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巨頭從娶女兒國王開始

第552章 爆發的電腦市場

跟汽車行業有點相對慘淡淡的局面相比,今年的個人計算機市場則是開始迎來爆發。

特別是在華夏市場,加入到了全球網際網路之後,使用電腦的趣味性一下就上去了。

個人電腦已經成為有錢人和知識分子家庭很受歡迎的一款產品。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伴隨著珠江科技等公司推出更多的國產電腦,價格自然也是在不斷的下降。

與此同時,華夏的百姓收入水平,這幾年都是在快速上漲。

當然,整體的物價其實也是在上漲。

除了電腦、手機、汽車等型別的商品價格在大幅下跌,其他許多日常用品的價格,其實是在上漲的。

這種變化,對於珠江科技來說,是一個好事。

“江總,我們今年全年的電腦銷量,預計可以突破100萬臺。”

“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國內市場貢獻的。”

“今年新推出的note1膝上型電腦,國內外的銷量加起來也是可以超過5萬臺。”

雖然現在才到12月份,但是1993年全年的銷量資料,基本上是可以預測出來了。

劉東輝迫不及待的想要給江輝彙報他們公司的情況。

一臺電腦的價格隨隨便便都要五六千塊,甚至上萬塊。

100萬臺的銷量,對應的銷售額也是去到七八十億元。

在1993年的時候,絕對是屬於大公司的營業規模了。

整個深城,乃至整個嶺南省,營業額比珠江科技高的公司,絕對是屈指可數了。

這也更加襯托了寶馬汽車集團的利害,因為去年的時候人家的營業規模就已經超過3000億元了。

“我預計今後幾年每年華夏市場的電腦增長率都會在50%以上,甚至100%都是有可能的。”

“雖然電腦的組裝生產線的修建速度很快,但是一些關鍵的零件也要同步的做好準備。”

“我建議你們可以直接修建一座超級組裝工廠,直接按照電腦組裝產能200萬臺的規模來修建。”

“這麼一來,我們明年全年的產能就能超過200萬臺,後年超過300萬臺。”

現在開始動工修建新工廠,明年下半年就可以投產了。

到時候加上原本100萬臺以上的產能,基本上可以保證未來兩年的市場需求。

然後明年下半年或者後年再開工修建一座200萬臺產能的超級組裝工廠,讓珠江科技的產品一直都不用擔心產能課題,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九十年代的華夏電腦市場,完全是屬於爆發式增長的市場。

再怎麼大膽的建設方案,都不需要特別的擔心。

“江總,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我們年後就需要開始大規模的招聘工人展開一些培訓。”

“到時候單單是這個新工廠需要的員工規模就會超過1萬人。”

“連帶著其他零部件企業增加的人員的話,一下就可以吸收好幾萬人的用工呢。”

劉東輝肯定是不會反對江輝的這個提議。

這對珠江科技來說是一個大好事啊。

要不是江輝直接給出這樣子的指示,他還不敢給出這樣子大膽的建設方案呢。

“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許多地方的國企都已經開始在精簡人員。”

“這個之前我們就已經討論過,所以是完全不需要擔心招不到人手。”

“甚至多招聘一些工人,對於相關部門來說,是一件非常受到鼓勵和支援的事情。”

“深城這邊的計算機產業園裡頭,也已經同步的在做許多的準備。”

“並且你別看現在好像一個工廠就要招聘超過1萬人。”

“過個幾年你就會發現我們的產量以千萬為單位的時候,那個時候就不是單純的修建新工廠,而是修建工業園了。”

“一個園區的用工規模,可以超過10萬人,甚至20萬人。”

江輝覺得有必要給劉東輝灌輸一下未來的一些發展趨勢。

後世富士康園區,動不動都是幾十萬人的規模。

珠江科技那邊,完全也是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把電腦代工業務交給其他廠家去做,這樣子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成本。

但是江輝並沒有打算這樣子去做。

對於珠江科技來說,數量龐大的員工規模。這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和影響力。

江輝如今已經不差錢了,省錢對他沒有太大的意義。

更多的時候,他需要考慮一下自己其他方面的擔心。

“以千萬臺為單位?”

劉東輝嚥了咽口水,感覺自己還是太保守了。

以千萬臺為單位的話,豈不是意味著一年要賣好幾千萬臺的電腦?珠江科技現在才剛剛有機會突破年產銷100萬臺電腦,自己就沾沾自喜的過來找江輝報喜。

這要是跟幾千萬臺相比,差距不是一點點大啊。

原本自己的想法,將來能夠做到500萬臺以上,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不僅現在全國的電腦銷量也就不到300萬臺呢。

“沒錯,這兩年我們按照自己修建工廠的方式來組裝電腦和手機。”

“再過兩年,產量進入到千萬級為單位的時候,就需要考慮修建一個工業園了。”

“珠江科技那邊,需要為將來工業園的建設和管理方式,提前做一些準備。”

“要不然單單是十幾萬人在一個園區裡頭的衣食住行就是一個大問題。”

“管理得不好,不僅產能沒有辦法發揮出來,還會出現各種品質問題。”

江輝覺得未來整個集團裡頭,員工數量最多的應該就是珠江科技了。

手機和電腦等各種消費電子產品的銷量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之後,就徹底的爆發了。

到時候珠江科技的員工數量必定是會快速的突破10萬人、20萬人、50萬人,甚至是100萬人的大關。

這對於提升江輝的影響力,也是很有好處的。

有朝一日,江輝旗下的各種企業的員工規模達到幾百萬人的時候,只要自己不作死,基本上就不需要擔心安全問題了。

幾百萬個家庭背後,就是上千萬人的影響,甚至是幾千萬人的影響。

華夏就算是人口大國,也沒有辦法忽視這幾千萬人帶來的影響啊。

更加不用說整個產業鏈的影響人數,還需要翻個幾倍。

可以說,一旦發展到了那個程度,華夏大部分家庭都會有人員或多或少的跟寶馬汽車集團產生一定的關聯。

“現在行業內有一些代工企業,專門負責招聘工人和管理人員代工生產產品。”

“他們的一些管理方式,我覺得值得我們借鑑。”

“到時候我會專門在公司內部組織相關人員去學習這種模式,並且在我們的新工廠中進行運用。”

“接下來工廠內所有的管理人員,我都會按照一主兩副的配置去安排。”

“確保隨時隨刻都能再拉出來一批管理人員,並且不影響原本工廠的運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