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887章 香江藥難以仿製

面對老闆的鬼主意,負責情報工作的高管卻有些遲疑道:

“BOSS,經過我們調查,這家香江嶺南醫藥背景並不簡單,他們之前發明了抗結核藥物乙吡利煙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並且嶺南醫藥跟安東尼醫藥公司,以及鷹國的維特醫藥公司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三家公司互相參股,互為盟友,所以一時動不了他們。”

噢~~~

眾人恍然大悟,心想怪不得這家名不見經傳的香江小公司突然異軍突起,原來背後兩大醫療界學閥在支援。

史考特做為醫藥界的大佬,也有點驚訝了:

“安東尼?維特?是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的會長和副會長嗎?”

“是的,安東尼教授還是麻省總醫院的副院長,是國際上知名的肺科病專家。而維特教授同樣是倫敦大學醫學院的院長,鏈黴素就是他的團隊發明的。”

高管們一點便知道,這是不好下手了。

如果只是兩個普通醫生,那對一家藥企來說比較好拿捏。

但如果這兩名醫生其實已經形成“學閥”了,自己名下有醫藥公司,同時還跟其他財團有千思萬慮的關係,那也算是可以上桌的“資本”。

資本與資本之間不是不能開戰,但代價會非常大,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史考特無奈道:

“收購還是可以談一談的,無非就是價碼喊得高一些,如果這三隻抗生素專利被我們拿到手,那這將成為我們最大的核心產品,錢途無量。

另外,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大不了繞開嶺南醫藥的專利嘛。

比如我們可以設計功能相似,但不侵權的產品或技術,例如調整藥物晶型、改變製備工藝或選用未被專利覆蓋的材料,總有辦法的。

霍夫曼教授,你們已經進行了一週的研究,該做的檢測和實驗都做了,現在你告訴我,你們能不能做到,發明一種類似的新抗生素出來。”

醫藥這一塊,想要保證自己的專利權,然後利用壟斷去發財,其實是很難的。

就比如你發明了頭孢葉辛,申請了專利,但是其他醫藥公司完全可以在你發明的藥物基礎上,調整一些分子結構或其他結構。

然後發明出其他同型別藥物,什麼頭孢替安、頭孢孟多、頭孢克洛等等。

這也是醫藥公司慣用的技量。

就如同你發明了奧美拉唑,其他藥企馬上推出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跟你搶生意。

你發明了西地那菲,其他藥企馬上跟著上市他達那菲、優克那菲、阿伐那菲等等。

誰知道霍夫曼教授卻是吱吱唔唔不敢拍胸脯了。

史考特一看就奇怪了:“怎麼?你們防制不了?不是吧,你可是國際頂級藥學專家。”

霍夫曼教授知道躲不過去,與其將來背鍋,不如一開始就直言:

“總經理,是這樣的,香江三種抗生素具體什麼成份我們已經研究明白了,只要給我們一定的時間,想要仿製出類似的抗生素並不難。

但是難就難在難以量產。

我不知道香江嶺南堂是怎麼生產出這些藥品來的,不過我懷疑對方手裡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先進生產線和生產工藝,這不是我們人工培養可以相比的。”

如果林三七聽到這話,一定會給這位霍夫曼教授點個贊,果然不虧為是頂級藥學專家。

因為寶安製藥廠原料廠,採用的是來自21世紀的黑科技,所有原料藥都採用生物製藥灌注式培養系統。

比如頭孢呋辛,就是在特定的培養基中,透過微生物發酵技術,用生產線量產出頭孢黴素來做為原料藥。

這樣的頭孢原料藥非常便宜,像之前的淄博肯孚製藥,便宜的一百萬一噸就夠。

而六十年代的藥學產業受限於生產工藝和落後生產線,只能透過瓊脂糖培養基,人工培養出頭孢黴素來,這個成本就相當高了。

霍夫曼教授又讓助手將一份資料交到了輝瑞公司高管們手裡,隨便拿起一盒抗生素說道:

“經過我們的計算,如果我們想要生產類似的頭孢呋辛,光是這麼一盒藥,我們的成本最少需要100美元以上。

換算成港幣,大約就是556元一盒,而嶺南製藥目前的零售價也僅僅只有20港幣,成本只會更低。

那麼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我們與香江頭孢之間的成本差距在30倍以上,我們米國藥還有什麼市場競爭力?”

嘶~~~

輝瑞公司的高管們一聽都齊齊牙痛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