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元旦。
方唯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他的辦公室在瑤嶺大廈頂樓,大大的落地玻璃,城市風光一覽無餘。
“支書,曾幾何時,我們哪能想到會有今天。”
方唯揹著手看著窗外,蔡桐站在他的身後,很有感慨。
當年分田到戶,方支書毅然選擇了走集體經濟的道路,成立了瑤嶺合作社。那個時候誰能想到在合作社的基礎上,一步一步發展到了今天這樣的規模。
如今的瑤嶺集團已經成為了橫跨多領域的大型企業,帶領社員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方唯轉過身看著蔡桐,笑著說了一句。這是他對整個集團的期盼,也是對自己的鞭策。
稍後,二人便離開了大廈,各回各家。
今天是新年元旦,公司並不上班,兩人僅僅是過來看一看。
第二天。
方唯在新的辦公地點召開了董事會會議,商議去年的分紅的方案。目前財務部正是開展了年終決算工作,但大致的收益情況在坐的都心裡有數。
“這兩年的物價上漲了不少,我建議按照每人4500元進行分紅。”
“4500元有點少啊,要不按照4800元的標準?”
大家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相對來說都比較保守,分紅的標準都在5000以下。
“不用這麼謹慎,這幾年公司的效益很好,分紅的數額只佔當年淨利潤的很小一部分。我的意思就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進行分紅,各合作社的提留按照分紅總額的20%撥付。”
等大家都發表了意見,方唯才壓軸發言。
以前因為企業發展的需要,每年的分紅實際上都刻意壓低了數額,但也能讓大家過上不錯的日子。
但這兩年由於物價上漲、全社會漲工資等因素,社員們的收入的優勢正在消減,所以有必要調整分配的底層邏輯。
企業的積累已經足夠,沒必要在分紅上那麼小氣。
“還是方支書大氣,我同意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進行分紅。”
“我也同意......”
......
方唯的發言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分紅方案順利的獲得了透過。
另外,大家還討論了給各單位員工漲薪的問題,原則上同意從今年的一月一號開始,集團公司及其下屬企業的員工工資,上漲10%。
這其中不包括電器集團公司,由於對方是上市公司,薪酬標準早已和行業標準接軌。
散會之後,方唯便回到了家裡。
一家人晚上在一起吃了頓飯,第二天一早,方唯和盤蓮花、阿姐就一起返回了村裡。
過年期間要給斌斌和雪梅舉辦婚禮,他們得回去好好準備一番,不說大操大辦,總要辦的熱鬧體面。
時間匆匆。
縣裡大部分人都開始了大采購,準備過年。
社裡的物資供應站人滿為患,不光是瑤嶺合作社的社員,幾乎各鄉的村民都往這邊湧,比趕圩還要熱鬧百倍。
不僅僅是鄉下的村民,還有很多縣城的人也跑來採購年貨。
好在物資供應站早在幾個月之前就積極備貨,進貨量比平時大幅增加,要不然還真應付不了當前的局面。
“今年的情況特殊,公司臨時決定進行一次物資分配。全體社員每人可以分到兩隻雞、兩隻鴨、10斤雞蛋以及10斤豬肉。”
因為供應站的火爆,方唯決定優先供應自己的社員。
取消了多年的福利分配重新出現,所需的費用由各個合作社買單。分配的物件只包括三個合作社的社員們,其他人都沒有份。
安排好這些事,他才有時間在辦公室坐下來處理一下公務。
臨近中午,趙金生敲門走了進來。
“支書,斌斌的婚禮就在大食堂舉行,雞鴨魚肉等食材會提前留好,就是掌勺的大師傅不好找。”
趙金生是方唯的心腹,斌斌回來辦酒的事情都是他在忙前忙後。
現在養殖場的雞鴨和豬肉明顯供不應求,所以他得協調好,提前留下來。
“大師傅的事情你不用管了,回頭我去和林和飯店的老闆娘商量一下。”
大食堂的大師傅水平差了點意思,方唯打算問老闆娘借兩個人過來,一定要讓當天的來賓吃好喝好。
“那就沒問題了,我保證婚禮當天會熱熱鬧鬧的。”
趙金生笑了起來,斌斌是他看著長大的,現在終於要成家立業了。
村裡的這些人都替方唯感到高興,需要他們做什麼,他們都會盡力。
晚上。
吃過飯,方唯和盤蓮花便開始研究邀請的賓客名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