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國營企業的偉大崛起

第17章 走向巔峰(二)

1959年年初的時候,國家出於廣播宣傳的考慮,就準備自行研發生產一種大功率的廣播電臺。

當時我國的廣播電臺功率很小,導致國外無法收到我們的廣播訊號,即便收到聲音也非常小。

為了向國際播送中國的聲音,國家準備自行研發建立一座1000千瓦的大型廣播電臺。

1000千瓦的大型廣播電臺研發難度非常大,當時蘇聯尚且只能生產500千瓦。

國內廣播電臺的整機生產是由761廠負責。一機部的副部長早先就已經徵求了761廠廠長和總工的意見,並且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但是761廠是整機廠,零配件和生產組裝這些他們能解決,廣播電臺的心臟大型發射電子管他們是沒有能力生產的。

於是,一機部又找到了周龍嘯。

四月份的時候,一輛吉姆牌轎車緩緩駛進了紅旗電子管廠的院內。

周龍嘯已經收到了訊息,早就已經在電子管廠的主樓——正門樓前等候了。

汽車在正門樓前緩緩停下,周龍嘯走過去為車上的人開啟了車門。

“周廠長。”

“江部長,歡迎來我廠視察工作。”

來人正是一機部副部長江玉坤。

兩人簡短的握手之後,周龍嘯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請,江部長。”

周龍嘯在前面帶路,江部長及一機部還有電子管廠的隨行人員一眾人浩浩蕩蕩往生產車間走去。

在周龍嘯的帶領下,江部長依次參觀了電子管廠的各個生產車間。

隨後一眾人來到了電子管廠的主會客廳。

江部長看過電子管廠的各個車間之後,心中很受震驚。

“了不起啊,周廠長,774廠不過才開工幾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你這個廠長確實很厲害啊。”

“您過獎了,77廠是在國家大力支援和蘇聯的援助下才建立起來的,我不過是完成國家交給我的任務罷了。”

“你這就謙虛了,之前見到你們陸部長,他對你也是讚不絕口啊,所有選定的廠長中,你是他最滿意的人選。今天一看,老陸的眼光真是獨到啊。”

周龍嘯一笑說道:“船想要航行得遠,不能光靠船長。77廠今天的成就是所有人共同完成的。我這個廠長不過是在背後盡力支援他們。”

“嗯。”江部長點點頭:“是啊,人民的事業肯定還是要靠人民來完成。但是船想要航行得遠,同樣也離不開船長指明航向,你這個廠長啊,確實還是很有能力的。”

“您過獎了。”周龍嘯又是一笑,隨即便轉換了話題:“江部長這次來應該不僅僅是想要視察我廠的生產工作吧。”

見周龍嘯直接問起,江部長也進入了主題。

“其實我這次來,是有個任務想要給你們。”

“您請說。”

“按理說,你們屬於二機部,由我們來下達任務給你們不合流程。但是這個任務很重要,也就顧不了那麼多了。我來之前也找老陸溝通了一下,他也建議我直接來找你,說這個任務交給你,他絕對放心。”

周龍嘯笑著點點頭,等著江部長說下去。

“咱們國家現在想要研究一種1000千瓦的大功率廣播電臺。你們肯定知道,咱們國家現在的廣播電臺都是小功率的。國外根本收不到我們的訊號,我們的聲音國際上聽不到。他們聽不到我們的聲音,那不就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嗎?所以為了宣傳需要,國家準備研究一種大功率的廣播電臺,向國外傳播我們的聲音。這個裝置我之前已經跟761他們溝透過了,他們那邊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但是唯獨這套廣播裝置用的電子管沒有辦法生產,我來找你,就是想問問你們能不能研發一下這套廣播裝置用的電子管,配合761廠共同開發。”

周龍嘯幾乎沒有猶豫:“我明白了,江部長,我廠願意配合761廠,請下命令吧。”

“好!老陸果然沒有看錯你,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廠了。這個任務不光重要而且緊急,我們是希望能在十月份之前研發成功的。到時候,這臺裝置將會成為國慶的獻禮。”

“明白,我廠一定竭盡全力,保證任務完成。”

江部長繼續強調地說道:“周廠長,這個任務不允許失敗,不光不允許失敗,連晚了都不行。十月份的國慶大典之前,必須把東西做出來。這臺裝置的研發成功不光具有科技意義,還具有政治意義,它會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是有能力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的。你們能否成功將對我國意義重大。”

周龍嘯突然站了起來,一臉嚴肅地說:“我願立軍令狀,不惜一切代價,保證完成任務。”

“好。周廠長,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部長放心。”

於是,一機部馬上將大功率電臺的研發作為緊急任務下達給了774廠和761廠。

周龍嘯不等函件傳達到廠裡,就已經開始動手準備。

這項任務對於電子管廠來說難度是空前的。他們再次面臨一沒有樣管,二沒有裝置,三沒有材料的“三無”困境。而這次連可借鑑的經驗也不多,更加不可能有蘇聯專家的幫助。

但是電子管廠接手的任務從來就沒有容易的。

大功率廣播電臺發射機中一共需要用到八種核心大型發射電子管,每一種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電子管廠要同時克服八種,而且他們只有半年的時間。

任務難度大,時間又緊,周龍嘯不敢耽擱。

他馬上在廠裡成立了“八大管型”攻艱指揮部,調集總機械科,工具科,設計科,第三車間,第四車間,第七車間共同攻克。

這是一場大會戰。

所有參與的人員都非常興奮,因為如果這八種管型全部研發成功,那麼我國在大功率中波廣播發射機上就已經處在了世界先進水平,成為當時少數能夠生產的國家之一。

但是電子管廠目前已經建成的所有生產線都無法滿足“八大管型”的生產需求,必須重新設計一整套的生產裝置。

整個過程全部需要從零開始。

任務下達各參與單位之後,各科室車間迅速制定方案。

僅一天之後,第一次“八大管型”攻艱研討會就在電子管廠內召開。此時距離任務下達給各車間還不到24小時。

會議室內,各科室車間負責人、總工分坐兩排。

周龍嘯急匆匆地走進來,還不等在座位上坐穩就開口說道:“總機械科先說說,你們生產裝置的方案做的怎麼樣了?”

“我們連夜討論了一下,目前已經初步可以定下來生產裝置中包括單軸立式芯柱機,單軸立式封口機,玻璃車床,排氣臺等等15種裝置。這是名單。”

周龍嘯接過名單,草草看了一眼,就遞給了設計科。

“設計科有什麼看法?”

“哦,我們剛才已經看過名單了。這批裝置幾乎用的都是新工藝,很多東西對我們很陌生,只能摸索著突破,只有一少部分可以參考現有的生產裝置。”

“多久能把圖畫出來?”周龍嘯直截了當地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