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人員,男女主角,如果有其他比較重要的男女配角,那麼他們也會一起走。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導演和女主角一起走,不過這樣的搭配比較少見,如果有,往往意味著導演和女主演的關係可能有些不一般。
而且剛才男主角才一個人進入了電影院裡,芭芭拉怎麼可能會排在男主角後面?
這不太合理!
迎賓主持拿著話筒,看著迎賓名單大聲說道,“接下來讓我們歡迎這部電影的女主角,也是目前最火熱的女明星芭芭拉女士,以及……”
他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接上了,“以及萬利影業的董事會名譽主席,電影協會的名譽主席,藍斯·懷特先生!”
禮賓車的門開了,大紅色的高跟鞋從裡面踩出來的那一刻,影迷們就開始瘋狂的尖叫,歡呼!
芭芭拉露出了迷人的微笑對著人們揮舞著手臂,這換來了影迷們更瘋狂的尖叫聲。
有時候芭芭拉也很難理解這些人,有的影迷太瘋狂了,瘋狂到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她之前就聽說在片場外有一些影迷會翻攝製組的垃圾,從裡面尋找一些可能是某個明星用過的道具之類的收藏起來。
聽起來就很噁心,要知道垃圾袋裡什麼都有。
之前還有人宣稱找到了歌劇皇后生理期用的染血的棉墊,並且還收藏了起來。
就這個東西,在影迷的交易市場上據說能賣好幾百塊!
這些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都發生在這,只能說聯邦人的精神狀態和他們一直標榜的自由一樣的……抽象,還有搞笑。
芭芭拉出來後,藍斯才從車裡出來,閃光燈閃爍得更瘋狂了。
雖然影迷們不知道藍斯是誰,也對剛才那一大串的頭銜並不是很感興趣,他們的焦點都在芭芭拉身上。
但是媒體的記者們知道藍斯是誰,以及瞭解他在電影行業中的地位。
能把這位大人物請出來,看得出這次他們對這部電影,的確非常的有信心。
芭芭拉挽著藍斯的胳膊走完了紅地毯,當一個人對自己在這個領域內的影響力,地位,有著絕對的自信時,他們就不會在紅地毯上逗留得太久。
很快藍斯和芭芭拉就來到了電影院中,這時一些人主動靠攏了過來,和藍斯打招呼,和他說上幾句話。
有些是藍斯認識的,有些是藍斯不認識的,但每個人都想要認識他。
電影協會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好,其中就離不開藍斯以及萬利影業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援,資金,影響力,甚至是排除競爭對手之類的。
他雖然很少參加,幾乎不參加電影協會的會議,但是他的影響力,是無人能及的。
能和他聊聊,混個臉熟,說不定未來就有什麼時候需要仰仗藍斯的面子。
藍斯和他們應付了一會之後,就在主持人的帶領下,來到了最前面的位置。
芭芭拉整個過程都在他的身邊,包括應酬這些人,她顯得遊刃有餘,非常輕鬆的搞定了這些應酬,這是她比帕特里夏強的地方。
如果換了帕特里夏,她可能會比較拘束,有些不適應。
她太簡單了,簡單的人適應不了這樣複雜的場合,這讓藍斯不由得回想起芭芭拉在車裡對他說的那些話。
“你走神了?”,燈光已經開始變暗,芭芭拉看著藍斯有些出神的看著某個方向,問了一句。
藍斯轉頭看向他,“在想其他事情。”
說著他的注意力就放在了電影上。
電影的內容其實還是非常簡單直白的,這個時期並沒有多少鬼才橫空出世,如果要用“境界”來形容此時的電影內容,那就是“山是山,水是水”,一切都表現在最淺顯的地方。
在這個受教育程度還不高的時候,把電影拍攝得太過於晦澀,沒有任何意義。
拿不到獎,也沒有票房,所以每一部電影都很直白。
愛就是愛,恨就是恨。
電影的核心主線就是戰爭,兩個,或者說更多因戰爭不得不分開的人,在戰爭和傷痛中不斷的前行。
有些人最後重逢了,但更多的人是最後沒有重逢。
這種悲傷敘事不是什麼大團圓結局,恰恰也就是這樣的缺憾,能夠給人一種更深刻的衝擊和記憶。
電影以暗色調為主,昏暗的戰壕裡,戰車,坦克,不斷的在上方疾馳而過。
爆炸掀起的泥土如雨下。
期間穿插著一些從戰場上拍攝回來的真實素材,在剪輯師精湛的技術下剪下的人們都分不清到底是電影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只能不斷的感慨,驚歎。
隨著主線的推進,曾經一起的年輕人們越來越少,並且每個人的身上都出現了傷殘。
當戰爭結束時,男主角站在了聯邦的國旗之下,用殘疾的手,對著數不清的墓碑敬了一禮。
他將自己懷中珍貴的那張相片,放在了女主角的墓碑前。
鏡頭最終給到了相片一個特寫,相片上二三十多人滿面笑容的站在一起,年輕的臉上全都是肆無忌憚的青春和笑容。
畫面稍稍晃動了一下,時間似乎穿越回了他們趕赴戰場之前,相片上的人們都動了起來,他們互相擁抱,互相問候,缺少了男主角一人。
他們向男主角揮舞手臂,每個人都向他說了一句告別的話。
每個人又重新“定”在那,最終變成了另外一張相片。
鏡頭拉回到男主角的身上,他轉身離開了這裡,只留下漫山遍野的墓碑,以及那面在風中不斷獵獵作響的國旗。
伴隨著演員劇組成員名單開始出現,電影院裡的燈光也開始明亮起來,藍斯扶著椅子的扶手站了起來,開始鼓掌。
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為這部電影鼓掌,他們從這部電影裡,看到了一些其他電影中看不到的東西。
殘酷的戰爭,帶來了更殘酷和現實的思考!
一部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