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結束義大利之行後,回國第一件事就是去《舟》劇組探班,看看陸嚴河。
結果,一照面,顏良都驚呆了。
倒不是陸嚴河的外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他本來就瘦,現在也沒有變得瘦骨嶙峋。他角色的妝造,也不至於讓他大變活人,演的本來就是一個普通人。
但是,陸嚴河的變化,出現在他的氣質和神態裡。
顏良是鄒東開車接到村子裡的拍攝片場的。
他下車以後,遠遠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坐在屋簷下,抱著劇本,一個人默默看著。
那當然是陸嚴河。
但再仔細一看,又跟往常的陸嚴河很不一樣。
他的眼神、神態、面部微表情,都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有一種,木訥感。
這種感覺,顏良常常在公交車和地鐵上見到。那種上了一天班、幹了一天活之後,全然放空之後,周遭世界與己無關的放空,從而形成的一種木訥感。
而且,讓顏良比較意外的,是陸嚴河的臉上,有一種黃泥土的感覺。不是顏色,而是一種感覺。他彷彿與這片土地形成了某種地理上的聯絡——
連他的手指頭都是粗糙的、帶著做活兒的人材有的那種顏色。
這一刻,顏良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妝造的結果,還是陸嚴河進入角色狀態之後的變化。
以前陸嚴河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時候。
顏良過去,喊了一聲。
陸嚴河抬頭,看到顏良,瞬間露出了笑容。
笑容還是熟悉的。
顏良鬆了口氣。
-
“已經演得差不多了,估計還有一個星期就殺青了。”陸嚴河跟顏良說,“你呢?”
“正在跟儒意聊《淘金記》衍生電影的合同。”顏良說,“等拍完《老友記》之後,應該就會進組去拍《淘金記》的電影。”
“劇本已經出來了?”陸嚴河驚訝地問。
“之前就做過一版,只是當時沒有拍,萬運老師不想演,現在編劇正在把故事的背景改成義大利。”顏良說,“差不多明年三、四月的樣子開拍,萬運老師那個角色,會按照李治百的樣子去改,改得年輕很多,他跟我一起演。”
陸嚴河點頭。
“那挺好的。”陸嚴河說,“其實我一直覺得這個故事不做成一個系列可惜了,前面兩部那麼火。”
“萬運老師不想繼續演了,我自己又很忙,後續很多計劃就耽擱了。”顏良說,“本來是要做成一個系列的。”
萬運之所以不想繼續演,是因為前面兩部劇,拍攝都很苦,他自己本身在劇中雖然是雙男主之一,受到的關注、得到的紅利卻遠遠不如顏良。
尤其是顏良後面其他作品也很爆,他的角色在劇中主導作用愈發明顯。
萬運可不是一個樂意給年輕晚輩作配的性格,第二部拍完之後就退出了。
陸嚴河到現在都還記得顏良拍完第一部回頭、瘦成皮包骨的那個樣子。顏良為這部劇,是真的付出了很多,這部劇的成功,也確確實實建立在顏良的付出上。顏良本身就是一個沒有那麼有“觀眾緣”的演員,能把這部劇演到讓他成為戲眼、成為這個IP的核心主角,可想而知花了多大的力氣。
當時《淘金記》第一部出圈走紅,有一個熱度很大的話題,就是顏良形象的改變。
顏良雖然當時不算很紅,知名度卻是很高的。大部分人對他的形象是熟悉的,所以,他形象大變的對比圖,就為《淘金記》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這種體型上的巨大改變,只要形成發酵的話題,是一定會吸引到人看兩眼的。
很多人覺得這算什麼……算什麼呢,比如克里斯蒂安·貝爾每次被拿來證明“為戲犧牲”的那張骨瘦嶙峋的照片,幾乎已經成為他最紅的一個銀幕形象——很多人都沒有看過那部電影,但一定看過那張照片;又比如曾經黑到被罵“滾出娛樂圈”的袁姍姍,靠著“馬甲線”紅了回來、還把路人緣給拯救了。
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個程度的。
事實上,真沒幾個人能為角色做到這種程度。
說著容易而已。
-
顏良因為沒有別的工作安排,不急著走,在《舟》劇組待了兩天。
他也沒幹別的,就在片場看大家拍戲、演戲。
“享受。”顏良說,“看你們幾個人演戲,真的是一種享受,舒服。”
陸嚴河說:“老師基本上不喊咔的,就讓我們自己演,這種拍攝模式挺讓演員能夠發揮的。”
顏良點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