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崛起的百年豪門

第443章 長江廣場

時間匆匆,轉眼來到1962年。

元旦,港府為了規範地產商的開發,頒佈了《1962年建築(計劃)(修正)(第二)條例》,新條例比舊條例在樓宇建築面積方面更加嚴格,估計新條例實施後,銷售面積要縮水20%左右。

為了消解地產商的不滿,新條例的執行有個緩衝期,容許到1966年1月1日才正式實施。

一時間,香港各大地產商紛紛準備投入大建設當中,爭分奪秒開發賣樓的“黃金時間”。

與此同時。

在元旦節這一天,備受香港商界和市民關注的‘長江廣場’正式開業。

當天,包括港督柏立基在內的香港名流富商,以及海外的政客名人,也紛紛受邀前來參加這個開業典禮。

長江廣場是一個綜合商業廣場,包括一幢36層的寫字樓大廈——保利大廈,以及一幢28層的綜合性商業大廈。

其中28層的綜合性商業大廈,包含‘長江廣場’面積達2萬餘方尺,共有5層平臺;其中兩層是地庫,全部平臺單位均闢作精品店和風格各異的飲食店,廣場中央可舉辦各項表演——時裝表演、音樂會及展覽等,四周設有咖啡廊、茶座、上蓋蓋有可透光的玻璃纖維,是中區的,乃至香港的惟一高階購物娛樂場所;上面25層則是寫字樓大廈。

其中36層的寫字樓大廈,又與28層長江廣場相連,底部也作為商業購物中心的部分,其它做為寫字樓部分;該大廈最大的特色是其疏格式的外牆結構,窗門深深凹入,利用大廈的結構遮陰窗門,材料則採用鋁質窗框和有色玻璃,以減少室內所受熱量。

兩座大廈為香港提供60多萬平方尺的寫字樓,可謂規模龐大。

而且陳光良充分考慮到未來,所以兩座大廈的用料,都是高檔材料,未來也無需拆卸;最多也就是重新裝修,做到永久性建築的效果。

在現場,怡和大班老約翰·凱瑟克看著陳光良在名流貴族之間談笑風生,也感到一種無力感——雙方在香港多個地方競爭,包括地產、航運、貿易等。

甚至,這個長江廣場是插入怡和洋行旗下的置地心臟的一把利刃,置地不再是中環的絕對霸主;陳光良家族在中環擁有的貴重物業,絲毫不亞於置地。

“凱瑟克爵士,你覺得長江廣場怎麼樣?”陳光良舉著酒杯,來到老約翰面前。

他倒不是挑釁,不會那麼幼稚。

只是他聽說九龍倉得到港府的資助,準備開發海運大廈,雙方一南一北的購物中心,展開對決。

“很好!陳先生不愧是地產大亨,投資這樣的規模的商業地產,成為香港地標性建築。”老約翰言不由衷的說道。

雙方的競爭,又何止是置地和長實的競爭,還有九龍倉和長實的競爭。

陳光良投資了紅磡隧道,一旦投入使用,香港島和九龍的商業將更加緊密聯絡,雙方便是展開更直接的競爭;更何況,陳光良還在推動貨櫃碼頭的競爭,這是和九龍倉的競爭。

“哈哈,聽說海運大廈的規模更大,這一南一北的商業購物中心建立,是香港繁榮的標誌。”

“多謝”

不管如何競爭,大家還保持著客氣。

要說不爽,陳光良對九龍倉最不爽,其碼頭和倉庫的費用,讓陳光良一向恨之入骨,也讓香港其他華人船東恨之入骨。

九龍倉的高昂費用,就連港府、滙豐銀行等英人,都覺得怡和做的很過分,甚至提出警告——一旦九龍倉發生變化,華人不會傾向怡和。

可能凱瑟克家族也想不到,將來會成為現實!

.......

長實集團的總部,搬遷至德輔道中和畢打街的‘保利大廈’。

至此,陳光良旗下的四大集團企業——長實集團、環球集團、長江工業集團、平安金融集團的總部大廈,都不在同一幢上。

長實集團的總部在保利大廈、環球集團的總部在德輔道中的環球集團中心、長江工業集團的行政總部則在皇后大道中的連卡佛集團中心,平安金融集團大廈則在花園道1號的平安銀行大廈。

如果再加上長江廣場、香格里拉酒店,陳光良家族在中環便擁有著六幢昂貴的物業。

長實集團的辦公室。

陳光良站在36層高度,透過窗戶能俯瞰整個維多利亞港,及對岸的尖沙咀。此時中環正在填海,包括後世的交易廣場地皮、國際金融中心地皮等,都是填海來的。

一覽眾山小!

陳光良嘴角露出滿意的神色,經商三十多年來,他獲得的不僅僅是財富上的升級,還是地位及家族的穩固。

如今他正房的三個兒子,都已經分別加入長實、環球、長江工業;正房的另外一個兒子陳文勝,今年也已經20歲,正在美國哈佛讀金融專業。

對於正房的小兒子,陳光良打算讓其畢業後,在華爾街好好工作兩年,再加入平安金融集團。

長實集團的陳文傑,今年已經29歲,擔任集團董事兼商業地產的負責人,算是已經培養得很成功,隨時可以堪當大任;

環球集團的陳文銘,今年27歲,元旦後重回公司擔任業務部的副經理,在他叔叔陳光聰手下直接被領導。雖然陳文銘經歷了‘婚姻風波’,但其能力業務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再加上目前已經妥協,將準備在3月份,和一名粵籍家族的女孩子結婚。

不算聯姻,只是嚴人美喜歡那個兒媳婦,覺得各方面條件都好,便介紹給自己的兒子,僅此而已。

長江工業集團的陳文愷,今年才24歲,目前正在研發遊艇。等這件事做好,便會加入集團管理層,培養管理水平。

至於正房還有一個小女兒,今年也不過十歲,暫不做考慮!

陳光良對自己的佈局,是非常滿意的,實際上他也不允許有子女反對他的安排。

叛逆是不存在的,此次陳文銘便是最好的證明——要麼老老實實繼承家業,要麼被提出家族繼承人,什麼也沒有!

對於大家族來說,最不缺的便是繼承人。

當然也可以說,最缺的也是繼承人,自然是最優秀的繼承人。

不知不覺,陳光良也已經52歲,當然他的身體機能,還保持著三十歲出頭的水平;平常他打扮稍微老成一些,看起來也就不到四十歲的樣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