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華娛

第1386章 定角一個;成片打回!

“由電影頻道發起並組織,經影視行業及全網歷時一個月時間共同評選,新一屆內地四小花旦已於今天上午正式揭曉;

四人分別是:張仔楓、文琪、張樰迎、關曉潼。而令絕大多數網友和觀眾無比期待與看好的趙金麥,此次頗為遺憾,未能躋身入列。”

“光線副總裁、知名製片人李小萍罕見點評此次四小花旦評選,直言結果:一半是專業,一半是人脈人情與公關,後者明顯佔比更重……”

“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四小花旦業內票選活動中,林楠影業亦有罕見參與;但僅僅只投出了兩票,二人分別是張仔楓和趙金麥。”

“拾月文化旗下,動畫大電影《白蛇緣起》首日票房表現理想,報收2628萬……”

……

2號上午,網上果不其然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撕逼和混戰,罵聲不斷。

有的人是為了自家偶像而進行謾罵和拉踩,有的是為了渾水摸魚而互相挑撥,只有最後一批人單純只是為了所謂的公平;

為什麼明顯更優秀的沒選上,而演技平平、顏值不突出、星光不咋樣的混子卻榜上有名,甚至還連續兩屆上榜?!

“其實從13年那一屆結束之後起,就真的沒有必要再搞什麼四小花旦了,因為後面的這些年輕女演員確實沒有多少真正的含金量和國民星光。

自從網際網路行業進場後,整個影視娛樂行業就都變成了流量的比拼,星光也被和流量畫上了等號。

但懂的都懂,純粹的流量,這東西是可以摻水和粉飾的,並且操作起來也十分簡單。”

“沒錯,就是流量。第一屆四小花旦的公開評選是在09年,第二屆是13年,這中間隔了整整4年;從間隔時間上來說,也恰到好處。

可自從14年網際網路行業進來後,評選間隔時間就開始不斷縮短,第三屆距離第二屆縮短到了3年,這次的第四屆更狠,距離上一屆只有兩年。

為什麼越來越頻繁了,說到底還不是流量鬧的,就是奔著收割流量來的!”林楠點著頭,接過了嶽軍的話茬。

“也就是說,這個原本很有公信力的業內評選遲早要被玩兒壞?”

“這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嗎,還需要疑惑?”劉藝菲頗為嫌棄地瞥了眼韓佳女。

“你要是閒得慌,就去幫他們餵馬吧,下午還有外景戲呢。我們接下來要說公司的正事了,你個外人在旁邊,有點不太合適吧?”林楠衝韓佳女擺擺手,佯裝著一本正經。

“哎呀,我嘴巴嚴得很,放心啦。再說了,咱們是什麼關係?你這樣說可就太扎心了。”小韓同學死乞白賴地搖頭,想聽“商業機密”。

林楠沒有再搭理韓佳女,視訊會議轉入正題:“也就是說,你們把具體的開機時間定在了4月上中旬?計劃在6月底前殺青,直接去賀歲檔?”

“這是我跟蔣總監商量過的。春節7天假期過後就公開立項,之後是兩個月的選角和籌備時間,年底公映最好。”嶽軍頷首道。

“嗯,沒問題,隨你們。”

“對了,鞏利姐那邊已經婉拒了林楠的邀請,因為她在4月中旬要進組陳可欣的電影《奪冠》。”劉藝菲適時地提醒嶽軍。

“明白了,選角的事情我和蔣總監會提前開始物色。”嶽軍聞言,頓時就認真了起來。沒有邀請到鞏利,屬實是太可惜了。

下一刻,不等林楠再開口,就見影片對面的嶽軍冷不防地拍了拍額頭,自嘲道:“差點忘記了,眼下不就有兩個合適的人選麼。

大女兒的角色要麼是張仔楓,要麼是趙金麥,您二位怎麼選?這會兒直接給我個準話,也省得我和蔣總監再去頭疼了,哈哈哈。”

……

董坪趕到張一謀工作室的時候,後者正在忙著畫《堅如磐石》的分鏡頭呢,張沫在一旁幫忙。

“張導,咱們那部《一秒鐘》的成片具體審到哪一步了?這一週內,柏林國際電影節可就要公佈入圍名單了!”

“才開始審。”

“什麼?不是11月中旬就送過去了麼,為什麼這會兒才開始審?”

“我也是今天上午去局裡打聽的時候才知道,11月和12月送審的電影成片全部都是壓到了今天才開始審的,說是執行新的審查標準。”

“新的標準?以前有標準嗎?”董坪一頓,下意識反問道。

張沫無語地搖了搖頭。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她也不知道以前到底有沒有標準,或者是動態的標準?

“不用急,還有一個半月呢,只要在電影節正式開幕前過審就行了。”張一謀風輕雲淡地說道。

三大電影節都有點映的強制要求,在點映前拿到公映許可即可。而這麼多年業內很多參賽的華語電影,也都是這麼趕時間趕過來的。

聽到張一謀這麼說,董坪也就放心了一些,但還是忍不住提醒,和顏悅色道:“如果有時間,張導也多關心一下咱們這部電影的稽核進度,畢竟您的面子在局裡可是相當管用的。”

“我懂你的意思,會的。”張一謀頷首笑了笑,無非就是催進度麼。

“那這次,就由我陪張導和小張導演走一趟柏林?”這時候,董坪自然而然地切換了話題,臉上堆著笑,意有所指。

上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時候,雖然他也在,但那會兒跟在張一謀身邊的是樂視的張召;而這次終於輪到他了,大導演的電影版權兜售,他也過過癮。

“那你可沒法在家裡過春節了,因為我們計劃在下個月10號前抵達柏林。而5號,就是春節。”張一謀忍俊不禁,是同意的態度。

“春節每年都在過,但歡喜的第一部三大沖獎片,我可不能錯過,哈哈……”

在董坪於張一謀工作室和父女二人說說笑笑的時候,電影局這邊一群人可就有點皺眉了。

雖然改換門庭到宣傳口子下面已經有8個月了,但被前任領導強勢“血洗”後的心理陰影可還在呢,即沒人敢在審查環節亂搞。

當然了,這樣也意味著在很多時候,面對一些大導演的電影時,所有人都變得更加謹慎和猶豫不決了。

“我現在最怕看到的就是這些大導演的電影,你完全不知道該給什麼力度。一個個踩起線來,完全不考慮其他衍生問題,眼裡只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電影!可要是真的給打回去了,搞不好這些大導演又從哪裡扯張虎皮過來……”

“哈哈哈,你這是在點名林導啊?!”

“其實還得感謝林導折騰的那幾次,要不然咱們也上不來。這間辦公室裡,指不定依舊是一群六十歲左右的‘老前輩’呢。”

“別聊這些了,咱們照章辦事就行了。”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性,笑呵呵地說道。

“照章辦事?那你來說說,薛曉璐導演的這部《吹哨人》該怎麼給意見,怎麼給批覆?按照新的規則,這片子可有點越線了!”

一句話反問出口,辦公室裡的說笑聲瞬間就消失得乾乾淨淨了。是啊,薛曉璐的電影,這位可是北電資深的教授,也是體制內的一員。

“咱們不好做批覆,那就請示領導的意見。凡事多問多請示,總沒壞處吧?”

有人冷不防地提了一句,語氣戲謔。得,又是一句話,再次讓辦公室內的氛圍活躍了起來。

因為大家都很清楚,這話完全沒毛病。雖然有“怠惰”和“甩鍋”的嫌疑,但總比卡在這裡強,且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不是麼。

“那這會兒就去找領導吧,把這部電影的敏感內容詳細彙報一下。切忌,不要有任何添油加醋的成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