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考公務員啊

第3章 拂過歲月的風

真不是母校華工不好,怎麼說也是985院校,實在是中大更有價效比。

華工是一所純理工科類院校,中大則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其中嶺南學院和醫學院部分專業的分數線,已經超過清北錄取線了。

“中大嶺南”甚至號稱和“北大光華”一個級別的商學院,mba培養過很多企業高管,它不僅在華南五省,在香港和國際社會上的認可度也是非常高。

可是緊接著,陳著就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我真的能上中大,換了學校和專業,以後我還要去考公嗎?或者更直接一點,哪怕維持原狀繼續上華工,還當不當公務員了?自己當年為什麼考公,就是碩士畢業後找了幾份工作都不是很滿意,在極度迷茫和懷疑的時候,恰好省考報名。

就和所有的畢業生一樣,只要找不到好工作,那就去考公試試看吧。

沒想到的是,最後居然順利考上了。

“當時但凡有份月薪1萬5的工作,我估計都不去省考了。”

陳著幽幽的想著。

體制內工作,有優勢也有弊端,主要看個人的定位和選擇。

優勢就是:

旱澇保收、有一定的社會認可度、孩子讀書或者親人住院的時候能夠找到一些關係······

如果是在五六線小城市,當個公務員其實幸福度蠻高的。

當然弊端也是存在的:工資不高勉強夠生活、加班嚴重並且沒有加班費、許多時候在圍牆內確實身不由己、職位越高壓力越大······

有時候上級領導無意間的一句話,都要輾轉反側在心裡揣摩很多遍。

現在意外重生,未來還要不要去考公?

陳著緊鎖眉頭,一圈一圈的轉著筆,直到圓珠筆不小心“啪”的一聲掉落地上,陳著也瞬間下定了決心。

“第一選擇肯定不是考公!”

這才是2007年啊,自己知道未來十幾年的社會發展趨勢,又在體制內浸淫這多年,處理問題的手腕和能力都毋庸置疑,何必要再去按部就班的熬資歷?

讀大學的時候,我就可以開始佈局做事了。

都重生了誰考公務員啊!在體制內如履薄冰謹慎了十幾年,難道現在還不能享受享受嗎?接著奏樂、接著舞.jpg其實哪怕是第二選擇,也不是考公務員,而是選調生。

“公務員”逢進必考是基本國策,選調生卻是可以透過在大學裡的表現予以加分的。

所以,陳著覺得可以在讀大學時,先打通當一名選調生的所有關節。

這其中就包括了院裡和學校裡的關係、人事處和學生處等重要部門的關係、甚至是學生會的關係等等。

這些對普通大學生來說,彷彿離自己生活很遠,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但是對陳處長來說,他是可以在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中找到切入點。

同時,自己也開始創業。

四年以後如果成為陳布斯了,那不好意思咱要去當企業家了;如果還是小打小鬧,沒關係我就去當選調生。

······陳著做了一個關於人生的重要決定,只可惜不能和好朋友黃柏涵分享一下,他乾脆化興奮為動力,一直埋頭做題。

數理化三門做完,又把上次月考的語文和英語卷子拿出來琢磨。

英語嘛,該不懂的地方還是不懂;

就是語文試卷,陳著看了一會,臉糾結得像包子似的。

比如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的下一句,中學生都知道是“百年多病獨登臺”,為什麼我當時能忘記了呢?還有《揚州慢》這首詞,作者明明是透過對昔日繁華揚州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戰爭破壞的哀愁和對和平的渴望。

我怎麼就覺得詞人是被揚州城內繁華熱鬧的景色所吸引,表達出一種愉悅之情的呢?最後是作文,真是離譜!這種離題八百里的文章居然會是我寫的?黃柏涵發現陳著一直盯著語文試卷,臉色陰晴不定,他側過頭來看了兩眼,然後拍了拍陳著肩膀安慰道:“別看過去的卷子了,過兩天就是一模,你最近語文複習多跟著我的節奏,我背什麼你背什麼,至少能幫你突破100分大關。”

黃柏涵數理化成績雖然不像陳著那麼突出,但是他語文和英語也沒有那麼差,各科之間比較平均,最後也考上了華工,只不過專業沒有陳著好。

陳著看了一眼普信的大黃,沒有說話。

很快就到了9點半晚自習下課的時間,陳著和黃柏涵都是走讀生,兩人不僅是同桌,也是吃飯的飯搭子,還是放學回家的路搭子。

陳著依稀記得,如果當年有一個人要請假,居然還得為另外一個人提前找好搭子:

——我今天中午請假,我幫你約好了,你等一下跟xxx去吃飯。

現在想起來,既沙雕又青澀。

此時放學後的校園裡,月色溶溶,星空點點,高中生們或者推著腳踏車,或者揹著書包,三三兩兩的走在林蔭道上。

他們時而高談闊論,時而低聲竊語,身上散發著蓬勃向上的氣息,笑容裡都是對未來的期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