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個身材頗為魁偉,但是西裝革履的青年人,來到香格里拉酒店找到方清風。
兩人交流一下後,方處又喊上陳著等人,分別搭上兩輛車,跟著對方來到元朗區的一家小院。
陳著能猜到這個青年的社團身份,所以除了剛開始的握手,他基本不和對方閒聊,而是觀察著這個小院。
外表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它後面硬生生凸出了一大塊,既像是倉庫又像是儲藏室。
小院不遠處則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還有匆匆溪流蜿蜒而過。
如果遇到突發情況,真是一片可以逃散藏身的好地方。
這個魁梧青年應該和院子裡的人很熟悉,他進去先吼了幾聲,很快出現一個穿著工衣的徒弟。
兩人嘻嘻哈哈的抽了半根菸,最後,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走出來。
大家都叫他“廖伯”。
青年看向陳著一夥人,嘴裡不斷介紹著。
等到廖伯衝著陳著招招手,魁梧青年才讓出位置,屌屌的說道:“都搞定啦,你們自己談吧!”
“廖伯你好。”
陳著笑著要握手。
廖伯舉了舉胳膊,示意手上沾著陶瓷,然後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說道:“你們是從國內哪裡來的?”
“廣東。”
陳著也沒撒謊,這也瞞不住,不過他好奇的問道:“聽口音,廖伯不是香港人吧。”
廖伯“切”了一聲:“香港人哪有會做這個的。”
“我可是正經的首都人兒,以前在故宮裡學手藝!”
說完,他“唰”的拉開一道厚厚的門簾,裡面打著像博物館一樣的昏暗冷光。
同樣也擺滿了,一排排像博物館一樣的文物。
從瓷瓶到銅鼎,從香爐到絹本畫。
唐朝的三彩馬與明朝的青花梅瓶比鄰而居,清代的琺琅懷錶和敦煌的經卷殘頁隨意丟棄,甚至還有商周時期的青銅面具。
像陳著和方清風都是見過世面的人,但也忍不住“我草”了一聲。
陳著湊近了欣賞,他對文物沒有精準的鑑賞能力,但是看上去的色澤度,真就一點不像是假的。
“你們還是懂些禮貌的。”
廖伯點點頭說道:“有些粗魯的客人,剛進來就要上手,這些撲街給再多錢我也不想搭理。”
這時,一個徒弟走過來,給陳著他們每個人發了手套。
陳著戴上手套,在廖伯的允許下,一會摸摸瓶,一會端端盤,準備拿起一個泛著青綠色的銅器時。
廖伯喊道:“那個就算啦,現在不許交易那個時代的東西了,假的也不行。”
陳著也不好奇,轉而說起自己的要求:“兩個市價300萬左右的古董,但是不要太大隻,三個市價100萬左右的小玩意。”
“市價300萬”那是古董的真正價格。
但是在這裡完全不需要。
廖伯找了兩個瓷器,據他描述,一個叫“乾隆粉彩八吉祥紋茶碗”,一個叫“元代霽藍釉梨形穿帶耳壺”。
這兩東西體積都不大,方便攜帶。
至於市價100萬左右的小玩意,無非就是羊脂玉、山水牌或者銀元寶了。
“這些多少錢?”
陳著問道。
廖伯拿起計算器,一邊按一邊說道:“你是向老闆那邊介紹過來的,所以我不收你太貴,五件一共9800港幣,而且你們放心,賣了的東西我們就當沒見過,在外都不會說的。”
“我自然相信廖伯,點錢!”
陳著爽快的對姜錦玉說道,同時暗中給萬旭林使了個眼色。
趁著姜錦玉點錢的時候,萬旭林賠著笑臉:“廖伯啊,我是有點擔心,這些東西應該沒那麼容易被識破吧。”
“說什麼呢!”
廖伯有些不高興了:“我這手藝不誇張的講,可比現在故宮裡那幾位都要厲害一點!只是當初家庭成分不好,這才不得不逃來香港。”
“你要是不信,那我不賣了!”
廖老頭可能也是個倔脾氣,居然生意都不做了。
“哎哎哎,廖伯算了……我朋友不懂事,亂說話,您別生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