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導演睚眥必報

第459章 我就吹個牛,咋都來群毆我了?

登上熱搜,影評人開始批評“陳默式營銷”助長行業浮躁風氣。

影評人協會的副會長周黎率先在《電影週刊》上發表署名文章《警惕“百億票房”背後的行業泡沫化陷阱》,文中犀利指出:

“陳默導演的‘百億預言’本質上是一場資本操盤的營銷賭博,用金融手段強行綁架電影藝術價值。

一部動畫電影連成片都沒公映,甚至根本不提電影主題,或者內容,就敢喊出‘百億票房’的口號,這根本不是對作品質量的信心,而是赤裸裸的資本遊戲——用誇張的數字噱頭吸引眼球,倒逼市場買單。

當‘票房預期’變成比電影本身更重要的營銷工具時,資本已經粗暴地篡奪了創作話語權,把電影工業變成了賭場裡的籌碼。”

知名影評人“毒舌電影”連夜製作專題影片,畫面中穿插著《哪吒1》50億票房慶功宴與陳默受訪片段對比:

“五年前《魔童降世》的成功靠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敘事革新,現在續集卻淪為‘我牛由吹不由實’的營銷狂歡。當餃子導演團隊在糾結申公豹法術特效時,資本市場已經在用arpu值給哪吒算卦——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

電影學者戴華在學術研討會上公開表態:

“某些人張口閉口‘百億票房’,把電影藝術硬生生搞成了數字賭博!《封神》劇組至少還知道老老實實搭實景、磨劇本,可陳默呢?電影還沒拍完,excel表格裡的‘票房元宇宙’已經編到小數點後兩位了!

這哪是在做電影?分明是搞金融詐騙——用ppt畫大餅,拿觀眾當韭菜割!當整個行業開始比誰吹的泡沫更大時,那些真正埋頭搞創作的人,反而成了笑話。

畢竟,吹牛誰都可以吹,百億,千億,萬億都可以吹,而電影並不是誰都可以做好的!”

不得不說,這波反陳默聯盟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很快的,社交媒體上,#反票房pua#話題迅速發酵,某資深製片人曬出光線傳媒和盛世影業等《哪吒2》投資方近三年財報截圖配文:

“《哪吒2》製作成本5億,宣發預算2億,按百億票房倒推,投資回報率高達1400%——請問這是拍電影還是搞傳銷?”

而這還只是個開始。

很快地徐老怪也開始發力。

徐老怪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劇組迅速跟進,直接召開了一場高調的技術釋出會,現場播放了未經特效處理的實拍武打鏡頭與4k120幀精修畫面的對比影片。

影片中,主演肖佔飾演的郭靖在草原上彎弓射鵰的鏡頭被逐幀拆解——

“這一箭從拉弦到離弦用了0.3秒,我們ng了47次才捕捉到箭羽震動的完美弧度。”

武術指導指著螢幕上定格的畫面強調:“現在某些動畫電影靠電腦合成個火焰特效就敢吹百億?武俠片的每一滴汗珠都得是真人真打!”

《射鵰》官微同步發博嘲諷:

“某些ppt動畫導演(配圖《哪吒2》海報被打上‘百億幻想’水印)先學會畫人體肌肉結構再做夢!我們徐老怪三十年前拍《新龍門客棧》時,某些人還在玩泥巴呢!#武俠不需要泡沫#”

話題下,68歲的武打明星趙文桌親自下場錄影片:

“當年我拍《黃飛鴻》被李連杰踢斷三根肋骨,現在年輕人卻覺得票房靠鍵盤敲出來?”

畫面切到他1993年《方世玉》的經典打鬥片段,“看看什麼叫拳拳到肉的真功夫!”

當晚微博熱搜榜被屠版:

#射鵰120幀打臉動畫特效#(爆)

#趙文桌怒斥票房泡沫#(熱)

#徐客說武俠片不需要ppt#(新)

很快的就有影評人跟上發文補刀:“當《射鵰》團隊在沙漠實拍三個月時,《哪吒2》正用‘百億’噱頭給股民畫餅——這波是降維打擊!”

配圖左邊是徐客在片場除錯攝像機,右邊是財經頻道新聞截圖,標題赫然寫著《光線傳媒市值三日暴漲近五十億》。

雖然陳默和萬達的關係不錯,但是畢竟,同行是冤家,而“百億預言”的確影響力太誇張了。

所以陳四成業開始行動起來。

在接受專訪的時候表示:“我從不預測票房,但《唐探》前三部全球票房累計破百億——注意,是實打實的成績,不是ppt預言。”

隨後聯合院線放出資料:“《哪吒2》熱搜第一,但《唐探4》預售票房多12%——觀眾用錢包投票最誠實。”

一時間,陳默的“百億預言”造成的影響,彷彿一下子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反派!

這下子光線的老王,和餃子導演都有些坐不住了。

雖然說同檔期電影的競爭是在所難免,可是他們也從來沒想過,以一己之力硬剛同檔期所有電影啊!

更不用說現在的輿論喧囂,幾乎把《哪吒之魔童鬧海》給按在了反派的角色上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