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890章 十三郎偷渡故事

這也是港鷹政府鼓勵的,畢竟人都是要有條活路的,沒工作就沒活路,容易變成不安定份子。

林三七一聽便了然,心想難怪,誰能指望在黑工廠裡打工,還穿得西裝筆挺的。

“原來正在上工,看來你並沒有被生活所擊倒。”

劉夢熊爽朗一笑:

“那是,我白天在紗廠打工,晚上去西灣河的造船廠上夜班,每天只能休息4小時。我知道我要出人投地,只能靠自己,自己不努力,天上不會掉港幣。”

林三七一聽,一擊掌道:

“好,說得好,我們就是要保持一種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嘛,呵呵。對了,剛剛我聽他們都叫你十三郎,你為什麼會有這個綽號?”

這話一問出來,圍觀的人群又都齊齊鬨笑起來。

劉夢熊也有些不好意思道:

“這個都是同胞們開玩笑的,主要是我逃港了整整十三次,前十二次因為沒經驗,每次都被邊防逮到給遣返了。

但我不死心,在第十三次跑到邊境的時候,那些邊防都認識我了,有一位領導默許了,對我睜隻眼閉隻眼,我這才來到了香江。

噢,不過我不是遊海的,我不會游泳,我是走中線,在羅湖鐵絲網上剪了一個破洞鑽過來了。”

林三七心想,這還是得感謝自己呀,自己到達寶安縣後,對這些逃港者抱有極大的同情,要求邊防都睜隻眼閉隻眼,千萬不要動不動開槍。

當然,他敢放水,主要還是跟上級某位領導默許有關。

尤其是62年大規模逃港潮發生了許多不忍言之事後,有部分上級領導覺得都是同胞,不應該那樣對待逃港者,這才有了後來的放寬和默許。

見自己的善意,讓這些逃港者能順利到達香江,林三七心情大好:

“喲,那你的運氣不錯呀,我聽說走中線非常危險,畢竟這是陸路邊境,巡查得最嚴,逃出去的比例可不高啊。”

逃港路線有四條。

分別是東線的大鵬灣、中線的陸路、西線的后海灣。

大多數人選擇東線,因為晚上游海最不容易被發現,這邊的海灣的距離也最短。

少部分有錢人則是走東線,就是鹽田到新界這條線,因為可以租船或者找個蛇頭帶路,安全性高,但你得有錢。

中線選擇的人最少,邊防又不是吃素的,一般不會允許你們在眼皮子底下進進出出,那就是失職要被處分。

再說了,機槍這麼一架,完全可以做到火力覆蓋,真要有心不讓人逃港,連只螞蟻也逃不過去。

另外還有一條逃港路線,林三七在第一次去香江的時候就走過。

那就是先跑到中山縣(珠海),然後游到濠江,這邊的海岸很狹小,跟河道似的,難度很低。

最後中轉濠江,再想辦法坐船跑到香江。

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巨大風險,就是濠江政府一但抓到偷渡者,一定會遣返回大陸,絕不可能主動給你送去香江。

聽到林三七的話,劉夢熊苦笑了一下,嘆了口氣道:

“是啊,老闆你說得對,我是運氣真好。當初我第十三次越過邊境鐵絲網,以為就是到達天堂,逃出昇天了。

結果過了鐵絲網,在新界這邊照樣還是一個地獄,因為香江警隊也在抓人,只要逮到偷渡者全部都遣返回大陸,根本不給你機會到達市區。

老闆你是不知道,中線死亡率一點不比西線低,因為過了邊境就要跑,用力跑,但我們那時候飯都沒得吃,身上哪來的力氣跑?

所以很多人掛在鐵絲網上就死了,還有不少人陷在那邊的泥地裡也死了,最可怕的就是羅湖涵洞。

當初我們就是要先透過這個涵洞,因為這裡最隱蔽能到鐵絲網,可是涵洞中,空氣狹小,前面卡住了人,後面的人只能被推擠進去。

我親眼看到一個5歲的小女孩被塞進涵洞,爬到一半昏迷了,等出來時已經面色青紫,再也沒有呼吸,家長也不敢喊,扔下屍體管自己跑了。

我不忍心,用雙手在旁邊泥地裡挖了一個淺坑把她埋進去了,我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