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週後。
新開業的嶺南醫院神奇性,已經成為香江最近的熱點新聞。
各種大小報社的記者,一看嶺南醫院有采訪不完的素材,於是一個個都跟餓狼似的撲了上來,天天圍著採訪。
林三七也爽快,只要來醫院採訪的記者,一天一人一個1000元紅包。
如果新聞稿是表揚讚賞嶺南醫院的正能量稿子,千字同樣是1000元的稿費。
有錢難使鬼推磨,香江的記者本來就是沒底線的,有奶便是娘,於是在自家報紙上大吹特吹嶺南醫院。
而且都是整版整版吹,因為是按字數拿錢的,當然是字數越多越好,跟某些狗作者水字數一樣……
嶺南醫院口碑爆炸,除了媒體的功勞外,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首批病人見效了。
嶺南醫院董事長辦公室。
院長馮世奇、副院長何家昌、醫務科長施溫和坐在一起,正在跟林三七這位老闆彙報工作:
“老闆,根據我們這一週來的統計,目前抗生素佔全部處方的比例是90%,達到了預期目標。
另外,我們的定價,頭孢呋辛一盒是20港幣,阿奇黴素是30港幣,莫西沙星是50港幣,目前光是抗生素每日使用量就是一萬盒。”
林三七聽到這個資料是有點心虛的。
幾十年後,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得超過60%,門診患者抗生素處方比例不得超過20%。
而在嶺南堂,抗生素的使用量佔到了處方的90%。
這個資料要是被他讀碩士的東方醫院質控科主任看到,人都要瘋掉了,扣錢都要扣出殘影來。
幸虧這是六十年代,還無人意識到抗生素的危害,所以沒有什麼法律院規上的限制,可以讓嶺南醫院為所欲為。
馮世奇不知道老闆的心虛,繼續彙報導:
“老闆,除了好訊息外,也有壞訊息,現在我們的西醫部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都處於爆炸狀態。門診人次也從每日1000人,直線上升到了3000人次。
但是三千人次已經是目前嶺南醫院的接診極限了,再多也不可能多了,所以人手問題老闆你要抓緊時間解決,我們不可能老是借威爾醫院的。”
林三七摸了摸下巴。
現在去醫學院招生肯定是來不及了,需要的是熟練工,那麼剩下唯一的辦法那就是從其他醫院挖人。
同行是冤家,嶺南醫院的崛起一定會影響其他醫院的利益,大家遲早是仇人,那索性直接引爆吧。
“這樣,人手不足嘛,就靠你們揮動鋤頭了,只要不努力院長,沒有挖不動的醫生。
我們高薪挖人,承諾基本工資上漲50%,還有藥扣,收入起碼漲一倍。
對於那些高資歷的醫生,比如首席醫生和顧問醫生級別的,收入按行業最高標準再增加50%去挖人。我就不信了,我挖不到我需要的醫生。”
何家昌副院長就是土生土長的香江人,這時候也提醒道:
“老闆,如果我們臨時挖人,那些醫生護士們都是簽有合同的,如果走人需要支付違約金。”
林三七無所謂道:“這筆錢我們掏,這點錢輕而易舉就能賺回來。”
幾人還在商量事情,樓下突然又傳來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林三七站到窗戶口朝樓下一看,發現又有病人抬著花籃送到了門診樓前面的小廣場。
而此時小廣場裡已經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籃,不知道的以為是結婚現場呢。
馮世奇看到後笑道:
“我早上數過了,現在我們一共收到了1250個花籃了,按今天這幾分鐘送來一個,恐怕我們醫院門口都要沒地方了。”
何家昌也感慨道:
“我當醫生已經30年了,從來沒見過哪家醫院能一口氣收到這麼多花籃的,這絕對創下了一個香江之最了,由此可見廣大市民對我們嶺南醫院的認可和感謝。”
內地病人感謝醫生,喜歡送錦旗。
錦旗越多的醫生或者科室,也代表著醫生個人和醫院集體的榮譽,也代表了醫術的高明和病人的認可。
香江人不送錦旗,而是喜歡送花籃,類似於開業花籃那種。
那些著名醫生的辦公室外面,長長一排花籃,其他病人一瞧,就知道這位醫生一定是名醫,這就是醫生的勳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