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窩打老道。
陳文傑帶著舅舅嚴祖和,來到一幅地盤上,說道:“舅舅,這幅地盤6萬多平方尺,可建4幢住宅樓,差不多800多個住宅單元.....現在業主開價1300萬港幣。怎麼樣,我們兩家合和,各佔50%股權?”
嚴祖和有些難為情的說道:“文傑,我這裡就籌齊600萬港幣,其中500萬還是借你媽媽的錢,哪能做這麼大一個專案?這個專案加起來的投資,穩穩超過2000萬港幣了!”
目前,香港地產的情況是:地皮費:建築費=2:1,當然,這是一個大概的水平。
陳文傑笑道:“舅舅有所不知,我們無需一次性全部支付業主的資金;可以約定一年付清,到時候,這個地盤都已經銷售出去,自然不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
嚴祖和自然也知道有這種玩法,在1957年前,甚至有的僅需要支付10分之1的地皮費,然後地產公司快速透過售樓花回籠資金。
但到了1957年後,港府先是出臺政策限制‘售樓花’,其次律師行、銀行等也開始限制資金的撥付。當然,地產暴跌後,就連地皮業主也謹慎的簽署買賣合約,支付比例大大的提高。
但嚴祖和也明白,不管任何限制,對長實集團這個巨無霸來說,都是不存在的;長實不僅實力強大,就是背靠平安銀行及陳氏財團,也是信譽卓越的存在。
“好,有長實做靠山,自然不存在那些問題。這次,你們幫我實在太多了!”
陳文傑說道:“舅舅,你和媽咪畢竟是一母同胞,她看到你這個樣子,自然也是不忍心的。只是希望你經過這一次的‘失誤’後,能穩打穩紮。”
他先是將功勞推給母親,然後又點出舅舅這次失敗的原因,當然很是委宛。
“你說的對,是我太冒失!”
陳文傑說道:“我父親常說一句話,只要負債率不超過三成,便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不管是投資地產,還是股票,從長期的目的來看,他都是賺錢的,而且一定是可以跑贏通脹的。”
嚴祖和感嘆的說道:“你父親這些話,其實是說給你們聽的,當然對我們也是受用無窮。”
實際上,此次嚴氏是因禍得福,資產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上升很多。
另外一方面,上一次沒有陳光良家族的救助,嚴氏也不至於破產,只是會資產損失而已。
陳文傑點點頭,他自然明白這一點。
雙方確定後,很快將這個地盤買下,並準備投入開發。
目前香港已經規定,在新樓交付9個月前,才能允許出售樓花;亦或者,這家公司的淨資產達到一定的數額。
就算如此,市民也不會相信連樓都沒有開始建的地盤,所以地產商都是先開工到一定程度,然後開售時強調進度和交付日期。
........
時間匆匆,轉眼又是新的一年(1960)。
在1959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就突破75億港幣,人均2420元。(前世1964年人均才2538元,當時人口已經350萬)
更重要的是,現在一年本地生產總值的增在超過8億港幣,增速在10%左右。
進入六十年代,香港的經濟更加繁榮,預計GDP增長速度保持在10%。
元旦過後,陳光良自然優先巡視長江工業集團的各家公司,便能瞭解香港工業的情況,預估香港工業的發展趨勢。
例如在1958年,美國和香港之間實行棉織品貿易限制,香港為了儘量利用配額和提高回報率,香港製衣產業提高生產技術和質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香港輸美的成衣增加迅速,製衣業業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知名的成衣出口地之一。
在這種形勢下,新豐紡織早就做了調整,成衣產業擴大比值,超過紡織業;整個香港也是如此,成衣業出口,已經超過紡織業。
這意味著,香港輸出的產品,附加值更高,利潤也更高。
“老闆,目前我們建立的中高檔成衣生產線,不僅僅為自家的鱷魚恤品牌生產,包括美國、澳洲的品牌服裝,都有委託我們代工......”新豐紡織的總經理林建雲,很是自信的介紹起來。
新豐紡織的成衣產值,在五十年代後期,就已經超過紡織,是香港最早改變的紡織企業。
當然,成衣超過紡織業,不代表紡織業就沒落了,畢竟紡織和成衣,僱傭著香港近四成的工人。
陳光良拿起一件代工的服裝產品,仔細打量一番後,才說道:“嗯,產品不錯!”
他話鋒一轉,說道:“配額的事情,你一定要多上心,最起碼要港府做到公平。在這一點上,你的眼光不能侷限在新豐紡織內部上,而是一個長遠的眼光。”
從去年開始,港英政府在倫敦政府的壓力下,也主動限制香港產品輸出至共同市場。配額,是一個關鍵。
林建雲點點頭,說道:“我們初步的想法是,出口商和生產商各持有一半的配額,具體還需要和同行及港府進行交涉。”
“嗯,總之這個事很重要。”
“好的”
目前,童潤夫僅擔任新豐紡織集團的顧問,並在港府擔任行政局的議員,以及擔任香港紡織公會的主席。其在香港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
林建雲從成衣業務的總經理,一舉擔任整個新豐紡織集團的總經理,自然能力也是很不錯的;更重要的是,他是祖籍是粵省,早在1937年加入新豐紡織集團。
配額的事情,陳光良不是讓林建雲主要考慮新豐紡織集團,而是站在整個行業的角度出發;當然,新豐紡織也是會拿到自己該有的那部分份額。
隨後,陳光良還考察了‘鱷魚恤’的生產線。
目前鱷魚恤已經在香港、新加坡、臺島、吉隆坡開設門店,分別是五家、三家、三家、一家,總計12家門店。成長的速度很快,建立的品牌效應很成功。
事後,林建雲帶著兩名管理層,來到陳光良的辦公室。
“陳先生”
“嗯,坐,我們一起開個會!”
兩個管理層有些忐忑,因為他們很難有機會看到老闆,而今天還是在老闆的辦公室裡開會,不知道是什麼事情。
陳光良沒有過多的廢話,直接說道:“我讓林總經理介紹兩位擁有豐富的海外經驗,又膽大心細的管理層。是因為,我需要外派非洲一個團隊,不知道你們願不願前往。”
“非洲?”
“南非?”
新豐紡織在南非,確實有著出口業務。
“是尼日尼亞,也是英國的殖民地,不過在1954年已經高度自治,預計今年要獨立,但應該也是英聯邦國家。這是非常的一個大國,如果英國人離開,這個國家就有大量的外匯,但商品一定是非常缺乏的。具體資料,你們看一下,願意去的,就回復我;不願意去的,也無妨,我再派其他人。”
畢竟都是拖家帶口的,去非洲工作肯定是要深思熟慮的。
兩人紛紛看起資料來,這一看他們就入神了,這個尼日尼亞雖然是非洲國家,人口卻比英國還多,高達4000萬以上。
如果英國人離開,這個國家就會陷入一個‘商業真空’,大量的外匯被留下,但產品非常稀缺。
不消說,在這裡發展紡織業,勢必很有優勢。
當然缺點也有,那就是政Z環境不穩定,生活條件不會太好。
林建雲在一旁誘惑道:“你們只是中層的管理,香港晉升困難,如果願意帶隊去尼日尼亞,那就享受高層管理的待遇。與此同時,我們在尼日尼亞的業務,會給團隊一定的績效分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