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冬。
一場大雪很好的襯托了現在的氣氛,外經貿大樓裡腳步聲聲,人來人往,有人甚至一路小跑著去傳遞檔案,準備即將召開的會議。
陳奇一行人回來,連家都沒顧得上回,立即集結。大領導親自主持,會議室內鴉雀無聲,只有沙沙翻動資料的細響。陳奇看著一份清單,上寫:
女式絲綢服裝:2億美元;
橡膠和塑膠鞋:1.68億美元;
皮革箱包類:1.36億美元;
收音機和收放機類:1.36億美元;
珠寶……青島啤酒……
這便是美國的報復清單,涵蓋105種產品,總價值15.9億美元。乍一看15.9億並不高,但要知道現在是1991年,出口總額才多少?而這些商品全是主力軍。
一旦開戰,除了工廠、工人、原材料產地等受影響,對我國整個改革開放戰略和國際環境也會造成消極後果,我們為復關做出的種種努力也白費了。
“好了,開會!”
人員到齊,大領導敲敲桌子,進入會議狀態。主要議題,即分析貿易戰會對我們造成啥影響、美國究竟會不會開戰、下一步會有什麼動作等等。
在座的除了代表團,還有各方專家。
“不能忽略港臺地區!”
“他們對貿易戰的反應更加敏感。香港的股票狂跌,如果開打,會大大減少香港的轉口貿易。如今我們對美出口的紡織品和鞋類製品,多產於廣東、福建,這些企業大多是港臺商人投資建設。
臺商目前在內地投資的鞋廠約500家,佔出口40%。一群臺灣鞋商還成立了一個什麼‘聲援關注301法案緊急委員會’,準備進京闡述意見。”
“闡述意見……”
大領導輕哼一聲,意思是,難道我們願意開戰啊?還闡述意見!但又不能不考慮,香港和臺灣就像夾在兩個巨人之間的小孩子,有風吹草動就會被殃及。
大家各抒己見,女領導也做了發言。
意見非常一致:我們雖然擺出了架勢,但能不打,就不打。
輪到陳奇的時候,他沒講中國如何如何,反而說起美國來:“美國是個很奇葩的國家,表面統一,實則七零八碎,它更像一個多方面的利益綜合體,基於更大的利益目的而組成的國家形式。
能對美國政府施壓的物件太多了,比如那些零售商和進口商,服裝、鞋子、玩具這些東西關稅一漲,他們自己都受影響。美國行業協會的力量相當巨大,足可遊說政府。
再如我們的反報復清單,有一項是飛機。
中國是波音飛機的第三大市場,據我所知,波音公司剛在本土被法國空客奪去了100架飛機的訂單,正需要衝業績增長的時候,怎麼可能再封閉中國市場?
我的意思是,美國內部會有很多人反對貿易戰,包括老布什。
我們不想打,他們也不想打,我認為貿易戰是打不起來的。我還是那個觀點:中美只有到了拼刺刀的時候,才能談成事情,並且這種情況會長期保持,覆蓋之後的任何談判。”
陳奇說的頭頭是道,多虧了大金毛的貢獻。後世大金毛動不動就打貿易戰,新聞鋪天蓋地,想不瞭解都不行——嗯,沒人比我更懂貿易戰。
“我認為他們會馬上派代表過來,再裝模作樣的弄一個最後期限,讓雙方再度談判,以達成協議。”
“俗話說,找個臺階下!”
陳奇的發言讓現場響起一陣輕笑,大領導微微點頭,還是比較重視的。因為陳奇屢次判斷準確,已經體現了在辦實事之外的大局觀視野。
也證明了,組織上決定培養他是正確的。
…………
開完會,陳奇去醫院探望佟志光。
佟志光躺在病床上恢復的不錯,談論的也都是國家大事,笑道:“我就不參與智慧財產權的談判了,我會另組代表團進行市場準入的談判。”
美國不是發起第二次301調查了麼?調查我們對美國商品設定壁壘什麼的。佟志光就負責這個。
“可惜沒能並肩作戰到最後,我覺得咱倆配合挺默契的,等養好身體我請您吃滷煮。”陳奇惋惜。
“那得加倆火燒,不然不夠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