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第1551章

冬至剛過,京城的風裡裹著細碎的雪粒,像無數冰涼的針尖刺在臉上。

璀璨娛樂總部大樓的玻璃幕牆卻映著暖黃的光,將這片寒冷隔絕在外,樓內溫暖如春。

吳工捧著厚厚的資料夾穿過走廊,皮鞋踩在光可鑑人的大理石地面上,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聲響,每一步都透著抑制不住的雀躍。

他特意比約定時間早到了十分鐘,資料夾裡的宣傳資料包告還帶著印表機的餘溫,邊角被他反覆摩挲得有些髮捲,能看出主人的珍視。

“譚總,這是截至昨晚的全球宣傳資料匯總。”

吳工推門時,譚越正站在窗前看雪,晨光透過他身後的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長短不一的光條,如同鋼琴的琴鍵。

他轉身時,黑色高領毛衣勾勒出利落的肩線,顯得身形挺拔,指尖還捏著那隻冰裂紋青瓷杯,杯裡的龍井正冒著嫋嫋熱氣,氤氳出淡淡的茶香。

“放桌上吧。”譚越的目光落在資料夾上,嘴角噙著淺淡的笑意,那笑意裡有期待,也有從容。

窗外的雪花紛紛揚揚地落在玻璃上,瞬間融成細小的水珠,蜿蜒而下,像無數雙期待的眼睛在眨動。

距離元旦上映只剩六天,整個公司都浸在一種既緊張又興奮的氛圍裡,連茶水間阿姨都在唸叨“咱們的太空片能不能成”,話語裡滿是關切和期盼。

吳工翻開報告,指尖在圖表上快速滑動,紙張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國內這邊,預告片全網播放量已經破12億,社交平臺相關話題閱讀量超50億。”

他指著一組柱狀圖,紅色的柱子陡峭得幾乎要衝破紙面,勢頭驚人。

“尤其是‘國產硬核科幻’這個話題,討論量比同期其他電影高出三倍還多。好多觀眾說‘等這一天等了太久’,字裡行間都是迫切的心情,還有人翻出十年前的國產科幻爛片對比,說‘終於看到希望了’,那種激動溢於言表。”

譚越啜了口茶,茶葉在水中舒展成嫩綠的模樣,姿態優雅。

“具體說說觀眾反饋。”

他記得剛籌備《星際穿越》時,業內還有人勸他“別碰科幻,國內土壤不行”,那時連特效公司都直言“咱們的技術拍不出黑洞”,語氣裡的不自信深深刺痛了他。

“評論區裡最多的詞是‘震撼’和‘期待’。”

吳工調出幾份截圖,螢幕上的文字密密麻麻疊在一起,幾乎看不清縫隙。

“有物理老師說‘黑洞吸積盤的光效符合廣義相對論’,還詳細分析了光的折射角度和強度;有航天愛好者逐幀分析飛船對接的機械結構,連螺絲釘的位置都沒放過;還有普通觀眾說‘光是看預告片裡的地球鏡頭就想哭’,那種對家園的眷戀讓人感同身受。”

他頓了頓,語氣裡添了幾分感慨。

“很多人提到,這是第一部讓他們覺得‘華國人也能拍好科幻’的電影,之前那些要麼是五毛特效,粗糙得不忍直視,要麼是披著科幻皮的愛情片,完全偏離了科幻的核心。”

譚越的指尖在桌面上輕輕敲擊,節奏沉穩如鐘擺,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人心上。

他想起去中科院拜訪時,老院士握著他的手說“我們的天眼能看百億光年外的星系,可咱們的電影裡連個像樣的星空都沒有”,話語裡的遺憾至今仍清晰記得。

此刻那些滾燙的評論,彷彿都是對這句話的回應,是觀眾對國產科幻的殷切期望。

“國外資料更驚喜。”

吳工翻到下一頁,眼裡閃著光,像藏著星星。

“北美地區的預告片播放量衝進了平臺前三,比同期上映的幾部好萊塢大片還高,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洛杉磯時報》的影評版專門寫了篇分析,說‘譚越用東方視角重構了太空敘事’,還提到您之前的幾部作品,說‘從監獄到泰坦尼克號,他總能把型別片拍出新東西’,評價相當高。”

他調出一張海外社交平臺的截圖,各國語言的評論像潮水般湧在螢幕上,讓人應接不暇:“終於等到譚導的科幻片!從《肖申克的救贖》就開始粉了”“這個黑洞比我在NASA紀錄片裡看到的還美,細節太驚豔了”“已經訂好元旦的IMAX票,準備二刷。”

“好多國外粉絲自發做了您的作品混剪,把《星際穿越》預告片和您之前的電影片段拼在一起,剪輯得特別用心,播放量都破百萬了,可見他們的喜愛程度。”

譚越看著那些夾雜著不同文字的讚美,忽然想起五年前第一次帶著作品去海外參展,釋出會上只有三個記者提問,還都是關於“華國電影會不會一直模仿好萊塢”,語氣裡的質疑顯而易見。

而現在,他的名字本身就是最好的宣傳語,這種轉變讓他心中湧起一股自豪感。

“資料很漂亮。”

譚越合上報告,語氣裡帶著滿意,眼神裡也滿是認可。

“按原計劃推進下一步宣傳。讓國內團隊聯合科技館搞‘太空一日營’,邀請觀眾體驗失重模擬,感受一下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狀態;海外那邊,把鄧高飛的幕後採訪放出去,就用他說‘拍這部戲像真的去了趟太空’那段,讓觀眾瞭解演員的付出。”

吳工連忙記下,筆尖在筆記本上劃出急促的線條,生怕遺漏了什麼:“明白!還有個好訊息,國家航天局說上映當天會開放航天博物館的夜場,同步播放電影片段,這可是頭一回給商業電影做背書,意義非凡啊。”

“告訴他們,我們可以提供高畫質素材。”

譚越拿起青瓷杯,杯壁上的冰裂紋路在光線下像極了宇宙中的星雲,神秘而美麗。

“讓觀眾知道,電影裡的星空和真實的宇宙,同樣值得敬畏,我們對科學是懷著嚴謹態度的。”

吳工離開時,正好撞見陳曄端著咖啡過來,咖啡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

兩人在門口側身相讓時,都能看到對方眼裡的笑意,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期待。

走廊裡,年輕員工們正圍著螢幕刷海外評論,有人用翻譯軟體逐句念著那些讚美,時不時發出一陣歡呼,笑聲像一串被風吹響的風鈴,清脆悅耳。

......

同一時間,鄧高飛坐在藝人公寓的沙發上,手裡捏著一張元旦首映禮的邀請函。

燙金的字跡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卻燙得他指尖微微發顫,心中的激動難以平復。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像無數白色的精靈在空中飛舞,把城市的輪廓暈染成一片模糊的白,像極了電影裡那顆被冰雪覆蓋的星球,靜謐而神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