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崛起的百年豪門

第424章 地產計劃

一年的春天來臨(1958)。

這一天,位於皇后大道中的新連卡佛大廈開業,這目前香港最高的大廈26層,也是香港中環的甲級商業綜合性大廈。

大廈的地下室兩層和地上五層,都屬於連卡佛百貨總行,地上五層類似一個底座,底座之上是21層的寫字樓大廈。

連卡佛大廈的外牆結構,是混凝土,沒有全部採用玻璃幕牆。而這座大廈,也是陳氏家族在中環建立的第四座超過十層的寫字樓大廈,包括最早的德輔道中‘環球集團大廈’(原平安銀行大廈10層)、花園道1號‘平安銀行大廈’(15層)、德輔道中‘香格里拉酒店’(15層),以及如今的皇后大道中‘連卡佛大廈’(26層)。

僅僅是這四座一流的商業大廈和酒店大廈,便能展現陳氏家族的實力。

連卡佛大廈開業,吸引了全港的中上階層前來採購。

作為香港的高階百貨品牌,連卡佛100多年從未改變路線,給人一種‘高處不勝寒’之感,主要銷售歐美名牌商品,顧客以富人名士等高收入為主。

就連小朋友都知道,從小能逛連卡佛百貨的家庭,那一定是有實力的。

“陳爵士,你對香港的經濟影響,比我想象中的大,連卡佛百貨今日開業,怕是全城的富人都齊聚於此吧!”上個月上任的港督柏立基,在參加開業典禮時,對陳光良笑道。

“港督閣下過獎了。香港經濟強勢,是港府領導有功,是香港人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的結果。至於我,不過是在二十多年前,找到一個風水寶地。用我們華人的話來說,時勢造英雄。”陳光良謙虛道。

碩大無朋,如今陳氏家族在港龐大無比,且陳光良又是英國王室冊封的‘爵士’,他做事也比較謙虛起來。

別說港府在忌憚,就是其他華商也未必滿意陳氏家族一家獨大。

因為陳光良有這樣的認識,所以他一方面將投資擴充套件至全球,一方面為香港創造更大的貢獻。

柏立基高興的說道:“我認識你多年,知道你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在世界上都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多謝”

客氣一番後,兩人便準備剪綵。

這個本屬於英資的高階百貨,如今被一個華人收購,前來參加的英人,心裡多少會有些感慨。不僅僅是連卡佛百貨,亦有香港航空也是如此。

稍後,大家一同參觀了連卡佛百貨的內部,足足七層的規模(地下兩層)。

除了繼續延續原來的外國名牌商品風格外,新的連卡佛總行也做了一些改變,包括在五層引進了電影院、咖啡廳、高檔餐廳。

整個連卡佛百貨總行,形成一個‘商業閉環’,吃喝玩樂齊全。

.......

翌日,陳光良出席了連卡佛集團的高階會議,一同出席的還有集團副總經理嚴寬、集團董事陳文傑,以及包括杜佛列在內的連卡佛管理高層。

連卡佛管理高層依舊是英國人為主,但也出現2位華人面孔,這是一種改變。

杜佛列知道陳光良的利害,自然會好好做他的連卡佛總裁,不會使什麼絆子;而且陳光良要求的不是全華班,而是一個以英籍為主、華人為輔的連卡佛管理層。

英籍擁有海外貿易進口的優勢,華人則有本港市場的優勢,雙方合作,更有優勢。

杜佛列首先彙報道:“目前,連卡佛百貨在港的門店已經擁有五家,較被收購時擴大了兩家,規模擴大50%.....連卡佛收購大新百貨後,順勢進入中低檔百貨領域,也發展了三家門店......另外三個新增業務:市內裝潢設計、古董銷售、珠寶及化妝品的進展情況是.......”

短短的四年時間不到,連卡佛百貨集團擴大了近一倍,這既是陳光良勇於開拓的精神體現,也是香港經濟高速增長的大勢所趨。

陳光良聽完彙報後,當即說道:“整體進展非常的順利,我們還能做得更好。隨著世界經濟的增長迅速,人們消費觀念也在改變,朝著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出發。連卡佛珠寶,擁有品牌的優勢,我想單獨列出來,重點發展一番。當然,在傳統的金銀首飾上,我們已經拿不出優勢,所以我打算讓其在鑽石寶石領域,來重點發展。”

聞言,杜佛列當即說道:“鑽石的話,我們並沒有好的渠道,只有從倫敦持有戴比爾牌照的零售商進貨。而且,香港真的有人會欣賞鑽石嗎?”

陳光良笑道:

“第一點,關於鑽石的進口問題,我覺得不難解決。在南非這個鑽石資源國家,擁有很多的持有戴比爾牌照的加工廠,他們總有因為經濟原因而瀕臨倒閉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尋找當地的合作顧問,找機會買下一家或者多家持有戴比爾牌照的加工廠,以此介入這個行業。”

“第二點,香港人是懂欣賞鑽石的,以後會更加的欣賞。與此同時,香港也可以做鑽石珠寶的轉口貿易,例如打入日本市場。”

香港因為是自由貿易港,很多產品比一些本國產的價格都還便宜。正應為如此,每年的海外遊客來港,購物是必不可少的。

陳光良的話,很快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杜佛列也隨即表示道:“好,我們馬上準備團隊,對收購鑽石牌照一事進行努力。”

原本,陳光良對珠寶黃金領域,也不甚熱衷,畢竟創立新品牌,未必有周大福、周生生吃香。但隨著連卡佛珠寶的成立,讓陳光良看到曙光。

連卡佛,這是個已經108年的老品牌,而從2年前開始做珠寶首飾時,也受到香港富人、名人的追捧。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做鑽石呢!

說不定,還可以做香港最大的鑽石出口商(轉口貿易)。

.........

開完連卡佛的高層會議後,陳光良又召開了長實集團的高層會議。

“長實集團接下來的商業專案中,除了銅鑼灣百德新街的專案外,亦準備中環的長江廣場,兩個都是大專案啊!”

百德新街專案,包含四座住宅公寓大廈、一座酒店大廈、一座百貨大廈、一座寫字樓大廈、一座購物中心大廈。就規模而言,已經接近前世的新世界中心了。

就是百德新街的佔地面積,也已經25萬平方尺(後又購入一幅三角地段,準備興建購物中心),前世的新世界中心佔地40萬平方尺。

綜合而言,百德新街專案對目前的香港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投資。

至於中環的長江廣場,雖然總面積就4萬平方尺,但卻因為地段和造價,自然也是一個龐大的專案。

稍後,嚴寬說道:“烏節路的董家百貨已經準備開業,我們是不是要在新加坡烏節路也準備....”

陳光良思考一番後,說道:“等60年代來臨,我們再考慮在烏節路建一座商業綜合體,既然我們沒有去爭第一個,但我們要爭最大的商業綜合體。”

長實集團在新加坡的烏節路,擁有四幅地皮,總計面積六十多萬平方尺。除了準備建香格里拉酒店外,還有三座商業綜合體的地盤。

稍後,陳文傑也發言道:“百德新街的專案,百貨大廈部分是準備引進連卡佛百貨,還是旗下的大新百貨?”

自家擁有兩個百貨公司,他認為引進理所當然。

但陳光良馬上否決道:“我決定引進日本的百貨公司。我常年去日本,發現日本的服務業是最堅持顧客至上的地方,而日本的商品比香港更全,而且更加物美價廉。所以,準備引進日本的大丸百貨吧,這也是對香港百貨產業的一個促進。”

眾人非常意外,放著自家兩個百貨公司不引進,居然要引進日本的百貨公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