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方唯帶著鄧元恩去縣城見到了張行長。
“鄧總,你們公司打算貸款1000萬元,最長不超過一年我就能把貸款還上。”
“1000萬元夠不夠?還款別那麼急,我可以和你們簽署一年的貸款合同,到期要是還有用,銀行這邊還可以展期六個月。”
張行長很好說話,幾杯酒下肚就和鄧元恩打成了一片。
方唯僅僅是起到了中間人的作用,後面的事情也不需要他出面,鄧元恩自己就能辦妥。
吃過飯,他就和鄧元恩分開,自己去了王林的辦公室。
“方支書,你來的剛好,我還說這兩天和你見個面呢。我得向你道謝,你可是幫了我的大忙,怎麼樣,晚上一起去喝兩杯?”
王林肯定有高興的道理,首先是煤礦徹底盤活,不僅讓原來的礦工大部分上崗,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就業機會。
縣裡的財政也甩掉了歷史包袱,增加了稅收,完全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另外,銀行方面也加強了和瑤嶺集團的聯絡,銀行的資金開始正向流動,反過來又能促進縣裡的經濟發展,可謂是一舉兩得。
至於瑤嶺集團對縣裡的經濟影響力日益加強,在他看來都不是問題。
只要沒有違反原則,那麼他的工作成績就不容抹殺。至於會給後來者增加工作難度,這就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事情了,他沒那麼多愁善感。
“行啊,不過現在的時間還早,咱們六點半見?”
“好!那就六點半,老地方見。”
方唯隨即離開了王林的辦公室,去了瑤嶺大酒店的施工現場。
大酒店已經封頂,進入了內裝階段,預計年底之前就能交工。速度快的話,國慶節就能開門迎客,速度慢的話正好趕在新年元旦前開業。
“方支書,本來施工的速度還能再快一些,只是我們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很嚴格,任何一點小瑕疵都會要求施工方返工,所以進度不如預期。”
工程負責人見了方唯有些忐忑不安,解釋了工程進度的問題。
方唯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我們不用趕進度,工程質量才是第一位的。總之,在年底之前順利交工就行,不允許拖到明年。”
“那不能,我們會加班加點幹活,爭取在國慶節前交工。”
工程負責人親自陪同方唯視察了施工現場,另外還有監理人員也一起跟隨,讓他對整體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對於目前的進度,他基本上感到滿意。
晚上。
方唯和王林在經常去的酒家開懷暢飲,走的時候,老闆娘還問了一下瑤嶺大酒店的開業時間。看得出來,老闆娘比方唯還著急,畢竟縣裡的第一家高檔餐廳將在她的手中誕生。
大酒店的三樓已經租給了她,她天天都在惦記這事兒。
“老闆娘別急,大酒店在年底之前肯定能開業。到時候我會讓他們提前通知你,給你入場裝修的時間。”
方唯和老闆娘很熟悉,這些年他和家裡人還有其他人都不知道在酒家吃了多少次飯。
老闆娘表示了感謝,方唯便上了車,讓司機送自己回家。
他現在的應酬多,一般情況下出門都會帶司機,尤其是跑長途的時候。
回到家,盤蓮花還在等他。
“今兒還行,看樣子你沒喝多。”
盤蓮花一貫反對男人多喝酒,少喝幾杯沒關係,問題是他哪次出去不是帶著滿身酒氣回來?
今天還不錯,身上的酒氣不重,看來是喝的不多。
“王書記喝了幾杯就不肯喝了,我總不能一個人自斟自飲吧?今兒喝的的確不多,兩個人材喝了半瓶酒。”
方唯哈哈一笑,道出了實情。
不是他不想喝酒,主要是因為王林今天的喝酒狀態不大好。
“你呀,少喝點還吃虧了咋滴?你先坐會,我去給你燒茶。”
盤蓮花隨後給方唯泡了一壺茶端過來,兩人就聊到了瑤嶺大酒店。
這段時間很多人都在盼著大酒店,心思各有不同,但歸根結底都希望縣城能有些變化。
縣城這些年總體的來說變化不大,縣裡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私營經濟的規模又不大,所以沒有變化才是合理的。
直到瑤嶺集團下場,有些變化才不期而至。
比如像全縣最大的農貿市場開業,比如像全縣最高的建築(瑤嶺大酒店),這些變化是肉眼可見的,但也有一些人從中看到了商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