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崛起的百年豪門

第441章 教子

“嗯”

........

德輔道中,環球集團。

陳光聰走進董事長辦公室,彙報道:“大哥,這個月我們有一艘10萬噸油輪下水!”

陳光良抬起頭,說道:“你要有空就去參加下水儀式,沒空就安排文博去。”

環球集團從1959年開始造10萬噸油輪,目前已經建造12艘,總計120萬噸的大型油輪;截止目前,下水的則為7艘,成為世界油輪企業的超級企業,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運輸公司提供優質的服務。

在歐美,環球航運主要是和大型石油公司合作,而在日本,環球航運則是將油船租給大型運輸公司。

陳光聰聞言,試探性的問道:“大哥,文銘也反省了一段時間,要不讓他回來上班吧!相比較文博,文銘做事更能體現出環球集團的精神——穩健不忘發展,發展不忘穩健.......”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這才多長的時間,他能反省出問題才怪。更何況,文銘和文博兩人,我反而欣賞文博的穩健,畢竟有我在,公司不愁發展。”

“但文銘就是做事,各方面都更加的優秀!說到底,這一次是他的生活婚姻觀念出了問題,就工作能力來說,他繼承了大哥你的本領好幾成。”陳光聰繼續勸道。

相比較兒子,他向來更欣賞侄子,這也是很公正的看法。

自己兒子陳文博性格雖然穩健,但做事方面,還是缺乏領導氣質。

陳光良說道:“好啦,不用再勸了,這事在於他,不在於我!”

其後。

陳光良轉移話題,說道:“目前,我們散裝貨輪已經無需發展,專注發展油輪;另外,我們要進入貨櫃運輸領域,你儘快成立一個團隊,可以將自由輪先改裝成貨櫃船。最後,香港貨櫃碼頭的事情,我們還要繼續推動。”

陳光聰點點頭,說道:“香港貨櫃碼頭,這裡面港府在考慮政z因素,不可能輕易批地給我們;不過,我已經聯合歐洲的三家航運公司,再加上滙豐銀行,組建一個合資公司,一起遊說港府批出貨櫃碼頭。雖然我們只佔部分股權,但只要進入這一行,我們以後有機會發展其它的貨櫃碼頭。”

此時香港畢竟是殖民地政府,很多關鍵的領域,哪怕是陳光良想吃獨食也不行。

香港的碼頭,一直掌握在英資手中,如今陳光良要想進入這個行業,自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

另外一方面,貨櫃碼頭是個新鮮的事物,港府慎重對待也可以理解。

“機會確實多的是,但先入場的,便擁有主動性!”

“嗯,大哥”

環球集團的散裝貨輪,已經是80萬噸,這也是航運界門檻最低的運輸模式,同時是世界上商船佔比最高的船。

油輪雖然佔比不高,但因為是崛起的過程,所以環球集團就集中發展油輪,集裝箱船也是如此。

目前,包括在建的船隻,環球航運已經擁有近300萬噸的載重量,成為世界航運的超級霸主。

........

日本的企業好不容易說服日本政府,禁止向香港出口電晶體,結果發現——禁令還沒有開始,香港收音機廠商紛紛拋棄日本的電晶體,原因竟然是美國半導體企業在香港開辦了分廠。

“什麼?年產1億枚以上,不僅能供應美國本土,還能在亞洲銷售一部分?”

得知這個訊息後,索尼的盛田昭夫驚訝起來。

屬下點點頭,說道:“是的。美國的快捷半導體,就派出了幾位管理層,又招募數千名香港工人。他們在美國生產晶圓,在香港進行封裝、組裝和測試等。效率非常的高,不僅讓香港收音機廠商獲得電晶體,也讓美國的電晶體產業挽回一些頹勢。”

電晶體雖然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如今卻是日本在賺取最大的利潤,因為美國的生產成本太高,根本無法和日本競爭。

盛田昭夫站立起來,說道:“這美國人不是還想著在外面日本建廠,怎麼這麼快就轉移至香港。要知道在美國人眼中,香港就是個山寨工廠聚集地.....”

好不容易建立的絕對優勢,沒想到被美國、香港扳回一城。

快捷半導體在香港建廠,不僅美國半導體產業收益,就連香港收音機廠商,甚至是點子產業都受益。

“據說,是香港美的電器主動邀請快捷半導體在香港設立分廠!”

盛田昭夫感嘆了一句:“原來如此!”

他對陳光良非常的敬佩,這個被稱之為‘經營之神’的華人,日本企業家都不陌生。

日本、香港在工業上,存在很大的競爭。

畢竟日本的紡織業、玩具業等,也是很重要的產業。

另外一方面,陳光良在日本造船,又將船租給日本人。

......

伴隨著快捷半導體在香港建立的工廠投入生產,不少美國電子企業紛紛考慮來港建廠。

一時間,香港電子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而且快捷半導體的規模非常龐大,一下子可以解決3000個工作崗位,因為其採取的是‘三班倒’模式,每班1000人,可謂對香港非常有利。

另外一方面,快捷半導體也相當於是在為香港培養優質的電子廠工人,對香港電子產業發展非常的不錯。

快捷半導體的工廠,就在觀塘美的電器工業大廈裡,陳光良這天也去考察了一番,深有感覺。

提前引進快捷半導體,這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不過,他更關心香港自身電子產業的發展。

在美的電器的收音機生產車間,陶雲介紹道:“目前,香港收音機的成本,比日本還低不少。包括收音機殼、按鈕、收音機櫃、底盤之類,我們香港都可以生產;而如今更是連電晶體都是本土生產,成本更具優勢。”

電晶體收音機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卻被日本人發揚光大,而香港也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香港電子產業起源於收音機,接下來,我相信香港有更好的發展。”

他終究忍住說,美的電器該成立個研發部,研究磁帶、錄音機之類的。

說到底,香港此時的收音機主要是組裝性質,技術性不高;更重要的是,賺取的利潤也不高。

如果投入大量的研發,未必玩得過日本,還有就是人才及產業鏈的劣勢。

當然,等時機成熟,隨身聽還是需要研發的,距離前世隨身聽出現時間,還有十七八年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