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奇上來就弄的鴉雀無聲。
大家都是上點年紀的老同志,從以前那個年代過來的,按照慣性思維第一反應就是:敵特!但敵特怎麼還盯上一個籍籍無名的青年導演了,就為了幫他參展?《媽媽》內容也沒啥違規的。
正當這般想著,陳奇又道:“我簡單說說這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它是面向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設立的,號稱是為了扶持亞非拉的電影事業,1983年謝晉去過,但他不是參賽,南特給他搞了一次回顧展。
張園是大陸第一個參賽的,拿了獎。據我所知,南特獎金比較豐厚,起碼能給張園10萬美金,足夠他拍攝第二部電影。
為何如此大方呢?因為南特與南方基金捆綁很深。
這個南方基金可有意思了……”
陳奇忽然笑了笑,介紹道:“當一個國家試圖征服另一個國家,它要完成兩種征服,一種是地理上的征服,一種是文化上的征服。
法國在搞殖民地的時候,提出‘文化同化’戰略,不斷向殖民地輸出意識形態。在當地建學校,教他們法語,創作各種文藝作品,鼓吹法國是先進文明,是帶領殖民地進步的,你們得好好學習法國文化,將來為偉大的法蘭西服務……
包括日本在侵略大陸、臺灣的時候,在某些地方也會搞這一套。
而南方基金,隸屬法國文化部和外交部,它以前是法國援助前殖民地文化事業的一個專案。後來形勢變化,不得不弱化殖民色彩,開始與南特電影節合作,號稱扶持亞非拉國家的電影事業。
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就是這麼個性質!”
“……”
再度鴉雀無聲,眾人大眼瞪小眼,真沒想到這回事。或者說,目前在國內也就陳奇清楚內幕。
“張園肯定在籌劃第二部電影,肯定比《媽媽》尺度更大。他一隻腳踏進了西方文藝界的圈子,第二部電影根本不用愁,海外資金會資助他,會主動幫他推薦,參加更多的西方影展。
那再進一步是什麼樣子?
西方資金直接介入,參與電影的選題、拍攝、發行,他們幫忙在海外發行宣傳,隨便給個獎,再一鼓吹,嚯!成名導了。
如今一批年輕導演畢業,他們的思想與老一輩不同,他們渴望混出頭,但在現行的體制下很難獲得獨立執導機會。張園起了個示範,拍地下電影、出海參展、拿獎獲得資助,如此迴圈。
這是一條新路子!
那西方喜歡看什麼?我在批《末代皇帝》的時候已經闡述過,他們就喜歡看中國那點黑暗面,喜歡看西方文明引領東方文明,喜歡看我們落後,喜歡看我們嚮往他們。
更需要警惕的是西方借題發揮,國內越禁止,他們越鼓吹,進而批判中國多麼封閉,沒自由沒人權,直至攻擊我們的政治體制。
這叫花點小錢辦大事,那些人會自動在國內分裂繁殖,生出越來越多的二鬼子。逐步滲透,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所謂的和平演變。
我一向認為,不要幻想與西方世界友愛團結,要以鬥爭為基礎進行合作!
而且文藝界是重災區,更要防範。”
“……”
這話有些人不愛聽,他們就是管理文藝界的,說的他們很無能,有人反駁道:“陳奇同志未免誇大其詞了吧?這只是你的個人判斷。”
“不是判斷,是事實。因為我就在幹這種事!”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