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堆二三流報紙,引用微博訊息做頭版頭條,這在傳媒行業其實引起軒然大波。
相關報紙,遭到嚴厲警告!
隨即就是各種開會討論,迅速制定詳細法規:
第一,重大時政、外交新聞,必須採用官方通訊社的通稿,不得采用任何第三方資訊;
第二,一般國際事件(比如這次的華人集會),應極為謹慎的採用第三方資訊。而且在採用之前,必須透過官方口徑驗證(比如找當地大使館核實)。
第三,非敏感領域(如國外文旅等),可以採用第三方資訊,但必須標註“未經證實”。
其實以前就有類似規定,只不過沒講得那麼細,也沒有涉及微博這種網際網路工具。
北大新傳學院的教授,很快就跑來位元組跳動,想要了解此次事件的細節。
沒過幾天,新傳學院的副院長謝教授,就在給新媒體及網路傳播系的學生講課時說:“‘新媒體’這個詞,40多年前就有了。提出這個詞彙的人,是留聲機唱片和電子錄影的發明者p.戈爾德馬克。當時的新媒體是什麼呢?是電子錄影及相關運用……”
“現在的新媒體,幾年前特指入口網站。現在又有了變化,ugc模式使得普羅大眾也能生成新聞內容。尤其是這次的微博,讓新舊媒體形成了一次快速互動……當然,這是違規的……”
“對於新聞行業來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標誌事件,我們所有人都是新聞史的見證者……十年、二十年以後,新聞學的教材肯定會寫,報紙引用微博訊息做頭版頭條,象徵著網際網路新媒體進入一個新階段……”
正如謝教授所言,微博這次絕對創造了歷史。
此前雖然也有網路新媒體,但都需要記者去採訪,只不過是網站養的記者。這次卻是網友取代了記者職務,而且還跟傳統報紙形成聯動。
一大堆記者跑來開通微博,並且表現得異常活躍。他們想吸引更多粉絲關注,然後請粉絲以後多多提供新聞線索。
雖然規定國外新聞資訊不能隨便採用,但國內可以啊。頂多遇到敏感新聞時,記者再去實地調查一番。
現在,很多記者一有空就刷微博(簡訊),從五花八門的內容裡尋找新聞線索。
“我來宣佈一個訊息:上個月,海內網實現盈利了!”
陳貴良此言一出,全體員工都歡呼起來。
位元組跳動這幾個月,收支越來越趨近於平衡,最終由微博一腳踹開盈利之門。
微博是要收費的!
必須簡訊或彩信包月,才能收到微博內容。
至於“我愛中國”t恤的圖案,位元組跳動也做成了頭像、表情包。但全部免費使用,這玩意兒收費容易引起非議。
現在好多校內網、海內網使用者,都趕時髦採用“我愛中國”來做頭像。
還有懂美術、懂ps的網友,對圖案進行略微改動,二次設計得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陳貴良把常中祥叫來:“在美國那邊發預增,宣佈海內網實現盈利,看能不能拉一下股價。”
“我這就去做!”常中祥滿臉笑容。
位元組跳動的股價,居然沒跌到觸發回購協議的程度,甚至還有一些天數在小幅回升。
這著實讓陳貴良有些驚訝。
跌得最慘的是金融板塊,其次是房地產板塊,接著是工業板塊,接著是非必要消費板塊……再然後才是it板塊。
就拿5月份的第一週來說,蘋果、微軟、visa的股價紛紛上漲。谷歌的財報那麼糟糕,也只有小幅下跌。
金融股和房地產股太爛了,反而襯托得it股值得投資。
但陳貴良已經在做回購準備,並跟股東們開了遠洋會議。
位元組沒錢,當然是遊科出資。
這個操作起來很複雜,稍不注意就要違規。
具體就是位元組啟動增資擴股計劃,確定增發價格、數量及資金用途,遊科以現金認購位元組新發股票。位元組再拿著這些錢去市場回購。
這會稀釋原有股東的股權,但現在的情況沒誰在乎股權,大家都只在乎手裡股票的價值。所有股東一致同意增資擴股。
……
五月初,北大校園熱鬧非凡。
因為110週年校慶。
五四那天,就連已經畢業敖彥莀、郭楓、董千秋等人,都想要請假跑回學校參加活動。
本來就在五一長假期間,說是請假,其實是不用加班而已。
陳貴良騎著腳踏車滿校園溜達,一路看到各種各樣的活動,各大學生社團都已行動起來。
“陳大俠!”
陳貴良扭頭一看,卻是高中老同學吳夢在路邊喊他。
陳貴良剎車騎過去:“你大四了還參加社團活動啊?”
吳夢說道:“本來在實習,回校改論文,順便參加校慶活動。”
“在哪兒實習呢?”陳貴良問。
吳夢說道:“商務印書館。”
陳貴良讚道:“牛逼!”
在陳貴良記憶中,吳夢好像出國了,最後在李家坡定居。
也不知道是哪年出國的。
吳夢說道:“在商務印書館實習很沒勁,你的公司還招不招人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