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浪龐大的業務矩陣拆開。
分成新浪新聞、新浪體育、搜房網、貼吧、汽車之家、新浪遊戲大廳、郵箱、部落格和微博在內的九個業務板塊。
新浪體育、郵箱和部落格都賣給了企鵝。
新浪遊戲大廳回老家,加入鴻蒙遊戲。
其它板塊都變成了鴻蒙旗下的一線業務,跟鴻蒙遊戲、一號店等並列。
這些業務雖然潛力不如它們大,但卻很關鍵。
尤其是新浪新聞、貼吧和微博。
在多年經營下,三個網站雖然盈利能力薄弱,甚至微博一直在賠錢。
但都能夠影響輿論。
尤其是新浪新聞,每天的日流量都能破億。
是國內最大的新聞聚合網站。
微博在徐良手裡,跟上一世不同。
雖然也透過娛樂化不斷獲取使用者,但並沒有過度娛樂化。
而且,這種自下而上的監督,公正客觀的態度,某種程度上也獲得了上面的好感。
不過,出乎他預料的是。
隨著微博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徐氏在各地的生意,麻煩少了很多。
倒是意外之喜。
至於貼吧,已經完全‘知乎’化了。
運營模式一模一樣,甚至排版也相似。
之所以如此,也是得到了他的授意。
不這麼改,貼吧的下場不會比‘天涯社群’好多少。
“徐總,新浪新聞、貼吧、微博,一直沒有上市計劃。”謝文提醒道。
“它們不需要上市,三家網站將成為集團的喉舌,話題度和流量是它們的根本,盈利不是。”
自從新浪退市後,三家網站的股權就全在鴻蒙手裡,他們的運營策略也不需要外界置喙。
謝文料到是這個結果,也沒再說什麼。
現在整個鴻蒙的現金流突破600億美元。
只是這些錢產生的投資收益,覆蓋三家網站的運營支出都綽綽有餘。
更別說三家網站本身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只是沒辦法完全覆蓋支出罷了。
“股權增持計劃進行到哪一步了?”徐良問道。
次債危機前逢高出售,危機發生後,鴻蒙系公司股權跌到谷底的時候再趁機增持。
一進一出。
鴻蒙賺的盆滿缽滿。
“目前金山公司已經按照您的要求增持到51%,耗費資金48.65億華夏幣。”
金山公司在國內a股上市。
巔峰的時候市值一度逼近400億華夏幣。
危機後,差點跌破160億華夏幣,市值跌去了一半多。
得益於鴻蒙的不斷增持,股價有所恢復,但市場的畏懼情緒仍然沒有消退。
目前市值一直在200億華夏幣左右。
“必應公司也恢復了51%的持股,耗費資金347.86億美元。”
毫無疑問,必應是鴻蒙系旗下五家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
巔峰時市值突破1600億美元,雷曼危機爆發前,一直在1300~1400億美元之間徘徊。
雷曼倒閉後,直接讓‘必應’的市值斬去了近四成。
鴻蒙的增持,讓‘必應’的市值漸漸恢復到了900億美元。
但比起巔峰期,明顯差了太多。
不過也不是‘必應’一家如此,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跌去了三四成的市值。
一進一出,鴻蒙起碼賺了140億美元的淨利潤。
“一號店和鴻蒙遊戲仍然在繼續增持,根據目前我們的增持速度,預計兩到三個月,才能完成70%的增持目標。”
徐良:“不著急,慢慢來就行。”
謝文頷首後,“您不看好‘必應’的發展前景?”
鴻蒙旗下六大上市公司。
一號店、必應、鴻蒙遊戲、新浪、金山公司、華夏數碼。
華夏數碼因為市值太低,沒有納入這次套現計劃。
新浪退市。
一號店和鴻蒙遊戲增持目標是70%。
必應和金山公司都是51%。
金山公司就算了,雖然也是一級業務部門,但重要性只能算二流。
必應不一樣。
這是整個鴻蒙旗下市值最高的公司。
也是鴻蒙的招牌。
作為公司coo,他不能不關心。
“老謝,時代不一樣了。
pc時代的時候,所有資訊都在網路上。
必應、google的網路爬蟲,可以輕易從各大網站中找到對應的搜尋資訊,並把它們納入自己的搜尋資料庫。
但移動時代改變了這一現狀。
智慧手機的桌面上是一個個app,省去了搜尋環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