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伊始。
位於將軍澳的榮昌重工業基地,來了一位年輕人,他找到靠近碼頭的一間工廠——榮昌遊艇。
“劉經理,陳文愷向你報導!”
榮昌遊艇的總經理劉招憲,高興的說道:“文愷,你這個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來我們榮昌遊艇製造廠,我們可謂如虎添翼啊!”
陳文愷連忙說道:“劉經理,我是來實習的,空有在學校的理論,沒有一點工作經驗。更何況,我的專業也非機械,所以你就不要高抬我了。”
劉招憲笑道:“我相信你可以!你就擔任我的助理,我們現在正是用人之際。”
“好,劉經理!”
隨後,陳文愷走馬上任,劉招憲也帶著他考察了榮昌遊艇造船廠。
“得益於香港的造船行業基礎不錯,再加上我們引進了美國的一些遊艇技術,目前我們已經能造出這樣的遊艇。只是不知道,市場是否接受,我們最近的目標就是銷售這些。”
“我在美國對遊艇行業有過一點考察,再觀我們的遊艇,我覺得挺適合在亞洲銷售的。”
“好,有信心是好事。”
香港的造船業歷史悠久,早在1843年,香港就成功建造了第一艘小汽輪‘天朝’號。然後,真正的造船業發展是在二戰後。
由於東南亞各地的船務和船廠因為戰爭破壞而多未恢復,來港訂購和修理的船隻絡繹不絕,這為香港的造船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截止1958年底,香港全行業投資約6000萬港幣用於造船業,佔香港工業投資的3%。包括太古船廠、黃埔船塢、太平島(美資)等船廠,另外也有一些華資造船廠,例如中華造船廠。
英資美資的造船廠數量少,但投資大;華資造船廠數量大,投資小,也不容小覷。
事實上,榮昌遊艇廠甚至不是香港第一家生產遊艇的工廠,在這一時期,香港不僅生產貨輪和漁船,也生產木製的遊艇。
哪怕此時的榮昌遊艇廠,也是採用航海膠合板。
.......
第二天,陳光良也來到將軍澳的榮昌有停車,他親自測試了榮昌遊艇。
前世,香港遊艇在七十年代起步,發展的很不錯;到了八十年代,甚至達到世界的一流先進水平。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玻璃鋼、發動機這些是採購進口的。但不管怎麼說,香港生產遊艇是非常優秀的一個地區。
這一世,香港不僅要發展遊艇行業,也要爭取發展成尖端技術的水平,這是陳光良的想法。
在榮昌遊艇上,陳光良駕駛著航海膠合板材料生產的遊艇,在海上測試起來。他自身也是個好玩的人,駕駛遊艇自然不在話下。
測試一番後,陳光良滿意的說道:“能在兩年時間不到,我們能生產這樣的遊艇,大家還是做了真功夫的。”
劉招憲連忙說道:“除了大家有在努力,也有公司引進海外的遊艇技術,以及長江工業集團的鼎力支援,才有今天小小的成就。接下來,我們打算將這批遊艇,在亞洲進行銷售。”
“好,我們的優勢當然是價格,歐美也得試試嘛!”
“是的”
隨後,陳光良走上岸,並在榮昌遊艇召開了管理層會議,裡面還有幾位外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出席會議的還有榮昌重工的總經理孫德和,及相關技術人員。
當然,剛剛上任第二天的陳文愷,也作為記錄員在一旁聽。
“各位,遊艇是一個非常具備前景的產業,但高階遊艇技術依舊把握在美國、瑞典、義大利這些地方。不過我們香港也不是沒有優勢,當然就是廉價勞動力,以及也還不錯的造船底子。”
此次榮昌遊艇成立,從太古挖了一些造船技術人員,在研發成本也是下了本錢的。
榮昌集團總經理孫德和,說道:“目前來說,榮昌遊艇才剛剛起步,當然世界遊艇業也才剛剛起步不久。”
他是冶煉專家,但這些年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管理者。
劉招憲也說道:“所以我們是有很大的機會,只要我們在這方面深耕!”
大家的信心不錯。
看來,跟著陳光良久了,做事的風格都是一樣——有信心。
不過陳光良很冷靜,他不甘心香港的遊艇學前世的七八十年代發展,最多也就是提前十年時間。他想要的是成為世界一流的遊艇品牌。
所以,他隨後說道:“這樣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創新!”
眾人精神一震,想起長江工業集團的今天,他們一下子期待起來。
而陳文愷第一次感受到父親在這方面的權威,以及感染力。屬下們沒有提出質疑,也沒有覺得困難的聲音。
陳光良繼續說道:“我覺得,如果遊艇採取玻璃鋼技術,不僅艇身的曲線更好,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雙層遊艇,一下子擴大了遊艇的使用面積。所謂的雙層遊艇,我把他命名‘飛橋系統’.....飛橋甲板功能及設施以休閒娛樂為主,室外太陽墊、用餐區、戶外吧檯和燒烤臺一應俱全。對於歐美的遊艇玩家,甲板是舉行海上戶外派對、餐會的最佳之選,在嘻哈與搖滾樂中享受海風拂面,自由放縱;偶爾也駕艇狂飆,在速度和激情中叱吒藍海,暢快淋漓。有的飛橋甲板層還會配有另外一副露天駕駛臺,駕航的視野開闊,突破了一般遊艇只能在視野受限的室內駕駛艙中駕駛的傳統......”
他詳細的形容未來遊艇的發展,這裡面確實設計很多的專利和技術。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這一下子就搞出兩個想法來。
孫德和隨即說道:“玻璃鋼技術,只有美國擁有,我們倒是可以進口這方面的材料。而‘飛橋系統’屬於很大的創新,一旦成功,世界遊艇的格局因此改變,這也是我們專利。”
劉招憲說道:“不錯。一旦我們研發成功,那勢必也會躋身世界一流的遊艇品牌,出口歐美不在話下。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研發人員和經費。”
這錢還沒有開始賺,又得投入大筆的資金,這在其它的公司不可能,歐美的公司也不可能;但對於陳光良來說,目標是正確的,前景是美好的,資金是大大有的,自然不會錯過機會。
“這些都不是問題!這個專案,列為長江工業集團的重點專案,資源會向這裡傾向,資金也不是問題。同樣,我們也可以引進歐美的技術專家,加強這發麵的研發能力。”
“好的”
一時間,大家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努力奮鬥起來。
散會後,陳光良叮囑陳文愷一句:“好好工作”
陳文愷挺直腰桿,說道:“是,董事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