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1030章 勸人不要鐵飯碗?你瘋了?

錢主任很喜歡,不過他並沒有多吃,嚐了兩塊之後就讓李龍包起來,他放進了櫃子,又問起了李龍關於溫棚的事情。

過年前李龍就給錢主任送了一些新鮮蔬菜,當時因為人多,錢主任沒細問。

“我買的院子原來的主人就研究過這個。”李龍說道,“當時他就在大院子後面蓋了個玻璃溫棚。只不過沒研究好就去滬上工作了。後來他父親把房子賣給我,我就把玻璃棚給改造一下,想著冬天種個菜不錯。

剛開始就只能種個小白菜啥的,後來慢慢摸索著,就能把普通的菜種出來了。不過說實話,真麻煩。畢竟早上起來要把蓋在玻璃棚上的棉簾子拉起來,晚上要放下去。下雪了還要清雪,每天還要給爐子加煤,菜長起來開花了還要對花……”

麻煩是真麻煩,但這玩意兒真種出來,希罕也是真稀罕。

李龍還記得過年的時候家裡的年夜飯上出現那幾種蔬菜的時候,哥姐他們吃驚的表情。

能在大冬天吃到新鮮蔬菜,辛苦一些也值了。等過幾年溫室大棚都建起來了,李龍也就不那麼辛苦的去種了。

但眼下,想來這個過程還要很久,畢竟北疆大規模普及大棚建設還得菜籃子工程廣為人知之後。

當然這個偉大的工程,一度或者說一直被許多人忽視的。社會主義制度搞出來的以人為本的優越性,被大家普遍享受著,卻又忽視了其偉大之處。

社會主義巨嬰啊。

李龍腦海裡思緒很多,不過很快就被拉回來了,錢主任這時候說的話,是在想著這個溫棚種植蔬菜是不是具備可推廣性。

李龍沒說,因為這是領導要考慮的事情,這玩意兒投入產出要有一個價效比,如果達不到一定的利潤,做不起來的。

眼下,普通老百姓可能還不可能很大方的去買冬天的新鮮蔬菜,畢竟種出來成本還是挺高的,除非大規模普及才能把本錢降下去。

這個算題外話,畢竟供銷社不是主做這個人,所以錢主任就只是琢磨了幾句後,就開始問李龍其他方面的事情。

“你這個肉乾是打算怎麼做?零售還是批發?價格應該不便宜吧?”

“都做。”李龍說道,“已經做了一批,口裡有兩個地方的合作伙伴要了幾百公斤,說是看看市場反應。我這邊在縣裡的市場有個鋪面,有個大姐會做這個,我們打算抽空看看能不能兼賣這個。

價格的確不低,賣給口裡的那些老闆,一公斤是十二塊錢,不過這個本身就算是高檔零食,我們用的也是真材實料,所以價格高一些可以理解。”

“是的,畢竟純肉,這玩意兒得好幾公斤新鮮肉才出一公斤肉乾吧。能精準定位到市場,也不錯了。”錢主任讚賞的點點頭。

以前州社裡千方百計想要打通口裡的市場,把這邊的一些特產銷出去,哪怕補貼一些都行,然而一直沒做起來。

現在可好,有李龍在,往口裡銷售的特色東西已經有好幾種了,而且李龍自己目前還自創一種,甚至於剛做出來就已經賣出去了。

這人和人,真不能比啊。

他以前半玩笑的和李向前說過,說李龍是有大氣運的,當時是開玩笑,現在看來,指不定還真有啊。

李龍在錢主任這裡沒停留多久,錢主任也忙,沒留他。

回到小車班,吉普車已經保養得差不多,油也加滿了,李龍和小司告別之後,去了北庭市供銷社,給魏主任送了東西,婉拒了魏主任留他吃飯的邀請,然後就去找了陳紅軍。

因為知道陳紅軍家的位置,而現在也快到下班時間了,李龍想著就等著吧。

果然,下班時間過了沒十分鐘,就等到了騎著腳踏車回來的陳紅軍。

陳紅軍也看到了吉普車邊上的李龍,笑著下了車,和李龍使勁的握了握:

“小李,好久沒見啊!”

“是啊。”李龍笑著說道,“陳哥最近忙不忙?”

“不忙,都閒出病來了……先不說這個,還沒吃飯吧?走走走,我請你吃飯——家裡做飯肯定不夠,我回去說一聲,咱們出去吃。”

“剛好,我給你帶了一些東西,放家裡,然後咱們出去。”李龍說道。

這時候家裡人做飯,通常情況下都是按人來做,多也多不了多少。

所以如果有人突然來家吃飯,那註定就會有一個人不夠吃飯甚至沒飯吃。

而這個人通常都是做飯的女主人——這時候不像後世。後世外賣多,而且家家戶戶冰箱裡都會有些存貨,爐灶也方便,所以來人了想要加個菜什麼的會很快。

這時候做飯很麻煩,那做出來的飯大都定量,重新做的話,和麵就要很久,蒸米飯同樣很久,一般人家也不會存掛麵什麼的。

所以陳紅軍說家裡飯不夠,這很坦然,一般人都懂。

而李龍也能理解,畢竟意外的情況都碰到過,他可不想當陳家意外的人。

剩下的飯下午能熱了吃,那要不夠了,自己豈不成了被討厭的人了?

“你這來人就行了,還帶啥東西啊?”陳紅軍埋怨著。

“我那邊搞出來的新東西,拿過來讓你們嚐嚐鮮。”李龍笑著說,“保準你們沒吃過。”

等到了陳家,李龍把東西拿出來,還真就很吸引人。

別說肉乾了,就那西紅柿、辣子也夠誘人的了。

陳家人原本對李龍就非常有好感,沒有李龍,他們還住在那一裡一外的平房呢,哪可能住進這大院子裡來?

雖然這個冬天大院子掃雪比較麻煩,但那也比平房好太多。

一家人各有各的房間,住著舒服,而且還私密,空間也大,多好!

所以李龍到來,一家人都很熱情,包括放了學的孩子都主動叫了叔叔,給李龍倒了水喝。

原本陳紅軍的妻子要給李龍盛飯的,陳紅軍自己說了,要帶著李龍出去吃,讓妻子不用管他們了。

“那就吃點好的,不要光吃麵,點幾個菜,雖然中午不怎麼能喝酒,但吃幾個好菜還是沒問題的。”陳紅軍的妻子說道。

“行,我知道了。”陳紅軍應了一聲,帶著李龍出門。

“這是肉乾?聞著挺香啊。”陳紅軍的母親在人走後,目光落在了那包肉乾上,“來,咱們嚐嚐。”

陳紅軍的妻子倒是把目光放在了那些菜上,想著這大冬天能吃到這新鮮菜,還真是新鮮啊。

至於肉乾,李龍帶的比較多,可以慢慢品嚐。

陳紅軍帶著李龍去了先前去過的那家飯館,他讓李龍坐下,自己去那邊點菜。

李龍倒沒強行要吃麵,他看得出來,陳紅軍是想和自己聊聊的。要吃麵的話,那可沒幾分鐘聊的時間。

陳紅軍要了米飯,紅燒肉,辣子雞兩個菜,還要了一瓶酒。

“不是說中午不喝嗎?下午你還要上班的吧陳哥?”李龍有些意外。

“沒事,喝一點兒不影響啥。我現在啊,上班跟沒上班區別不大,這大冬天的也沒啥事情幹。”陳紅軍接過服務員遞過來的兩個剛刷過的杯子說道,“你不知道啊,其實我現在……唉,咋說呢,總感覺這個班上的沒意思。”

李龍其實是明白的。畢竟上一世經歷了那麼多,怎麼可能不知道?那些新聞報道還有段子故事裡,領導退休後,無所事事,心理空虛,還有自家所在的小隊裡,合作社成立後,那些把地交給合作社的人一天到晚沒事幹,只剩下打牌打麻將,不是一樣的嗎?

合作社剛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機械化還沒完全,所以不少人還能在合作社裡打工——年底領分紅是一部分錢,在合作社裡打錢還能賺一份錢,多好。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合作社裡種棉花的技術越來越先進,到後來連打工都沒得打了。一些勞作了半輩子的人就轉而去找其他的活幹,比如割苦豆子、撿麥子、拾玉米等等,騎著電動三輪車甚至能跑出去十幾公里撿別人收完地裡的殘餘洋芋。

現在大規模種植,機械化收割,地裡剩下的莊稼其實很多,只要下得了那個苦,一個夏秋能撿不少的東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