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魚自個兒家更靠近山腳下一些,他大哥等其他兄弟姐妹住的房子反而是在村口的位置,因為王多魚家是前些年他跟陳清婉結婚前建造的,大紅溝村可以用的宅基地看似很多,實際上有不少都是荒地,最後沒辦法,只能選擇山腳下靠近幾戶同村鄰居這邊建造房子。所以王多魚先到家,但是他正在清洗草菇,準備做晚飯,他八姐等人全都跑來他家了,一同前來的還有青山鄉郵政快遞員孫守義,幾乎是眨眼間,便將他的小院圍了個水洩不通。
“多魚,你是不是當作家了?給,在這上面籤個字,本來上午的時候我還來過一趟,不過聽說你不在家,你查檢視信件裡面寫了什麼?搞不好你就是我們村第一位作家呢”
孫守義他還挺樂觀的,對王多魚好像有點信心,因為他年輕時也給雜誌社寫過信投稿,但回覆的都是退稿,而退稿的信件厚度和刊登發表的信件厚度完全是兩碼事,偏偏他非常記得這些事情。
而他手上這兩份信件都很薄,孫守義猜測是王多魚的稿件被《人民文學》過稿了,應該可以被刊發,所以他親自送上門。
“這怎麼可能?就王多魚一個高考落榜生,他寫的文章能夠被認可?”
劉桂花第一個表示不相信,其他村民也同樣不信,連王多石他們幾個王家人也不太相信。
周圍人在嘀咕、好奇的時候,王多魚已經謝過孫守義,在他八姐王美鳳的催促下,他直接撕開了信件,結果引來了他八姐的嗔怪呵斥,幹嘛撕掉呀?
“八姐,這信封不撕的話,你以為還能夠繼續用的麼?”王多魚笑呵呵地應了一句,手上動作不慢,已經從中拿出兩張紙,一張是信件,另一張則是稿費匯款單。
眼尖的王美鳳已經看到了那張稿費匯款單,還沒問出口呢,旁邊的孫守義已經驚呼了起來:“這就是稿費匯款單麼?多魚你真的成作家了?”
嘶!周圍的村民們猛地吸了一口氣,王多石這位弟弟更是滿臉吃驚地看著他九哥,表情十分精彩,劉桂花等其他幾位不太看好王多魚的村民也同樣如此。
作家這兩個字的分量在大紅溝村還是很重很重的,現在是七八年五月,可不是兩年前,大家都知道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當作家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兒。
更何況,知識分子在農村的分量本來就很重,雖然也有部分文盲挺不尊重知識分子的,但那畢竟是少數。
“對,這是稿費匯款單,也沒多少錢,也就三十三塊錢而已。”
王多魚笑呵呵地說了一句,村民們頓時更加吃驚了,三十三元還叫沒多少錢啊?
他八姐嗔怪地輕拍了他一下,他的兩個妹妹則是蹦蹦跳跳地歡呼起來,剛趕過來瞧熱鬧的三哥三嫂、六嫂杜小菊、七嫂李玉蓮以及他的侄子侄女們都紛紛驚呼了起來。
“這肯定是騙人的,又不是直接給錢”羨慕嫉妒恨的梁錦發當即便酸道,此話得到了劉桂花等部分村民的贊同,也成功引起了王家人的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