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勞遠昌的時候,王多魚挺意外的,他起身迎接兩位貴客進門,端茶倒水的工作則是被他妹妹給承包了,他只好跟陶方起兩人寒暄客套。閒話兩句過後,勞遠昌這才呵呵地說道:“上午來的時候,我就猜到了我跟陶教授遇到的是同一個人,沒想到還真是啊,小王同志,我是沒想到你居然還給《中國科學·數學》投稿了,而且還寫了五篇論文.”
從五月三十一號《ek/ei/c/排隊系統引數矩估計的性質》過稿開始,到現在的八月份,王多魚陸陸續續過稿了五篇,其中一篇就是被其他期刊退稿《非線性微分方程的計算機近似解法》。
《非線性微分方程的計算機近似解法》這篇論文其實跟之前他在京城寫的《計算週期解的數值方法》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只不過前者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功能,給出非線性微分方程的數值解,再根據數值解的資訊去構造近似公式,然後再利用數值解去檢驗校正的方法。
聽著很複雜,實際上很不簡單,但是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到大範圍內較準確的近似解,並在重要的數學模型上作實驗,即可取得有價值的成果。
換句話說,之前王多魚跟勞遠昌說過利用數學模型來鎖定鉻鉬高合金鋼技術引數的辦法,並不只是忽悠對方的,而是真的有數學理論依據。
只不過王多魚並沒有計算機,且現如今的計算機也確實拉胯。
“勞教授,五篇論文真不多,因為稿費並沒有多少啊.”王多魚呵呵笑著謙虛了一句,拿稿費來‘玷汙’數學論文的價值,純粹就是閒的。
陶方起卻是趁機說道:“王同志,如果你來我們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工作,那麼我可以現在做主給你定十二級研究員,每月六十二元的工資,怎麼樣?”
每月六十二元的工資標準,在一九七八年肯定是不低了,但王多魚是真瞧不上,因為他寫篇兩萬字的稿子就有六十元的稿費了,而兩萬字也就是他兩天左右的時間罷了。
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陶教授,不好意思啊,我確實不想去你們中科院,還麻煩你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
“王同志,可能你還不太瞭解我們中科院,我給你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中科院”陶方起聞言,頓時暗惱自己過於著急了,然後他就介紹起了中科院,順便還把陳景潤搬出來當例子。
結果王多魚面上卻是沒有什麼表示,因為他確實不想去中科院,只能再次委婉拒絕對方。
一旁的王美麗等人聽得暗暗著急,雖然王多魚搞文學創作是一把好手,半個月的稿費就是三百二十元,但在王美麗他們看來,那指定是不如這個勞什子中科院的每月六十二元工資,因為這工資是旱澇保收,明顯更加穩妥。
但他們又沒辦法替王多魚做主答應下來,只能乾瞪眼瞎操心。
然後這個時候,老王家的老大王守誠來了,老十一王美麗頓時高興壞了,趕忙喊了一聲大哥,頓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