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將聶巧妹帶回縣裡後,眾人在飯店裡好好聚了一次餐,算是一頓真正的年夜飯。
第二天中午,唐大海就來到廠裡的大院堵人,表明立場“他不想離婚,但是可以分家。”
就差下跪賭咒了。
分家這件事情是唐大海主動提的,他們家裡鬧了一晚上,最終唐家老頭子唐山才點頭同意。
唐大海和聶巧妹算是自立門戶,唯一的代價就是花了幾百塊在家新建的紅磚房子分了出去。
二人雖然心疼,但也解開了束縛,從此自由。
唐大海這人雖然愚孝,但做事勤勞用心,而聶巧妹在廠裡三十六塊九毛錢的工資,再加上廠裡的小福利,一家三口不說大富大貴頓頓有肉,活得滋潤完全沒問題。
自此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
時間一晃,到了正月初六。
一大清早,程開顏騎著腳踏車跑路上轉悠去了,吃了幾根油條,喝了碗豆漿算是填飽了肚子。
隨後在街上轉悠起來,在報攤書店中駐足,一上午下來發現不少關於芳草的評論文章。
由於報攤攤主不準先看,程開顏只好花錢買,於是一上午下來花了不少錢,用來看了各地有影響力的報紙。
“哎~要是學校開學了就不用自己買報紙了,閱覽室裡有好多免費的報紙看,這下花了一兩塊!”
程開顏一邊心情激動的收起報紙,一邊心疼自己身上的錢。
不錯!
這些天就在人們歡度新年之際,《芳草》的影響力也逐步擴散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份來自江城的芳草雜誌,在除夕之際釋出的同名小說《芳草》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甚至是震驚。
一眾在傷痕文學中成長的新一代年輕人,在看到這篇小說後,為青春的熱血激動萬分,亦或是為其中人物的曲折命運所悲嘆。
釋出於正月初三的《中國青年報》上,一篇來自文學大家葉聖陶對《芳草》的評論記錄下了這部小說的成書經歷,很快許多知名報紙上也轉載了葉聖陶的評論。
這篇評論,很快就引起了知識青年們以及讀者們的注意。
尤其是那句:“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令人拍案叫絕,不僅完美詮釋了小說的主題,更加點破了所有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苦難,歸根結底還是來自時代來自社會環境。
更有一句“苦難不值得被歌頌!”,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座右銘。
許多文學作家,評論家以及文學愛好者在仔細閱讀完《芳草》之後,紛紛在各地報紙上撰寫評論。
從《長江日報》《光明日報》《湘江日報》《文藝報》再到《燕京日報》《天津日報》《南方日報》……都有評論湧現。
其中知名歷史作家,童話作家楊書案在《長江日報》中寫下評論文章《芳草可能打破了傷痕文學題材的桎梏,給當今文學帶來新的思路》,文章中他說:“傷痕文學在如今的中國文壇上掀起了一股強烈的情感共鳴和廣泛的社會反響,讀者們的心路歷程可以說是複雜而深刻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傷痕文學的缺點也慢慢暴露出來,政治色彩過強,侷限性太大藝術表現力不足,對人物的刻畫較為單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