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當初拍尹志平的時候怎麼沒看出來,他在人群之中存在感這麼強烈。也許當初是自己沒有注意到?
這個存在感。
就是當主角的胚子。
其實張記中也不是沒什麼私心在裡面的,對於角色的選擇,權重就並不是完全在演員本身的演技之類的能力上,也看他的一些戲外的東西。
張記中絲毫不否認自己喜歡李軒這個演員的私心,但內心更大的權重還是在作品成績上。
一部作品想要出成績,質量和宣發缺一不可,像《俠客行》張鬍子就覺得質量強於《少年張三丰》,但同一時間播放,成績卻天差地別,叫好不叫座。
噱頭最有利於宣發。
北電狀元就是一個很好的噱頭。
北電狀元慕容復,光是通稿就能寫一波.也就是說,就算李軒的表現比修清更‘下位’,也有可能會選擇李軒——有天然的炒作素材,我張鬍子,就喜歡炒炒。
這一點他和賴清水就不謀而合,只是賴清水想的就更無情一些,賴清水想的是,北電狀元來給我蘇友朋當“丑角”,這標題也是妙的緊,又能賣人情給大佬宋文善也就是小虎隊的東家。
不過娛樂圈本身就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事情,你利用我,我利用你,張記中也覺得宋青書這個角色其實算不得太好,但對於李軒來說,能夠演一個三線醜配,已經是超出他的咖位很多了。
你只是個還沒入學的北電學生,就是北電中戲的大三大四,如果不是資源咖的話,也得從四線開始爬起。
起點是已經很高了。
“看來北電錶演系狀元這個頭銜,就給我帶來了很多好處啊。”
他的定位就和宋青書類似,角色咖位,定位,人設都很類似,畢竟都是金庸手下出來的角色,有點定位上的相似之處也正常。
都是資源優渥的貴公子,都是主角的墊腳石。
非要說慕容複比宋青書更多戲的地方,大概就在於天龍有三個主角,宋青書只需要墊給張無忌,慕容復就得墊給喬峰,段譽,虛竹三人。
也就是說在古裝這一片,自己有了一個三線配角和一個二線配角,定位都類似。
然而慕容復卻需要四個演技槽,要複雜得多。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生,雖然金庸給予他們的定位就相似,但他們卻終究是不一樣的個體。
至少,李軒覺得。
角色與血色之間,就算相似,也有不一樣的構成血肉。
當劇組開始運作起來的時候,各種各樣的雜音都隨之變少,包括來文明觀北電狀元郎的.頭銜只是一時獵奇,拍戲的重心還是搞得懂是誰的。
張無忌和他的後宮們的故事。
此時蘇友朋也來找到李軒搭話,兩人也算是第二次合作了,第一次在少年張三丰的時候,兩人就打過交道。
其實蘇友朋就更瞭解李軒的實力,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將用來過審的普通話版本,變成了能看的版本。
而張衛建對他的評價也是頗高,和他對戲的時候,那種奇妙的感覺就讓人慾罷不能。
可惜的是張無忌和宋青書就沒太多的交道打。
可憐可悲的宋青書,就連當丑角和舔狗都是單方面的無能狂怒,人家張無忌的主要反派就不是他。
人家格局大的很,是整個中原武林,是整個偽元政權,也算是貼合了金庸的主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蘇友朋也就來和李軒聊了一下,以前輩的姿態來指導了一波李軒演戲的要素,還是說了不少乾貨的讓李軒有一種看倭國小電影的感覺,裡面的人際關係都是這樣前輩後輩的。
倒也不是說蘇友朋怎麼了,只能說灣灣這個地方受小鬼島的影響還蠻大的,小虎隊就是對標傑尼斯玩偶像搞出來的,有這種習慣也是正常。
算是一種前輩對後輩的關心,也算是一種宣示主權。
在這倚天屠龍記的劇組,我張無忌才是一番。
你再怎麼樣是內地的北電狀元,也只是還沒去入學的三線配角,而我是憑藉五阿哥早已出名的明星。
非要說和宋青書對戲比較多的人,大概也就是周芷若了,此時這名前期的白蓮花,後期的女魔頭,就這麼怯生生的站在李軒的面前。
未來的花旦,國民老婆高媛媛,此時就這麼怯生生的站在李軒的面前。
幹他媽的趙又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