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瑤嶺山下當農民

第523章 知名品牌,做大做強

接近中午的時候,有一個幸運兒在主會場抽中了大獎,一臺家用空調。

空調是電器集團公司的產品,雖然不是最新款,但也引起了眾人的嫉妒。大家嫉妒這人的運氣,強烈的情緒刺激之下,有人不信邪,也加入到買大米抽獎的行列之中。

過了沒多久,又有一個顧客抽中了一臺電風扇。

顧客的熱情被點燃,反正大米是剛需,在哪裡買不是買?反正瑤嶺大米有一系列的產品,價格形成梯次,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價格比市面上的其他大米稍貴一點,但要是抽獎隨便中點啥就佔便宜了。

至於瑤嶺大米的老顧客不在意價格,因為這種大米的品質更好、口感更好、味道更好,即便沒有這次抽獎活動他們也會購買。

對於頭一次購買【瑤嶺大米】的顧客來說,他們本來是奔著佔便宜去的,結果大米買回家一吃,頓時感到很驚豔。

邊說還有小獎品,就是沒有,這個價格買的大米也值了。

口碑的自然醱酵很慢,但透過營銷活動,使更多的消費者認識了瑤嶺大米,一時之間口碑炸裂,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而抽獎這一塊消耗的成本遠遠沒有看起來那麼多,同時還帶動了公司其他產品的銷售。

“支書,咱們的大米賣瘋了,連辣椒醬的銷量都比平時增長了40%。早知道效果這麼好,咱們早點搞宣傳活動就好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瑤嶺大米在省城的銷量翻了一倍。由於過硬的品質,迅速佔領了市場,不僅把失去的市場份額奪了回來,同時還搶佔了其他品牌的市場份額。

張楚看到統計資料之後,第一時間就來找方唯,笑的那叫一個燦爛。

不過他心裡也有一個疑惑,為什麼不早點這麼幹呢?

“你還有臉問我?這些事情不是應該由你來考慮嗎?再說了,咱們所有的公司都不以銷售見長,不經過市場的沉澱,早早搞營銷成本會很高。”

方唯還是耐著性子和張楚解釋了一番,在產品沒有一定市場基礎的時候,前期的廣告費用很驚人,而且效果還不一定好。

別看前些年動不動就出現一個個的“標王”,動輒花費上億乃至十幾億打廣告,但實際效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反倒是有幾個企業被鉅額的廣告費拖累,幹倒閉了。

不是說廣告宣傳、營銷活動不重要,而是要量力而行,絕不能眼睛一閉就大把的錢甩出去。

尤其是像大米這一類低附加值的產品,控制成本就顯得尤為重要。

得益於瑤嶺農業優越的自身條件,瑤嶺大米從上市之後就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廣告宣傳,銷量依然很可觀。

只是之前受到了產量限制,大部分原料又是外購,所以絕對銷量不算很大。

這兩年透過承包土地,公司建立了陽山水稻種植基地、陳州水稻種植接地以及衡州水稻種植基地等,原材料的桎梏被打破,現在進行大規模的營銷活動正當其時。

張楚消化了好一會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然後便告辭離去,還有很多事等著他呢。

方唯打算給對方找一個有能力的副手,張楚這人其實很不錯,從零開始做到現在這樣的規模,還是有一定的天賦的。

只可惜對方的底子差了一些,公司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得大力引進人才,而不是跟著張楚的感覺走。

前後半個月,瑤嶺大米在省城的營銷活動順利結束。

以後可能會不定期的舉辦類似的活動,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顯然要轉移到其他大城市去。

上午。

方唯張楚等人開了一個會,研究部署在幾個超一線城市開戰營銷活動的具體事宜。

只不過接下來的營銷活動他本人就不參與了,全部由食品公司負責。他已經做出了榜樣,他們按照這個模版複製即可,要是連這點事都搞不好,那麼食品公司管理層也就可以換人了。

閒下來的方唯陪著家人在省城玩了幾天,品嚐了各色的美食,然後才返回了村裡。

張楚等人在幾個超大城市搞的營銷活動很成功,瑤嶺大米的銷量再次攀升。現在的原材料是足夠的,等到秋收的時候又多了衡州基地的產出,應該能補上增量的部分。

在不知不覺間,公司已經將【瑤嶺大米】做強做大,即便是沒有做到家喻戶曉,大概也差的不遠。

回來後,方唯在辦公室呆了三天,處理了一下積壓的公務,這才打算休息幾天。

這一次在省城雖然不需要做具體的事情,但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不少,他也感到有些疲憊。

這個時間點正好山裡的天鵝菌長出來了,盤蓮花就提議帶著兩個孩子進山採摘菌子。方唯自然滿口答應,不過他還是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免得在山裡遇到危險。

每當到了這個時候,盤蓮花就格外懷念曾經的長槍。

不過現在已經發布了禁槍的法令,大家誰也不願意惹禍,所以現在想找一把獵槍都難。

這天清晨。

方唯等人收拾利索,便進了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