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雁如老太太總共寫了兩封信過來,一是告知他,讀者來信太多了,他們《京城文藝》編輯部專門找了個雜物房來存放,都存不下來了。
現在是諮詢他的處理辦法,因為那些信件大部分都是寄給他的讀者來信,少部分才是關於編輯部的。
第二封信則是催促他寫稿,特別是《雪城第二卷》,什麼時候能夠寫完?在九月份之前,《京城文藝》刊登的不少文章都是出自王多魚之手,特別是《雪城第一卷破曉》這本長篇小說,從連載開始,一直都備受追捧。
也因為這本小說,引起了廣大知青們的共鳴,導致不少讀者紛紛給他寫信。
部分所謂的‘專家’為了出名,甚至不惜在報紙上寫文罵他。
因為《雪城》寫的是關於知青們回城之後經歷的各種辛酸,這樣的故事正在魔都、京城、白雲城、冰城、山城、江城、蓉城等城市上演,全國知青們都很不習慣現在的生活。
但是看到《雪城》封面上的介紹:生而為人,自強不息,他們把悲傷裝進心裡,把希望穿在腳上。
知青們被這句話給狠狠共鳴了,只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
可對那些專家們來說,即便被王多魚模糊掉的那些太過於黑暗的故事,依然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適。
還好王多魚發表《雪城》時,使用的筆名是譽王,而不是於望,否則的話,那些人罵得會更狠。
這就是分散火力的好處了。
從六月份開始連載,到現在的十月份,《雪城第一卷破曉》已經連載完成了,周雁如見他許久沒發來第二卷,所以趕緊來信催稿。
王多魚回到了圖書館,笑呵呵地拿起筆,跟周老太太解釋了一下,同時告知了一下第二卷還需要等一週多的時間才行。
並且讓她自行處理那些讀者來信即可。
都需要用專門的雜物房來堆放這些讀者來信,王多魚都可以想象這些信件得有多少了。
還好不是直接寄過來給他的,否則的話,他肯定沒辦法清閒下來了。
甚至搞不好還會有讀者跑來哈工大這邊直接找他‘線下面基’呢。
孫守義的來信,跟《人民文學》和《數學學報》的來信都一樣,都是一個目的:催稿!
之前,孫守義用他自己的名字,將王多魚仿寫的那篇文章投給了《黑龍江文藝》,雖然這件事他自己跟王多魚坦白了。
可是《黑龍江文藝》不知道啊,因此再次邀請他寫稿的時候,自然是再次聯絡到他。
然後孫守義就抓狂了,連續寫了好幾篇文章,在過去幾個月時間裡,不斷地投給《黑龍江文藝》,結果毫無疑問,當然是沒有成功。
現在孫守義沒轍了,這才希望王多魚能夠幫忙。
對此,王多魚只能表示愛莫能助。
《人民文學》的編輯朱慶禮來信,誠摯地邀請王多魚寫稿,但後者看完之後,委婉拒絕了。
儘管《人民文學》很吊,但王多魚現在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他現在都是抽時間給《京城文藝》寫稿,更多時間還是放在學習和寫數學論文上面,當然不會為了賺錢而捨本逐末。
《數學學報》的來信邀稿,倒是讓王多魚有些意外,畢竟他在九月份之前就給對方寄過兩篇論文,九月之前就發表了一篇,就是被他帶過來哈工大的那一期。
按理說,他已經寫了不少論文,對方不應該催促才對。
不過轉念一想,王多魚就明白了,大概是因為他給《中國科學·數學》寫了太多的論文,所以才會讓《數學學報》編輯感覺被區別對待了吧?
樂呵呵地給對方回了一封信,王多魚準備花半天時間‘水’一篇論文出來,就寫跟拓撲學相關的論文,題目是《完全分配格上的點式拓撲》
王多魚寫的這篇論文,是基於fuzzy拓撲與點集拓撲為背景,建立一完全分配格為物件的點式拓撲理論。
“我們首先以極小族與極大族理論為工具,闡明完全分配格的基於‘分子’概念的代數結構,然後從閉元入手引入分子的遠域系理論,並利用廣義序同態作為物件間的態射,從而全面展開了對各種拓撲性質的研究.”
論文摘要稍微花了王多魚一些時間,但後面的論文正文就變得極為簡單了。
一個小時之後,王多魚看著已經‘水’完的論文,陷入了沉思之中,會不會太快了?
花半個小時將論文檢查了三遍,完全沒有出錯,手速快不是他的錯,而是這篇論文對他來說,確實太‘水’了一點。
於是他又趁著自己的發散性思維還在,針對這個所謂的分配格點式拓撲理論,然後又繼續水一篇論文出來。
以《分子格範疇中的積運算》作為題目,王多魚開始進行編寫。
而本文則是從範疇論的角度出發,以範疇論中的乘積與上積作為基本概念,證明分子格範疇是對乘積與上積運算封閉的範疇,完善建立分子格中的乘積與上積理論,為進而展開拓撲分子格的乘積及直和你奠定基礎。
這一次還是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
同樣花了半個小時,檢查了三遍,確保論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總共三個小時的時間,然後就‘水’了兩篇論文出來,王多魚不由感慨:錢難掙啊!寫出來兩篇論文之後,王多魚正準備看會兒書,這個時候,唐鳳珍帶著戴文越殺了過來。
“王同學你好,你真的是中科院數學所的研究員?”
黑髮老頭的髮量還是那麼驚人,王多魚挺好奇的,對方年齡應該不小了吧,這髮量還如此驚人,是怎麼保養的呢?
上輩子他才四十出頭,每天掉髮最少上百根,地中海危機頻發,希望這輩子不會這樣。
“戴教授,我必須糾正一下,我不是研究員,我實習研究員。”王多魚一本正經地解釋道。
因為研究員很叼的,那是教授那個級別的人物,他還只是實習研究員而已。
戴文越:“.”
圖書館內,戴文越確認了王多魚的身份之後,主動開口道:
“王研究員,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每月給你六十塊錢的補貼,你的任務就是解決我們專案當中產生的所有相關的問題,怎麼樣?”
戴文越在來見王多魚之前,已經去過一趟計算數學系,跟吳從炘這位主任瞭解過王多魚的相關資訊。
後者在數學模型上面有非常高的天賦,而且還連續在《中國科學·數學》期刊上面發表了好幾篇相關論文。
可以說,目前我們國內在數學模型這方面的研究,王多魚是接觸最多的研究員。因此,雙軸陀螺漂移測試臺專案想要找這方面的研究員,直接找王多魚最合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