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之所以成為香江大酒店的大股東,當初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酒店業,而是看中香江大酒店所屬的地產業。
梁中豪還有一個身份,新世界發展的重要股東、董事會成員之一。
新世界作為香江房地產行業的巨頭之一,梁中豪這位股東自然很瞭解地產業。
只是,新世界發展是由鄭玉彤家族掌控,他們梁家,在新世界發展的話事權並不多。
所以,梁家這才盯上香江大酒店。
作為香江的巨頭企業之一,香江大酒店公司雖然是以酒店為命名,但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家多元化的企業。
旗下除了半島酒店、九龍酒店外,還有港島淺水灣影灣園、中區聖約翰大廈、山頂大樓及山頂纜車公司,並在海外也投資有酒店業務。
而作為老牌酒店,或多或少都在香江有不少的儲備地皮。
這些地皮還都是位置非常不錯的地方,價值連城。
因此,梁家便逐漸透過收購,成為了香江大酒店的大股東。
而因為知道梁家對香江大酒店的酒店業務沒有任何興趣,因此,嘉道理家族就任由梁家成為大股東。
最終,兩家達成了協議,嘉道理掌管酒店業及相關業務,梁家專管地產業。
兩家一直相安無事,各管各的。
所以,酒店業那邊的事情,梁中豪並沒有理會太多,反正董事會的時候,大家都會相互彙報。
只是,沒想到的是,這半年來,香江的地產行業急速衰落,買房的人變少了,房貸利息變高了,就連官地拍賣價都漲不起來了,甚至,公司在九龍塘的投資專案,也因為資金無法回流的問題,陷入了尷尬的處境。
如今,再加上林浩然這般對香江地產業的剖析,他逐漸相信了林浩然的話。
他明白林浩然所言非虛,這些資料和現象他其實早有察覺,只是一直不願直面地產行業即將到來的寒冬,一直認為,這不過是暫時性的,而且房價也還沒有大跌,房地產行業很快便回暖了。
此刻,林浩然如此直白且詳盡地分析,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佈局。
內心中,他已經被林浩然說服了。
如果這個時候,趁著地產行業還沒有陷入危機,而香江大酒店的股價也處於巔峰期的時候拋售,他並不會虧。
持著這麼一筆流動資金,梁家在未來不愁沒有翻身之地。
所以,他內心中已經同意了將股分賣給林浩然的打算。
“如果我將股份賣給林先生,林先生您能出什麼價格呢?”梁中豪試探性地問道。
“梁先生,不妨跟您交個底,我並不看好香江未來幾年的地產業,這意味著,在我看來,接下來這幾年,香江地產業會持續拖累相關股價。
而香江大酒店的地產業務又是公司主要業務板塊之一,所以我斷定,香江大酒店未來市值大機率會下跌。
你如果把股份賣給我,那麼九龍塘專案的資金問題,自然就不是什麼問題了,你也知道,以我的財富,我可以輕易讓香江大酒店安然度過任何的危機。
不過,我也不在這上面計較太多,您手裡這大筆股份,要是在外面找買家一次性接手,難度可不小,認識我的人都清楚,我一向做事爽快,不喜歡在價格上磨磨唧唧。
我就直說了,我可以按現在的市場價收購您的股份,而且資金絕不拖延,咱們一手籤股份轉讓合同,一手錢貨兩清,您看怎麼樣?”林浩然微笑著說道。
香江大酒店如今的市值不低,已超過30億港元,具體在30億至31億港元區間浮動,且長期穩定位列香江上市企業前二十強。
通常情況下,市場價是依據市值來計算的。
這意味著,林浩然給出的報價,是以香江大酒店30億至31億港元的總市值作為基準,來收購梁中豪手中那在香江大酒店擁有相當話語權的股份。
要知道,梁中豪家族持有香江大酒店34%的股份。
若林浩然真要買下這部分股票,所需支出的資金將超過10億港元!
別看林浩然平日裡賺錢似乎輕而易舉,實際上在整個香江,身家超過十億的家族都屈指可數。
這無疑是一筆數額極其巨大的資金!
對林浩然而言,算上原本已經吸納的十幾個點香江大酒店股份,再加上樑家手中持有的34%股份,前前後後付出十幾億港元,便能掌控香江大酒店,他覺得是非常值得的。
半島酒店即便是放在四十年後,依然是香江最為頂級代表性的大酒店。
再加上香江大酒店的那些地皮,或者房地產專案,都潛藏著巨大的增值空間。
那些儲備地皮,位置絕佳,隨著城市的發展,周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其價值必定會呈幾何倍數增長。
而現有的房地產專案,只要稍加運作,提升品質和服務,也能在市場上佔據更有利的地位,獲取豐厚的利潤。
至於香江的地產危機,不過是經歷個兩三年而已,便又會開始復甦,未來漲得會更厲害。
林浩然心裡清楚,一旦成功掌控香江大酒店,自己在香江的地產行業實力又更進一步。
他可以憑藉自己的人脈資源,對酒店旗下的地產業務進行全面整合和最佳化。
比如,將一些閒置的地皮進行合理開發,打造高階住宅、商業綜合體或者特色旅遊專案;
對於現有的房地產專案,進行升級改造,引入國際先進的物業管理理念,提升物業的整體品質和競爭力。
而且,掌控香江大酒店還能帶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
作為香江的巨頭企業,它在商業領域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資源。
透過與酒店旗下的其他業務,如山頂纜車公司、海外酒店業務等展開深度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一步拓展商業版圖,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
總之,買下香江大酒店,從長期的角度來看,不僅僅不會虧,反而會大賺。
想到這些,他更加期待能夠拿下這家知名度極高的巨頭企業了。
他看向梁中豪,只等他的回覆,看到對方皺著眉頭,便知道對方在陷入了極其困難的考慮。
梁家全憑梁中豪做主,因此他倒是不需要等對方說什麼要回去與家族商議此事。
而梁中豪,此刻內心也在進行著激烈的鬥爭。
一方面,他對香江大酒店有著深厚的感情,畢竟這是梁家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成果;
另一方面,他也明白當前地產行業的嚴峻形勢,林浩然的提議確實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如果此時拋售股份,拿到一筆鉅額資金,梁家或許能夠順利度過這可能性極高的地產寒冬,甚至還有機會在其他領域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其實,哪怕地產行業沒有爆發地產危機,自己也不虧,足足超過十億港元的變現啊,放在平時,如果不是林浩然主動提出這個要求,他想要出售還真不一定能出售得了!
梁中豪的眉頭緊鎖,手指不自覺地在桌面上輕輕敲擊,思緒如亂麻般纏繞。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商業交易,更關乎著梁家未來的興衰走向。
林浩然靜靜地看著他,沒有催促,只是嘴角始終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這笑容,讓梁中豪心中的壓力愈加提高。
明明對方只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而自己都差不多五十歲了,卻沒想到對方能夠在無形中給他一種莫名的壓力。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梁中豪的經營作風就是謹慎。
這點,從他幾年後主動拋售這34%的股份,就能夠看得出來。
梁中豪生怕一點危機,便讓梁家多年積累的基業毀於一旦。
此刻,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如果拒絕林浩然,繼續守著香江大酒店的股份,一旦地產寒冬真的如林浩然所預測的那般猛烈且持久,香江大酒店的股價必然大幅下跌。
屆時,梁家手中的股份價值將大幅縮水,而九龍塘專案資金不足的問題,以及其它地產專案資金難以回流的問題,也會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將梁家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梁家如今可是持有足足34%的股份啊,這要是香江大酒店暴雷,那麼他梁家損失絕對是最大的。
反觀嘉道理家族,如今持少數股份,掌控香江大酒店的酒店業,即便香江大酒店真的暴雷,嘉道理損失都不會很大。
更何況,嘉道理家族還有中華電力作為底氣。
而他們梁家呢,雖然是新世界發展的重要股東之一,但佔股其實不算多,更沒有太多的話事權。
因此,一旦香江大酒店真的因為被地產業連累,那麼家族多年來在商界打拼的聲譽和地位,也可能因此一落千丈,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
這點,梁中豪肯定是不希望發生的。
可要是答應林浩然,將股份出售,梁家雖能獲得一筆鉅額資金,但同時也意味著徹底放棄在香江大酒店的話語權和未來可能的地產紅利。
萬一地產行業並未如林浩然預測的那般糟糕,甚至很快回暖,那麼梁家此舉無異於自斷臂膀,將一座金山拱手讓人。
更何況,香江大酒店旗下的優質地皮和專案,長期來看確實潛力無限。
梁中豪不禁回想起父親在世時曾說過的話:“地產之根,在於土地。握得住地,就握得住未來。”
這些年來,梁家正是靠著對土地的敏銳嗅覺,才能在商界屹立不倒。
雖然達不到頂級豪門家族的地步,但在香江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兩個結果,讓梁中豪不禁陷入極其矛盾的糾結之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