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港島瑰麗大酒店
凱莉,波爾特一行人在酒店一樓的咖啡廳裡,一邊喝咖啡一邊隨意地聊著,偶爾看一看窗外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前面提到過,這一支國際環保組織的隊伍,名叫“藍色希望”,是非盈利性質的,能量很大。
現在整個團隊基本上到齊了,他們今天就要去騰龍島上,按照計劃要去那邊做調查取樣活動,好好找一找騰龍島附近的環境問題。
波爾特說道:“凱莉,我們什麼時候走?接咱們的人還沒來?我一杯咖啡都喝完了,也太慢了。”
凱莉看了看時間,說道:“不要著急,還有人沒有到齊。”
“還有人沒到齊?還有誰?”
其他人也紛紛詢問。
凱莉有些無奈,這幫同夥真是一點兒專業精神都沒有,去一個地方只有她在查資料,讀電子郵件,他們只會跟著。
凱莉有點兒像是帶團出來的導遊。
波爾特這個傢伙倒是遇事兒挺積極,
“你們都沒有看電子郵件嗎?是從南越國過來的同僚。”
“……南越國?你是說雲麗陳?”
“是的,就是她,他們今天也會到,跟我們一起匯合去騰龍島,看時間的話,應該快到了。”
波爾特皺起了眉頭:“他們過來幹什麼?湊熱鬧嗎?有咱們不就行了嗎?”
凱莉說:“他們基本上都在南越國,離這裡很近,理論上比咱們要關心這裡的生態環境,他們想過來一起看一看也很正常。”
博爾特嗤之以鼻,其實他有點兒看不上南越國人,或者說是亞太人都不在他的眼裡。
不過既然大家都是國際環保組織的成員,也就是同僚,多少也得給點兒面子,表面上也就不說什麼了。
所謂同僚,並不一定是在一個環保組織裡。
比如說凱莉和波爾特等人,他們是在“藍色希望”,而劉陳雲麗是在“綠境”組織。
綠境的註冊地是在燈塔國,獲得的資源其實比“藍色希望”還要更多一些。
當然,一個非國際組織究竟獲得多少資源和財力支援,取決於組織有多會搞事情。
這個組織取得成績有多大?影響力有多大?
他們這些國際組織鬧騰的越歡騰,收到的支援也會越大,這已經成為了國際共識。
所以這些組織每年都會整出很多活兒來,有些聽起來很奇葩,非常離譜,搞出大新聞,鬧得藍星天翻地覆,那樣更好,其實就是他們所需要的影響力。
只要幹完這些事情,資金流水會嘩嘩地往他們這些組織中流入,組織從上面的幹事,到底層的小成員分都分不完。
華夏古人早就看穿了一切: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搞公益組織同樣如此,甚至與錢繫結的程度會更深,所謂的非盈利,只是他們不會賺錢而已,有資金供養著就行了。
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閒得沒事兒乾的人。
當然,也有一些人例外,比如凱莉,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凱莉家境非常好,父親是跨國公司的老闆,她就算躺著也有錢砸過來,但是她卻選擇加入國際環保組織,四處奔波,甚至還幫著組織拉贊助,盡心盡力。
至於其他人是不是真心要為環保出一份力,凱莉並不在乎,她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從這方面來講,凱莉的格局相當大,確實是為了理想獻身的那類人。
就在這時,有幾個人走了過來,其中一個正是陳雲麗。
前面提到過,陳雲麗是南越國人,經常來港島,對這邊相當熟悉。
陳雲麗不是一個人來的,還有兩個男的同行,長得很精瘦,他們同樣也是南越國人。
另外還有港府人的陪著,正是姚虹和趙逸彬。
兩人在港府的商務部門工作,日常經常會搞一些接待工作。
陳雲麗在港島還是挺有名頭的,有親戚在這邊,身份還不低,另外陳雲麗本身又是“綠境”的主要幹事,港府這邊當然不會怠慢,讓姚虹和趙逸彬也跟過來了,如果中途跟騰龍島有什麼事情,兩人也可以在其中協調處理。
當然,兩人也知道,這活兒可不好乾,弄不好是兩邊不討好,裡外不是人,純純就得捱罵。
可是沒辦法,誰讓這活兒交到他們頭上了呢。
此時,雙方已經見面了,不過只是簡單的寒暄。
陳雲麗等人跟凱莉這一波都認識,有時候去參加會議和活動,但其實交流的並不多,說白了就是不太熟。
姚虹和趙逸彬則在旁邊有些緊張,時不時地交流幾句。
趙逸彬說:“這兩夥人湊在一起,沒什麼好事兒吧?”
姚虹嘆了口氣:“我哪兒知道,我也是第一次接待這樣的人,也許沒有咱們想象得那麼嚴重。”
“希望吧,對了,騰龍島那邊的老闆是不是那個胡江山?”
姚虹點點頭:“對,就是他。”
趙逸彬露出了苦笑:“胡江山可不是個善茬,到時候不會跟這些人吵起來吧?不對,胡江山那樣的公子哥兒沒準會動手。”
姚虹腦海中出現了胡江山那張俊逸的臉。
她搖了搖頭,表示那可不一定,胡江山作為一個老闆應該沒那麼離譜。
在新加國,姚虹跟胡江山有交流的機會,還不止一回,對胡江山的印象很深刻。
而且胡江山給姚虹留下的可不是什麼壞印象,恰恰相反,印象非常好,感覺胡江山完全不像傳言的那樣,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相反。
姚虹也覺得很吃驚,沒想到傳說中非常誇張的公子哥兒居然可以跟“完美”沾上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