文雅點。”

“您先等我說完。”

曾多勤往周圍看了一眼,露出格外和藹的笑容:“不好意思,讓各位見笑了!~護士長,我自我檢討。”

黃曉薇根本沒把曾多勤的話放心上,只是看向了方子業。

開什麼國際玩笑,曾多勤是主任醫師、教授,是病區裡的絕對職稱天花板,原則上,哪怕是方子業這個病區主任,也得在他面前規規矩矩著。

主要是方子業這個副教授和副主任不平凡,否則根本不會出現教授只是帶組教授的‘畸形’情況。

曾多勤接著又說:“方主任,你說慢點,我好生記一下筆記。”

之前的骨腫瘤聯合化療課題,是方子業託舉起了整個骨病科,大家雨露均霑。但現在,方子業很明顯不打算將這個課題回放到本院區去。

方子業也沒有賣關子:“曾教授,我就說得直接點了。我們基礎科研組,目前新發現的這個MiRNA,且按照命名規則,將其命名為MiRNA984,差一點就是985了。”

“根據我們課題組目前的基礎科研進度,已經排除了在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中的高表達。當然,或許有一些極為罕見的亞型,也會有984的高表達,但目前不在我們研究的範圍內。”

“所以,在發現了這一現象之後,我們又排除了骨科大部分腫瘤的mi984的過表達現象,而後透過動物試驗,我們可以確信一點,被mi984調控的下游蛋白F,會在腫瘤中處於高表達態。”

“MiRNA984是無法直接入血的,但被其直接調控的蛋白F,是在血液中處於高表達態的,這是可以透過試劑盒直接檢測的。”

“當前,我們已經在動物試驗中證實了試劑盒的有效性,但還少了臨床試驗…曾教授,您也知道,我的臨床課題不少,目前科研組也分配不好人手…”

“所以我希望,曾教授您可以帶隊,帶著骨病科過來的幾個博士,一起把這個課題比較嚴謹地做通,做透、儘量將其做成標準態!~”

方子業沒安排細節,只是給了任務。

如果這樣直接的任務曾多勤都做不好的話,那他可以自我宣佈自己廢掉了!

“沒問題。”曾多勤點頭。

曾多勤也是擅長科研的,中南醫院的骨病科,本就是科研綜合水平最高的骨科亞專科,如果不是方子業的異軍突起,骨病科就是骨科在中南醫院外科領域的絕對‘領軍’!

方子業只是講明瞭方向,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阻礙,但這些阻礙都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而且曾多勤也有這樣的能力和人脈去處理好。

包括但不限於調節與本院區其他骨病科教授的‘關係’等具體而微的事宜。

方子業接著又問,笑容綻放:“曾教授,那你還能不能抽出來一點時間,帶著我們團隊裡的一個醫生搞一搞骨科的放療呀?”

“放療?”曾多勤的眼珠子都快吐出來,可馬上恍然:“方主任,你什麼時候又往這裡面瞎幾把摻和了?”

昨天才聽了于謙,他就把相聲裡的一個段子拿了出來。

“我們骨科目前,沒有幾種腫瘤是對放療敏感的啊?”曾多勤趕緊對自己的粗口進行著解釋。

方子業點頭:“是的,曾教授,目前科研界對於骨科腫瘤的認識是如此,但去年大概年初的時候,我和鼻咽癌方面的馬院士有過一定的合作,大概瞭解了一下放療與腫瘤之間的關係。”

“後來我們團隊有一個天賦不錯的小姑娘,也比較精於此道,我帶了她一段時間後,就外派她去了馬院士的團隊交換學習了一段時間。”

“如今也算是學成歸來,知曉一部分放療的具體操作,她在與我討論的過程中,正好談到了骨科滑膜肉瘤的治療。”

“還有就是,目前的骨肉瘤等放療抵抗性腫瘤,也可以透過重離子放療,獲得不錯的療效。”

“骨肉瘤中的小細胞型骨肉瘤,對化療的敏感性差,即便是經過了微型迴圈儀的介入,使得化療有效性得到了一部分提升,但預後依舊不明顯。”

“這部分骨肉瘤患者數量雖然不多,可透過精確分型後,依舊是可以發現的,這部分患者,如果可以進行輔助精準放療技術的話,預後肯定會更好一些。”

“當然,當前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多是用於體部、顱部,四肢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屬於是高難度的技術挑戰。”

“但我覺得,我們課題組,也可以酌情地對這種進行改良處理!~”方子業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