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從哈工大開始

第415章 王亦菲:爸爸,媽媽生氣了

一九九二年八月三十一日,王茜茜今天要去幼兒園報導。

大清早,她就起床洗漱刷牙,還讓她媽媽給她捆紮了一個漂亮的髮型。

等她穿戴好,在鏡子面前自我欣賞一會兒,然後又跑去找到她父親炫耀道:

“爸爸,我好看麼?”

小小年紀,就知道臭美了。

只不過她現在有多麼高興,過個十天半月,她就會有多麼傷心。

上學能是什麼好事兒啊?

儘管她上的是幼兒園大班,但也需要學習知識呀。

“好看,來,讓爸爸抱抱。”

王多魚放下書本,笑著張開雙臂,小傢伙頓時嘻嘻地躲開了:“就不給爸爸抱,嘻嘻!”

“爸爸要傷心了。”

“那就抱一會兒好不好?”

“那快過來吧,爸爸就抱一會兒。”

“嘻嘻,爸爸你真好....哎呀,爸爸你鬍子好扎人呀....”

小傢伙被她父親的鬍子扎得哇哇大叫,然後一下子鬆開,跑了出去。

結果她看到鏡子裡的髮型卻是歪了,頓時氣呼呼地說她爸爸的壞話:

“爸爸你又搗亂,你看看我的髮型都歪了,不好看了,說好就抱一會兒的,你還親我....”

一旁的劉曉儷,哈哈大笑,也是被小傢伙的糗樣給逗樂了。

“快過來吃早餐吧。”

王多魚起身喊了一句,小傢伙不樂意地哼了一聲。

吃早飯的時候,老二說了一下襬在家裡的幾塊石頭,他想拿一塊放在他的臥室裡。

這些玉石都是王多魚他們在疆省遊玩時,花錢購買帶回來的。

基本上都是已經徹底玉化的極品玉料,反正王多魚懶得打磨,帶回來就是放在門口當板凳用。

其實這也是積攢家底的一種方式。

據說十來年前的京城飯店,當時不少來自港臺地區的富豪,看到飯店管理層看到有人在賣古董,當時已經合法可以出售古董。

反正那會兒正在搞經濟建設,急需要資金,而那些古董又帶不來什麼經濟價值,還不如直接賣了換外匯呢。

所以八十年代初那段時間,不知道有多少‘破爛’都給賣了。

京城飯店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準備兜售那些平日裡不怎麼注意到的角落裡的花瓶之類的‘古董’。

結果檢視之後才知道,好傢伙,這些可都是真正的古董呀,是珍品。

畢竟那些瓷器花瓶什麼的,都是皇家御用之物,還是值點錢,而不是破爛。

這,就是所謂的家底兒。

王多魚肯定會給他家孩子留下很厚實的家底兒。

從疆省買回來的這些和田玉料子,每一塊都是非常頂級的好料。

儘管沒有進行打磨,但再過一二十年,最少都是一千萬人民幣起步。

而現在,他也僅僅只是花費幾萬、十幾萬罷了。

當然,相比起這些和田玉料子,王多魚從國外採購回來的黃金,這才是真正的硬通貨,真正的家底兒。

現在的黃金,每盎司也就是三百五十美金上下。

而王多魚每年最少會從國外採購十萬或二十萬盎司的黃金回來,直接就存放在家裡。

有些部分還會存放在銀行裡。

反正這些黃金對王多魚來說,存著比拿出去花,更好。

畢竟這些黃金的唯一作用,那就是夯實家底兒。

以旺旺集團去年一千兩百多億美元的利潤,說實話,王多魚真不缺錢。

別說每年只是囤一二十萬盎司黃金,就是再翻幾倍也沒什麼關係。

畢竟按照現在的黃金價格,二十萬盎司也才七千萬美金罷了。

每年可以開採出來的黃金數量,足足有一千七百噸到兩千噸左右,大概是六千七萬盎司。

所以說每年囤積一二十萬盎司,不多也不少,剛好。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隱蔽。

“你們喜歡的話,就去拿,不過你們自己搬不動,記得讓你們袁叔叔幫忙搬一下...”

王多魚無所謂地說道。

反正這些玉很重,小傢伙們想要神不著急鬼不覺地賣掉換錢,根本不可能。

他們要是敢這麼幹,王多魚也肯定會拿起鞭子來揍他們。

“真噠?”

小傢伙們頓時來了興致,一個個都激動不已,見他們父親點頭,更開心了。

直接放下碗筷,就要去搬玉石,但被王多魚給喊停了。

必須得先吃飯才行!

早餐過後,門口的玉石被搬走了,全都被放回他們房間。

王亦菲這才揹著小書包,讓她媽媽送她去上學。

至此,家裡的四個孩子,全都上學去了。

時間轉眼時間又過去幾天,王亦菲還在興頭上,每天都放學回來都有說不完的話。

因為在學校裡,她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小夥伴們是真的很多。

並且大家還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玩遊戲、吃吃喝喝等,她當然很高興。

隨著時間的流逝,報告會也即將到來。

臨近九月七日,哈工大校園內,還有不少新生在軍訓,卻也發現大禮堂這邊,來了不少老外。

此次參加報告會的人,比之前的幾次報告會還要多。

老外們研究霍奇猜想的證明論文足足一年多的時間,但是至今能夠完全看懂的人,依然不超過一千人。

霍奇猜想這樣的頂尖數學問題,能看懂的人,最少也要數學碩士、博士或者是超級天才。

然而,能夠看懂題目,距離可以看懂論文,還有十萬八千里。

看不懂論文的人很多,所以大家都積極參加這一次的報告會。

機會難得呀!

“咦,凱爾德,你這次怎麼帶這麼多人來?這些是本科生吧?他們能夠聽懂麼?”

大禮堂門口,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教授克勞德,看到伯克利分校數學教授竟然帶了十多人過來參加今天的報告會,頓時驚訝地問道。

這一次美國來的數學代表團隊,足足有一千三百多人。

“當然可以聽得懂,他們可都是天才!”

凱爾德呵呵一笑,得意地說道。

但在心裡,他在高興之餘,卻又十分的不安。

因為他們在過去這一年多時間裡,對霍奇猜想證明論文的研究越是深入,越是驚恐。

只因為這個霍奇猜想證明論文,可能跟反重力技術有關係。

說起來也很湊巧,美國這邊的科研機構,合作專案很多。

經常在遇到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應用數學專家們,都喜歡找自己的老師,或者是同學幫忙。

在數學界,一般來說,有相當一部分數學研究員都是應用數學專家。

還有一部分則是理論數學研究員,這些人才是真正的頂尖數學高手。

正是因為如此,美國這邊的幾家機構在合作時,偶然聊起了關於霍奇猜想的證明論文。

他們在經過長達一年的溝通之後,才確定這三篇論文的價值,非常高。

如果真的可以實現反重力技術,那麼其未來價值可就太大了。

凱爾德他們都十分清楚,反重力技術的現實和未來潛在應用空間非常廣闊。

一是交通與能源領域革新領域,利用反重力技術實現空間懸浮交通工具,消除地面交通擁堵,提升出行效率。

另一方面宇宙飛船可能擺脫化學燃料限制,透過引力勢能獲取推進能量,降低星際航行成本。

二是城市建造與生態變革,空中懸浮建築突破地形限制,緩解城市用地壓力,例如懸浮橋樑、空中花園等新型城市景觀。

還有就是用過調控重力勢能開發新型清潔能源等。

當然,現在提這些都還太遠,畢竟霍奇猜想僅僅只是其中一個核心關鍵,還需要解決好幾個數學問題,才有可能徹底掌握反重力技術。

即便如此,美國這邊的團隊也已經確定下來,需要讓更多的人學習霍奇猜想證明論文,為以後得反重力技術突破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

但霍奇猜想證明論文太難了,一般的數學天才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有可能掌握。

現如今王多魚親自講課作報告,凱爾德他們並沒有錯過這個機會,所以派遣了一千三百多人參加本次報告會。

克勞德聞言,都懶得拆穿對方的謊言。

只是哼了一聲,便前往自己的座位。

坐下來之後,克勞德的學生小聲問道:

“教授,你不相信美國人有那麼多天才,對嗎?”

“廢話,霍奇猜想證明論文有多難,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本科生怎麼可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弄懂?”

翻了個白眼之後,克勞德又看了一眼凱爾德他們那個方向:

“他們肯定是在吹牛,但這麼異常的舉動,肯定是發現了什麼,唉....”

克勞德的兩名學生頓時非常不解。

這霍奇猜想證明論文還能有什麼秘密不成?

如果克勞德他們也深入研究過黎曼假設,甚至還因此有不錯的收穫,再對比其他技術,那麼很有可能就會發現反重力技術。

在另一邊,王君宏、趙吉策、楊文川和彭福禮他們四人正坐在一起聊天。

現在他們四人都是同門師兄弟,有很多共同話題。

“君宏你知不知道為什麼今天來這麼多人啊?我聽師兄他們說,好像跟九零年那次大會差不多的人數....”

楊文川好奇心比較重,閒下來的時候喜歡聊八卦。

“我不知道!”王君宏搖頭:

“不過我聽說這一次來的美國代表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他們比較喜歡鑽研吧。”

哈工大的大禮堂大概可以容納五千人左右。

而現在已經差不多坐滿了人。

儘管是因為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都沒有什麼大型國際性數學會議,所以現在大家才會如此集中地跑來冰城。

但一次性來了大幾千人,確實有些誇張了。

就在楊文川他們小聲議論時,哈工大校門口,還有不少民科數學家想要申請進入校內。

可惜,他們都只是民科,能力一般,也沒有接到邀請,自然進不去校園。

保衛科工作人員表示,讓大家各自散去,不要擋在門口。

然而民科數學研究者們,紛紛表示不樂意,希望哈工大能夠幫忙,讓他們也能夠聽一聽報告會。

奈何,這一次來的人很多,備用的禮堂都已經坐滿了人。

再說了,只是民科數學愛好者罷了,劉德本他們也不怎麼在意。

所以,保衛科再三警告之後,民科數學愛好者們,不得不散去。

如果這些人當中,有人非常牛逼,或許會找到途徑,但又有幾人能有那麼厲害呢?

“他媽的,神氣什麼呀?等下次,勞資必然要讓你們恭恭敬敬地給我發請柬!”

有人惡狠狠地說道。

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現在只不過是說些場面話罷了,於事無補。

大禮堂主席臺側面的休息室內,王多魚正安靜地坐著,呂恭良從外面走了進來。

“多魚,緊張不?”

“老呂,你覺得我會緊張嗎?”

“那我就放心了。”

呂恭良笑呵呵地應了一聲,旋即表情嚴肅了起來:

“我剛才從外面進來,隔壁的小禮堂也都坐滿了人,校門口外邊,還有不少人沒有進來,這一次的報告會,吸引了很多人前來,總人數或許不低於兩年前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光是我們國內就來了將近五千人,要是再算上那些民科數學愛好者們,最少得有六千多錢....”

“多魚你肯定是知道原因的吧?”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聰明人。

以往的報告會,儘管也十分吸引人,很熱鬧,但類似今天這樣,居然來了上萬人之多。

確實非常罕見。

霍奇猜想證明論文是很難,但這也不代表著它已經成為全球數學界大部分研究員的課題。

“嗯,多少知道一些,不過老呂你不用擔心,就算給他們幾十年的時間,也未必能追得上來。”

王多魚自信地說道。

“好了,報告會就要開始了,我要去講課了。”

呂恭良聞言,只能點頭。

此時的大禮堂,在主持人開口說話之後,全場安靜下來。

在主席臺前面,好幾臺攝像機對準了主持人。

實時的畫面轉播到了隔壁禮堂的電視畫面內。

還有部分則是錄播,到時候大機率會出現在新聞電視節目內。

今天的報告會,來了這麼多人,本來就數學界的大新聞,再說了,還是王多魚專場,電視臺肯定非常熱衷於報道。

很快,主席臺上,出現了王多魚的身影。

全場掌聲雷動。

作為現如今全球唯一的數學皇帝,這些王多魚應該有的排場。

彭福禮、楊文川、趙吉策他們幾人狂熱地鼓掌,這就是他們的老師。

儘管他們在成為學生之後,教學工作都是由其他老師完成,王多魚並不怎麼經常出現,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王多魚的狂熱喜歡。

“歡迎大家前來哈工大參加本次報告會,我是今天報告會的主講人王多魚....”

廢話不多說,簡短的一句開場之後,王多魚就進入主題。

霍奇猜想證明論文總共只有三篇,但他的報告會卻是準備了三天。

換句話說,每天講一篇論文。

原因自然是因為霍奇猜想本身的難度係數,以及每一篇論文確實濃縮精簡了很多不必要的計算。

所以在進行報告會時,自然需要展開來講一講。

接下來三天時間,每天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各兩個小時。

三天下來,總共是十二個小時。

如此掰開揉碎了來聊,那麼楊文川、趙吉策他們這些天才都能夠有一個粗略的瞭解。

但是數學水平低於楊文川他們這些人的話,那麼即便王多魚花了十二個小時,即便他們還提前研究了論文,估計也很難理解。

凱爾德挺高興的,王多魚這一次講的那麼細緻,真是幫了他們的大忙。

差不多就是免費幫他們美國人培訓,理解透徹霍奇猜想這道題和證明。

如此一來,等他們回到國內之後,或許將會很快推進反重力技術的研發。

榮光夏、李駿、厲建書他們也坐在大禮堂內,表情時而皺眉,時而豁然開朗。

他們三人都是王多魚欽點的反重力引擎專案的數學專家,過去這段時間就是一直在研究霍奇猜想和黎曼假設的證明論文。

所以他們對霍奇猜想本來就瞭解得較為徹底。

現在聽他們老師這麼一講,頓時醍醐灌頂。

為什麼?

因為王多魚之前就跟他們說過,讓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將大部分問題給記錄下來。

他有時間肯定會盡量給他們進行講解。

這一次的報告會之所以會有三天時間,每天四個小時的報告時間,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王多魚要給李駿他們三人進行細緻地講解。

此前王多魚可是已經提出過要求,三年時間內,徹底理清楚霍奇猜想和黎曼假設的八篇證明論文。

如今都已然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黎曼假設還有五篇證明論文呢,那麼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除了榮光夏他們三人之外,今年三月份的時候,王多魚又從北大、南大、東大、復旦等高校招聘了不少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生。

這些畢業生都是理工科學生,甚至還有不少都是數學專業的研究員。

今天他們都在大禮堂內,認認真真地聽著王多魚的報告會。

在反重力引擎專案當中,理解透徹霍奇猜想和黎曼假設的八篇證明論文,是他們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但每人的天賦、智商有所不同,所以要求自然也不一樣。

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榮光夏他們那麼厲害。

“原來是這樣啊....”

他們本來就有提前瞭解霍奇猜想證明論文,儘管對於他們來說,有點難,特別是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們來說,不亞於天書。

不過他們的要求不一樣,只需要知道大概即可。

能夠被王多魚挑選進入到反重力引擎專案當中的學生,本身的實力肯定不會差。

三天時間一閃即逝,很快就結束了。

報告會結束之後,還有兩天時間可以自由交流,大家都不樂意離開。

凱爾德來到王多魚面前,高興地說道:

“王教授,您的報告會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們美國國內還有很多人都對您非常崇拜,很希望您可以來我們美國進行學術交流,不知道您是否有時間前往伯克利分校呢?”

儘管在凱爾德心中,他在暗暗地笑罵王多魚是蠢豬,免費替他們美國講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