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包間裡就方唯和羅志敏兩個人,邊吃邊聊。
“方支書,我今年的壓力很大。縣裡這兩年都沒有多少經濟增量,反而是一批原先不錯的企業遇到了困難,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羅志敏就開始訴苦。
縣裡的農業發展的不錯,工業園區也可圈可點,但總體上經濟發展並不順利。
主要是因為新林縣歷來都是農業縣,整體的經濟發展很不均衡。多虧有瑤嶺農業撐著,要不然縣裡還戴著“貧困縣”的帽子呢。
沒有增量就沒有發展,羅志敏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寄希望於瑤嶺農業,希望對方能加大對本地的投資。
“我也沒啥好的建議,縣裡要想高速發展惟一的辦法就是招商引資,沒有資金怎麼發展?”
方唯也知道自己說了一句廢話,像新林縣這樣的農業縣,哪有大資金進來?
縣財政一直都是緊巴巴的,銀行也不敢胡亂放款,整體的經濟形勢不是很樂觀。
說句良心話,新林縣並不適合發展工業,一些小廠子遲早會被淘汰。比如像之前準備的氮肥廠,以後就會在淘汰小化肥的浪潮中銷聲匿跡。
“說的在理!你們瑤嶺農業有沒有認真考察過,是否能在縣裡投資幾個專案?”
羅志敏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找方唯就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對方能在本地投資。
“想法肯定是有的,回頭你等我的訊息。”
方唯這一次沒有拒絕,瑤嶺農業是從新林縣起家的,於情於理都應該回報家鄉。
但具體投資什麼專案還需要和蔡桐等人好好商量,不能讓投出去的錢打水漂。
羅志敏很高興,對方沒有拒絕就還有希望。
吃過飯,方唯便返回了家裡。
下午。
他在辦公室給蔡桐打了電話,和對方說了投資的事情。
蔡桐隨後召開了會議,商量專案的選擇以及投資數額的問題。討論來討論去,大家建議在新林縣城投資一家大酒店,說不好聽的,整個縣城連一家像樣的賓館都沒有。
酒店有個10層左右就足夠了,包括客房、餐飲、娛樂設施等等,起碼能有不錯的接待能力。
這個專案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結合瑤寨的旅遊專案,前景應該不錯。
瑤嶺農業下屬就有瑤嶺大廈,專案性質和這個差不多,派人去考察一下,如果沒什麼大問題就可以上馬。
過了兩天。
方唯帶著專案考察組去了縣裡。
羅志敏相當重視,儘管瑤嶺農業派出的是中層幹部,他還是讓自己的副手陪著對方去考察。
他自己則和方唯坐在辦公室裡喝茶聊天。
“羅書記,實際上縣裡可以上的專案還有一些,等這個專案落地之後,咱們還可以繼續說說。”
方唯也想明白了,在縣城砸一些錢還是有必要的,既可以改變下家鄉的面貌還可以解決一些就業。
投資建廠基本上不可能,新林縣沒有搞工業的基礎,除非是像辣椒醬廠那樣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
五金廠是個例外,隨著這幾年市場競爭的激烈,也不得不去香山開闢第二戰場。
說不好聽的,要是當初電器集團還呆在縣裡,根本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規模,說不定早都倒閉了。
“那敢情好!你們要是決定投什麼專案就和我說,錢我是沒有,但我可以給你們批地、給政策。”
羅志敏當然很高興,方唯不是一個喜歡吹牛的人,而且做事很講誠信。
考察組在縣裡呆了三天,然後就給出了評估意見,可以在縣城投資興建一座大酒店。
方唯和蔡桐等人商量了一下,大酒店的名稱就叫做【瑤嶺大酒店】。等酒店建好之後,縣裡也有一個拿得出手的集餐飲\\娛樂\\住宿為一體的好去處。
為此,公司又派出了專案小組,很快就和縣裡簽訂了合同。
縣裡給劃的地塊位置很好,就在長途汽車站不遠的地方,這一帶也是人流密集區。
接下來的設計施工都是由專案組負責,最近方平沒什麼事,公司就讓他到專案組兼了副組長。他的主要職責就是起到監督的作用,別人盯著專案他盯著負責專案的人。
方唯和蔡桐都沒時間管這個事情,一年一度的夏收工作開始了。
瑤嶺農業的主要高層紛紛來到了生產一線,今年還多了一個衡州水稻生產基地,所以大家都很忙碌。
就連方唯都閒不住,他駐紮在育種中心,指導夏收和夏種工作。
“方支書,有人找。”
這天上午,他還在田埂上檢視收割的情況,有工作人員跑過來喊他,說有人找他。
他還挺納悶,便直接去了會議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