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嘆什麼氣?今天老楊家添丁加口,你不應該高興嗎?”楊軍問道。“我不是不高興,而是……”黃雅妮嘆了一口氣,道:“我只是氣我年紀大了,不能給老楊家開枝散葉了。”
“哎,你已經不錯了,給我生了一個既聰明又漂亮的閨女,我已經很知足了。”
楊軍道:“再說了,你年紀也大了,也要不了孩子了。”
黃雅妮和伊秋水年紀差不多大,都是奔五的人了,如果這個時候再要孩子的話,那就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了。
“你這是嫌我年紀大了?”黃雅妮突然眼睛一瞪。
“你……你這個人關注點好奇葩,我說的是生孩子這件事,你扯什麼年紀啊?”
“你就是嫌棄我年紀大了。”
楊軍:“……”
他都不敢接茬了。
不一會兒,崔捷再次出來,通知眾人可以進去了。
於是,楊軍第一個進去。
……
五天後,孟文雅給他生了個兒子。
十二天後,楊清香給他生了個女兒。
一個月後,納蘭清夢給他生了個女兒。
自此以後,他楊軍就是二十一個孩子的父親了,十個兒子,十一個女兒,也算是兒女雙全的人了,他福澤深厚,才能多子多孫。
以後,他的孩子還會再有的,畢竟李靜秋納蘭清夢妮妮她們還那麼年輕,再添十個孩子也不是不可能。
人是世界的根本,是一切的根源,只要有人,那就代表著希望,這麼多孩子,總有那麼一兩個成才的,別說一兩個了,就算是一個能成才,那將來也會帶著整個家族騰飛,這就是生孩子的好處。
老人有句話說的沒錯,多生孩子是沒錯的。
以前楊軍年輕還不懂得這個道理,總覺得孩子多是負擔,可是後來才發現,多生孩子的好處,那種好處是可以預見的,哪怕是郭家也是鼓勵生孩子的,他們稱之為人口紅利。
臘月二十四這天,楊軍開祠堂,請出族譜,把剛出生的四個孩子名字寫進族譜。
自此以後,這些孩子就是楊家的人了。
儀式結束後,自然是要請親朋好友吃一頓的。
酒席就在祠堂這邊舉行,來參加儀式的都是楊軍的親戚和最好的朋友,沒有外人,算是家宴吧。
“哥,恭喜你啊,我們老楊家在你的帶領下越來越興旺了。”楊安國舉著杯子敬酒。
“一樣,楊家的興旺強大也有你一份功勞。”楊軍舉杯道。
“嗐,我就三個孩子,那點功勞對比你的簡直不值一提。”
“話不能這麼說,兵在精不在多,只要有一個出息就行了。”
“承您的吉言,但願孩子有出息吧。”
隨後,兄弟兩人幹了一杯。
緊接著楊安邦馬駒子,劉志戴玉河他們敬酒,紛紛道賀楊軍添丁進口。
能來參加儀式的都是楊家最親近的人,沒有外人,楊軍也不用在乎外界的那些看法,放開手腳和他們一起慶賀,放開肚子喝了起來。
“對了,哥,有件事需要和您商量一下。”
楊安邦突然道:“我和安國商量了一下,決定把俺大俺孃的墳墓也遷過來,您看成嗎?”
說完,兩眼盯在他身上。
一旁的楊安國也是一臉希翼的看著他。
“行啊,有什麼不行的,你能把二叔和二嬸遷過來,我求之不得呢。”
楊軍道:“你把二叔二嬸遷過來正好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團聚了,當然好了。”
“哥,您能同意,我真的很感激。”
楊安邦舉著杯子道:“什麼都不說了,都在酒裡。”
“都在酒裡。”楊安國也舉著杯子。
“都在酒裡。”
隨後,兄弟三人一飲而盡。
放下酒杯,楊軍吃了一口菜,壓壓肚子裡的酒氣。
“這件事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不過……”
楊軍停頓一下,看了鄰桌正在吃飯的馬娟母子二人一眼,接著道:“這件事還是要和小二嬸說一下的,畢竟他是二叔明正眼熟娶進門的,不和她商量一下也說不過去。”
楊安國聽了,連忙道:“哥,這件事我們兄弟倆早就考慮到了,在和您說這件事之前,我們就已經和……馬姨商量過了,她是百分之百的贊同把俺大遷過來的。”
“她同意遷墳?”楊軍聽了,愣了一下。
“她同意。”
“你們沒威脅她吧?”
“哥,瞧您說的,我們怎麼可能幹出那種事,真的是馬姨同意的,她要是不鬆口,我們也不敢遷墳啊。”楊安國苦著臉道。
“你們沒威脅她就好。”
微微一停頓,接著道:“既然小二嬸同意,那麼就遷墳吧。”
“不過,這離過年沒幾天了,年前就算了,等開春了再動土吧。”
“是的,我們也是這麼想的,等開春了再動土。”楊安邦道:“正好趁著過年回老家一趟,跟大伯以及一眾族人商量一下遷墳的事宜,等年後再動土。”
“你們這麼做很穩妥,這種事千萬不能繞過族長大伯,要不然他又要多心了。”楊軍提醒道。
“放心吧,哥,我們又不是小孩子了,做事知道分寸。”
這時,劉志開口了。
“對了,哥,說到給孩子入族譜這件事,您是不是該考慮一下讓楊槐的那個丫頭也入族譜啊?”
楊槐和小三生的那個孩子目前被楊梅養在家中,雖然她也姓楊,但是還沒入族譜呢。
楊軍聽了,沉思了一下,道:“可以入族譜。”
“只是……最好能寫在袁二妮名下,畢竟孩子的生母名不正言不順。”
“是的,哥,我和梅子也是這麼想的,就讓小丫安在二妮名下,對外宣稱是二妮的孩子。”劉志。
“是這麼個理,只是……這件事得二妮同意才行。”
楊軍微微一沉思,道:“這件事你別管了,回頭我親自找二妮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