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看來只有這個辦法可行。他們馬上行動起來,畢竟這樣的好機會只有一次。
對大家來說,這樣的機會確實難得,他們也不好意思再拖延,立刻開始行動。
這時,黃老闆覺得很奇怪。自從上次林琛說要開始做新專案之後,到現在已經過去很久了,卻始終沒有訊息。
“難不成他只是說說而已?”
在辦公室裡,他自言自語,每天都在關注林琛公司的官網,但除了之前產品的介紹,根本就沒有新的訊息。
這就很尷尬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再這麼等下去,對大家都沒好處。
無奈之下,他也不能再等了,他們必須集合起來,先做一個新專案,才能把事情處理好。
“我說各位呀,咱們既然不清楚人家是什麼動向,那就自己幹起來吧。至少咱們要引領這個概念。我聽說咱們的城市要建摩天大樓,我覺得咱們可以去招標。”
“那是建築公司的事啊。”
其中一個老闆感到奇怪。
“對我們來說,我們主要是把房子建好,然後交給消費者,不是嗎?”
“你覺得有哪家企業能單獨吃下摩天大樓這個專案?”
這麼一說,這些老闆才慢慢反應過來。
“我們現在就是要想盡辦法把這個專案搶下來,我相信他們公司肯定也會關注這個重點。”
林琛這邊,立刻回到實驗室,對產品進行升級。
“趕緊把那些建築鋼材的資料給我調出來,越詳細越好。”
此時,各類建築材料的詳細引數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其中不僅有摩天大樓建設所需的資料,還涵蓋了橋樑建設方面的全部資訊。
“要不這樣,咱們先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就依據當前的情況,對工廠進行一次升級。”
“主人,我個人覺得,像這樣的工廠,最好還是再新建一個。目前咱們這幾家加工廠已經處於飽和狀態了,要是想承接這麼大的專案,就必須再建一個新廠。”
其實,建工廠本身倒不是什麼難事,但要是真把這個專案拿下了,那整個加工廠還得新生產一批機器。
他們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部分機器的使用率很低,而且調整方式也不合理,這就導致每次都得新建工廠才能解決問題。
“天吶!一個專案就建一個工廠,那以後可怎麼辦?咱們能不能對現有的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呢?你看,軍工廠那邊正和軍方合作呢,一旦我軍裝備研發成功,後續對戰鬥飛行器的需求量就會下降。”
林琛心裡清楚,像這種高階產品,肯定不會出口到國外。
“這種產品基本只能在國內銷售,咱們現在就是國內大型的軍工企業,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林琛明白,他們目前受限於這些情況,不然也不會急著想辦法解決問題,更何況到現在他還沒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主人,我個人認為,咱們得有一個綜合性的工廠,這樣以後就不用再為其他問題發愁了。除非這個工廠的產能達到極限,我們才需要考慮新建工廠。但現在每個工廠雖然都能運轉,卻只能生產一兩種有限的材料,這對業務員的能力要求就很高了。要是找不到那些銷售天才,那可怎麼辦呢?”
林琛知道,公司銷售部已經匯聚了全球最優秀的一批人才,他們也在想盡辦法處理各種問題。
“而且主人,當務之急,我們必須先把摩天大樓的所有專案建設完成。要是咱們招標成功了,就一定要想盡辦法把這些材料都用上,不然最後呈現出來的就會是一座爛尾樓,這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
……
這麼一說,情況就很明朗了,看來現在形勢確實嚴峻,他們必須拿出更完美的方案才行。
“那好吧,你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什麼呢?”
林琛知道,現在說再多也沒用。
接下來,就要開始研究新工廠的機器了,主要目標是讓這臺機器能透過可變形的機床進行加工。
要是能成功,這臺機器就能製造各種各樣的東西,小到一塊玻璃,大到建築所需的鋼材,甚至軍工需要的材料都能生產。
不過這次,林琛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既然這樣,咱們乾脆把機器的規模擴大到能處理鋼鐵的程度,這樣大型材料能做,小型材料也能透過這臺機器生產,關鍵還是要控制好成本。”
這麼一來,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至少現在必須考慮產量的問題。
“其實控制成本才是關鍵。打個比方,如果大型機器生產出來的材料超過了我們的銷售能力,就會出現庫存積壓,到時候就會虧損;但如果機器不能充分利用,又會造成裝置磨損嚴重,同樣賺不到錢。那這樣的工廠到底該怎麼解決問題呢?”
面對這種情況,星期日有些苦惱,作為一臺智慧電腦,現在還得考慮生產方面的問題。
“我想設計一種多用途機床,你看,要是能在各種不同的操作埠解決問題,不就行了嗎?”
他馬上對其中一臺機床進行改造,結果發現出現了多個不同的製造口。
“這些機器要是投入使用,在最高功能狀態下,只要材料充足,就能在一家工廠裡生產出許多不同的材料。”
一份設計圖出來了。
其實這份設計圖的內容很簡單。
首先,在機器的上方可以生產一些小型物品,而且可以根據形狀進行控制。
中間部分可以生產不同規格的材料。
最下方則負責生產各種建築材料。
“要是這個東西能研發成功,那咱們的工廠說不定就能更上一層樓了。”
就在這時,李雪推門而入。
“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