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進郵政大廳,迎面就是之前那位熟悉的郵政工作人員,王多魚頓感親切,跟對方一邊交談幾句,一邊拿到了信件。
他是六月十九日出發前往京城,現在已經是七月八號了,前後大概是二十天左右的時間,他的信件數量積攢了足足有九封之多,其中劉曉儷寄過來的信件有兩封。
“大作家你現在可是有七封來自雜誌社信件呀,這得多少稿費呀?”
王多魚沒跟那位郵政工作人員繼續嘮嗑,謝過對方之後,他就走出了郵政大廳,然後分別拆開了那七封信件。
七封信件當中有五張稿費匯款單,總稿費加一塊兒是一百二十八元人民幣,剩下的兩封信件,一封是跟他約稿,另一份則是希望他能夠前往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參加實習研究員的考核的邀請函。
約稿這封信是來自《人民文學》雜誌社的,這種固定題目的作文,他可不喜歡,等回去之後肯定會委婉拒絕對方。
實習研究員的邀請函對王多魚來說,更加不適合他,因為他的學歷只有高中,沒有大學本科等其他學歷肯定是不行的,而他也沒有想著一直走純數學理論研究的道路,所以還是會委婉拒絕。
看望這七封信件之後,王多魚便馬不停蹄地前往銀行這邊將那些稿費匯款單裡面的錢都拿出來,然後又給存存摺上了。
去了京城一趟,他原本準備了五百多塊錢作為本次遊玩的資金,結果只花了一百多,還有四百左右沒花完,只能說周老太太對他是真的太好了。
如果不是周老太太幫他解決吃住問題,又給了他十塊錢的工資,那麼他這一次的費用支出肯定超過兩百塊錢。
再次感謝老太太的慷慨和友善,王多魚收拾了一下,然後找到了回青山鄉的拖拉機,準備搭便車回去。
拖拉機師傅都認識他,知道他是大作家,都不樂意收他的錢,甚至見他給錢還表現得非常生氣,等他把錢收起來之後,他又笑容滿面,熱情得不行。
這種熱情是純粹的,不要求回報的,跟大方衚衕那些只想著算計的鄰居們,完全不同。
回去的路上,他就拆開了劉曉儷的那兩封信件,看了一路,也高興了一路。
從對方的信件中,他能夠清晰感知到對方的歡欣雀躍,雖然對方隱藏起來了,但每封信都是一千五百多字,這些字可騙不了人。
拖拉機師傅人特別好,直接把他送回了大紅溝村,所以下車之後,王多魚硬塞給對方一盒糕點。
“九舅舅(九叔、九爺爺)!”
村口玩耍的一群小屁孩,有不少都是老王家的親戚,所以他們扯著嗓子一喊,頓時就亂了。
“薛雨晴、王舒婷、王志宏你們過來幫忙拿一下這些,糕點是給你們的,但是你們先拿回家去,讓你們父母分給你們,不許偷吃聽到沒有?”
王多魚當場就把剩下的糕點全分了,除了糕點之外,還有每家各一隻烤鴨和一瓶二鍋頭,烤鴨都是放在冷藏箱裡儲存帶回來的,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真空包裝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