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的時候,清晨晨跑結束,一大清早的,應禪溪便立馬跑到了時代天街這邊,跟寫字樓的主管簽訂了租賃合同,拿下了十樓的三百平辦公場地。
算上趙榮軍他們那邊的五十平米,總計三百五十平的面積。
考慮到趙榮軍他們這段時間還需要繼續辦公的需求,應禪溪便打算分兩個階段來裝修。
先把最簡單的辦公區域裝修好,然後再來安排直播間之類的特殊用途的空間設計和裝修。
考慮到重燃文化目前打算招聘的各個部門的人都比較少,所以應禪溪也就暫時打消了給每個部門都裝修一間辦公室的打算。
畢竟像是法務部,財務部這樣的部門,重燃文化目前的工作需求其實並不大,完全沒必要招很多人來製造人員冗餘。
每個部門兩到三個人,就已經非常足夠了。
除此之外,就是商務部、經紀人部以及行政部門。
需要的人數都不算多,像是經紀人部,原本應禪溪都不打算招人的,畢竟目前有小雯一個就已經足夠。
公司藝人目前總共就三個,一個顏竹笙,平時都沒什麼工作,近期最主要的就是抖音方面的業務。
還有一個阮琳和一個剛簽約沒多久,負責出演《開端》男主角的的藝人,這倆目前都歸小雯來管理。
前者平時還要上學,後續除了抖音相關的業務,也就《開端》正式開拍後,才需要小雯來帶。
所以現在小雯正兒八經需要管理的,其實就那位已經跟著從京兆市飛過來的男藝人了。
不過,在昨天跟李珞商量過後,確認要跟許盈歡趙榮軍簽署一份mcn的代理合同之後,應禪溪就意識到,光有小雯一個恐怕是不夠的。
尤其在李珞跟她隨口提了一嘴,他兩個室友最近貌似也在搗鼓拍影片的事情,應禪溪的思路便活泛起來。
一家文化娛樂產業的公司,僅僅只靠幾個藝人,顯然是不夠的。
倒不是說幾個藝人無法提供一整個公司的執行,而是說對於現在的李珞而言,如果一家公司的成本還不如它帶來的收益,那幹嘛不直接成立個人工作室呢?
畢竟按照應禪溪的設想,公司規劃的後續幾個部門,人員加起來得有十幾二十個人,就算每個人的工資都儘量控制在三千到八千之間,一年下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算上寫字樓的租金,日常業務的支出,以及各種報銷、稅費,一年的成本就得三四百萬了。
也就是說,在刨除李珞本人依靠寫網文和寫歌賺取的個人收益之後,重燃文化是否能夠在一年時間內,至少獲取五百萬以上的營收,實現基本的收支平衡,保持一定的盈利。
否則這公司開的就有點多餘了。
好在目前來說,情況還算不錯。
光是阮琳這邊的八百萬抖音合同,基本就已經可以覆蓋掉往後一整年的公司運營成本。
後續要是《開端》的成績也不錯的話,阮琳和那位叫做白黎煊的男藝人,後續的廣告價值都不會低。
不過想到這裡,又有一件事兒讓應禪溪比較苦惱了。
阮琳這邊還好說,畢竟還是大一學生,拍完《開端》之後,就回去好好上學即可。
後續如果《大乾巡夜司》的影視劇開拍,能夠安排一個不錯的位置的話,中間休息幾個月也無妨。
但白黎煊是已經大學畢業的了,人都已經跟著來玉航市了。
如今《開端》的人員都已經齊備,十二月份便會正式開工。
但等到拍攝結束之後,如果沒有新的劇可以拍攝,那白黎煊在《開端》上映之前,就基本沒有什麼事兒能做的了。
中午的時候。
應禪溪和李珞還有徐有漁一起在學校食堂吃了午飯,在飯桌上便提到了這個問題。
李珞聽到這話,頓時笑起來。
“這事兒你到時候聯絡一下汪導就好了。”李珞笑呵呵的說道,“他不是自己成立了一個導演工作室嗎?等《開端》拍完,他估計就會接一些其他劇本。”
“白黎煊本來就是他從京兆市那邊海選出來的人,算是熟悉,等拍完《開端》之後,用著也順手。”
“後續想要把他塞進汪導的劇組裡面,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他們導演之間也有小圈子,就算汪導的劇不適合白黎煊,自然也能推薦給其它導演。”
“等度過《開端》上映前的這段真空期,到《開端》上映之後,那就不是白黎煊去找劇組了,只能是人家求著他去拍戲。”
李珞一邊說,一邊夾菜吃,輕描淡寫的說了這麼一番話出來。
應禪溪聽過之後,便恍然大悟。
她上午思考這事兒的時候,光顧著想公司內部該如何規劃,都忘記公司之外的這部分人脈關係了。
“都怪老爸不爭氣啦。”應禪溪戳了戳米飯,小聲嘀咕道,“我其實也有想到華越影視那邊的,但老爸那邊最近兩年貌似完全就指著你的劇本吃飯,都沒其他新的電視劇要開拍了。”
李珞:“……這話你可別當著應叔的面說啊。”
“我又沒那麼笨。”應禪溪撇撇嘴,“只是覺得他們公司現在太沒用了,要不是你提供了質量很好的劇本,他們豈不是要喝西北風去?”
聽應禪溪這麼說,李珞也是摸著下巴思索起來。
說實話,上輩子沒有李珞在,華越影視的境況恐怕不會好到哪裡去。
畢竟在李珞的印象裡,上學期間爸媽都不怎麼跟他聊這種事情,但他大學畢業之後,倒是偶爾會在飯桌上提起應志誠的近況。
反正不是很好的樣子。
至少跟幾年前沒得比。
所以李珞猜測,如果這輩子沒有自己出手的話,應志誠估摸著就會按照上一世的脈絡,因為電視劇成績不佳,被人從總經理的位置上擼下來。
考慮到之前應志誠跟他提起過的,如今董事會里大股東和二股東之間的利益糾紛,李珞便猜了個七七八八。
電視劇成績不好,外加袁婉青復出的效果很差,兩項迭加之下,已經足夠讓應志誠擔責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