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人或多或少能夠猜測出他不僅僅只是一個博物館的研究員這麼簡單。又給魏然和姜雪瑩寫了信,第二天一早他就先將信寄出去,然後帶著行李前往目的地集合。
他們三個自然是要跟隨考察隊一起出發的,不然目標太過明顯。
朱勇也是盡了全力,加上上面的幫助,讓楊峻他們在隊伍中獲得了考察隊員純正的身份,不至於一進來就讓人懷疑什麼。
火車站前,一共三十人的考察隊在這裡匯合。
為首的人乃是京城大學的教授古研清,她也是水利方面的頂級專家,在許多水利工程中都有她的身影。
教授今年五十多歲,頭髮有些許灰白,不過人倒是十分精神,穿著一身樸素的工人裝,放在人群裡似乎都有些不起眼。
而讓楊峻印象深刻的是她頗有些慈祥的臉。
“你們來啦,正好大家也都到齊了。”
楊峻三人的出現顯然早已和古教授透過氣。
只是讓楊峻意外的是古研清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同。
緊接著她的行為證明了這一點。
只見古研清對楊峻揮了揮手,待他靠近了之後,就笑了起來和周圍人介紹道:“這位是沈教授的學生,也是我京城大學的傑出學子楊峻,大學讀的是古典文獻專業,對咱們水利的文獻也是瞭解甚詳,以後大家要好好照顧一下這個年輕人。”
原來她認識沈堂,也認識楊峻。
不過也是,京城大學畢業的學生其實也不算太多,其中出彩的就有楊峻一個。
古教授有一點也沒有說錯,楊峻對於水利方面的文獻確實都詳細記了下來,說他是半個專家也毫不為過。
當然了,實操起來那就仁者見仁了。
儘管如此,他也被古研清拉著成了一個水利研究員。
至於孫不用和衛葉,就只能獲得一個探路員的名頭。
隊伍是考察水利的,自然會翻山越嶺,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去探路啥的,他們兩個做這個事情還挺擅長的。
三人順利融入隊伍中,大家對他們都帶著友好的態度。
特別是楊峻,古研清明擺著就是一副要言傳身教的樣子,似乎把他當做自己弟子看待了。
等到上了火車,一行人這才得空聊起了天來,車廂內頓時熱鬧一片。
楊峻則是和古研清面對面坐著,在他們旁邊是古研清的助手王淑琴,以及這一次考察隊的守護隊長張全晉。
楊峻他們是暗地裡守護,明面上自然也會安排人護著考察隊,否則出了問題也是大麻煩。
張全晉帶的人一共只有七人,每一個都是精銳,一般的危險壓根就過不了他們這關。
但是楊峻也不知道張全晉的隊伍中會不會有其他人的人,這一點也是朱勇所擔心的,所以特意叮囑他們還要小心戒備守護隊的人。
“你老師特意和我說過你,沒想到今天咱們才見著。”
古研清遞給楊峻一包餅乾,一邊說道。
楊峻謝了一聲接過,然後好奇問道:“教授,您和沈老師是……”
“說起來,其實他也是我的學生。”
古研清微笑著說道。
楊峻瞬間恍然,原來是沈老師的老師,那算起來他都得叫師祖了,當然了,學校裡可不是這麼算的。
儘管如此,楊峻也知道兩人之間關係確實挺親近的。
畢竟他是沈堂的學生,古研清想要帶他很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