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853章 與教育部門的深度合作

【上一張被遮蔽了,容我改改】

到了下午,楊、包二人便分開了,他們各自有自己的事情;

楊文東則是被邀請到了燕京西城區大木倉衚衕37號,也就是教育部的辦公位置,多位領導也接見了楊文東,進行了很多官面上的談話;

2點鐘的時候,眾人來到了會議室,此刻燕京的天氣也很涼爽,窗戶一開,屋外各種清脆的鳥聲,也很入耳。

“楊先生,我們想就您之前提出的大學捐贈的事情,與您做一個協談。”一名中年男子說道。

楊文東答應道:“好,有什麼問題,儘管提。”

在此之前,香港那邊就已經派人來內地與教育部門進行協商了,而到了今天,楊文東來這裡,自然也就是一些下面無法決定、或者爭議較大的事情,由他這個老闆來協商。

昨天去機場接機的林局長道:“楊先生,這選址在什麼地方,可否先確定下來?”

“那你們建議在哪?”楊文東反問道。

林局長回道:“我們優先建議的自然是在燕京,其二就是在上滬,這兩個地方本身就有著大量人口,您的大學也是主攻電子產業,那學生畢業之後,也方便就地尋找工作。”

“地址方面先不談。”楊文東又問道:“我記得我們的要求是,這個大學畢業之後,是要去我旗下的榮耀公司來上班吧?”

再有兩個月,改開的四大特區就要成立了,只要拖到那個時候,自己再提出放在深海就行了;

其實如果不是知曉未來,那自己的大學,的確放在燕京、上滬是最合適的,畢竟這裡是內地人才聚集之處,也適合自己招攬人才的目的.當然,還是得與內地先分配好人才調配。

原先歷史上,李嘉成與包玉岡捐贈學校,是不在乎學生最終去處的,他們不需要,但自己可不是不一樣的,他還指望著內地的靴子能夠成為他集團未來的新鮮血液呢,特別是如今香港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金融及地產的情況下

“這楊先生,這大學也是為了給國家挑選人才的,如果去了香港,那豈不是給他人做嫁衣了?”林局長為難說道。

楊文東反問:“香港怎麼算他人?香港的經濟發展了,不也能夠帶動國內嗎?不然我們今天也不需要在這裡討論了,對吧?”

“.”林局長等人可不敢在香港問題上多發表看法,於是又道:“楊先生,您說的沒錯,可是您也不能強迫所有人都去香港吧?”

楊文東立刻笑道:“那也行,咱們就按照自願原則,如何?”

雖然這個時代的工人地位很高,但對比能夠去海外,想都不用想,那群學生會怎麼選擇。

林局長等人臉色一變,自然知道這樣也是不可行的,於是道:“楊先生,我們還是定一個比例的,一定比例的人留在國內,一定比例的,去香港如何?”

“可以,比例多少可以慢慢商量,但如何判定誰去香港誰不去呢?”楊文東反問道:“總不能有的人想去香港,被強行留下來,還有人不想去又被調去了,這樣也不合適吧?

不如還是按照自願原則,讓學生們自己選擇,然後我們之間按照比例,確定哪些人去香港,哪些人留在內地,怎麼樣?”

“這樣也不行,我覺得,還是得讓學校來安排。”林局長堅持說道;

開什麼玩笑,要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那最尖端的人才全去香港了,不用想的;

要知道,從78年第一公派留學之後,不知道多少人擠破頭都想去留學、出海,香港雖然也是國內的,可還是不一樣的,且粵東省那邊的人,可是最知道差距的。

楊文東則道:“那就又涉及校董了,這方面,我知道你們也不肯讓步。”

“楊先生,不是我們不肯讓步,而是我們國內學校就沒這種機構。”林局長連忙道:“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可以給您安排一個副校長的職位,監管財務方面,如何?”

“這樣的話,也行。”楊文東點點頭,道:“那師資力量呢,你們能給到什麼樣的水平?”

硬體做的再好,也得有軟體才行,師資力量就只能委託內地一方了,自己這邊或許也可以請幾個海外教授,但不可能大批次。

林局長道:“這一點楊生您放心,我們會按照地方重點大學的要求來置辦師資力量,但也得看最終學校在哪,比如在燕京的話,那就是從燕京各個大學裡調人,上滬同理,其他地方也是一樣。”

“嗯,行。”楊文東點點頭,道:“那看來我們最大的爭議,還是這學生安排了。”

211、985學校是90年代之後出現的概念,在這之前,大學就是分為國家重點大學、部委直屬院校、省級地方直屬重點大學來分級的;

自己的新大學,能夠按照地方重點大學來置辦已經不錯了,類似以後的985/211,,他也不指望國家會按照清北的等級,那是做夢了。

當然,如果自己外匯開道,加上出國深造的吸引,那可能還是可以搶到清北的高材生的.畢竟,這個時代的清北,也沒有足夠的資源送人出去留學,更別說能夠去海外賺取外匯的工作了。

林局長道:“對的,我們國內其實也希望能夠重點發展電子技術,您能夠來投資院校,我們很樂意,只是這人才方面,我們也得有一些留下來才行。”

楊文東點點頭道:“你們的想法我理解,但我這邊,也是有需求的,看來今天,還是確定不了啊。”

接下來的下午,眾人又協商了很多其他事宜,一些小層面的事情,楊文東也都確定下來,但大學選址以及人才分配方面,卻始終談不好。

到了4點多,眾人準備結束了,雖然沒有完全談妥,但也算是有大進步了。

就在眾人離開的時候,一名之前會議上幾乎沒有說過話的中年男子來到楊文東的身邊,道:“楊先生,可否單獨聊聊,關於人才分配的問題,我有一個好方法。”

“錢局長,有什麼建議,不能跟大家一起說?”林局長頓時有些不滿了。

錢局長笑道:“我這個方法,還真的只能與楊生單獨談談,林局長,我也是為了你們好,相信我。”

林局長看了一眼楊文東,楊文東點頭道:“行,我們單獨談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