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遠盤算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同一時間,陸穿正躺在自家床上,哎呦哎呦的呻吟個不停。
老韓說他病了,高血壓。
陸穿年紀不算太大,這會兒還不到四十,理論上來說,頗有家資,又無遺傳病史,且乾的不是高危工作,不至於如此。
但和張遠接觸多了,高血壓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
就像曾經的聶元,和他一塊拍戲工作時就高血壓,分開後互不聯絡,血壓就正常了。
“來,川,吃藥。”秦蘭將熱水喝藥片拿到床邊,非常溫柔的遞給自己男友。
秦老姐是一位非常愛照顧人,挺願意付出的女子。
但她這人有一個問題。
付出,無論是精力,心力,或是財富都沒問題,她都豁得出去。
這就是戀愛腦,曾經好幾次因為男友而從劇組翹班,賠付違約金。
拍《南京南京》就是,陸穿一聲令下,她便退出了正在拍攝的《傷城之戀》劇組,賠了好幾百萬也要支援自己男友。
現在陸穿病了,也是她在照顧。
“一會兒我再給你準備些吃的,你先休息吧。”
說完便離開,去客廳坐著,心中也覺得煩悶。
不過同時也覺得這狀態挺好,她就是那種能從照顧他人這件事中獲得滿足感的主。
現在的陸穿的確需要照顧。
簡單來說,就像與阿里打完重量級拳王爭霸賽,被戲耍了一整場的福爾曼一樣,陸穿破防了。
福爾曼在和阿里交手後抑鬱了整整兩年,這是真事。
陸穿現在也差不多。
但讓陸大導鬱悶的“阿里”不止是張遠一人。
作為女友的秦蘭坐在沙發上,悄悄拿出膝上型電腦,偷偷檢視了韓韓的那篇博文。
她現在都有些懷疑,自己男友是不是真像大家說的那樣“有問題”了。
因為除了張遠和韓韓外,這幾天又有兩股勢力襲來。
首當其中的,是陸穿的自己人。
也就是他的畢業院校,北電的幾位老教授,對其電影提出了批評。
幸好只是私下,非公開,否則更難看。
任何一個團體,都不會是鐵板一塊。
哪怕在某些利益集團內,也會有正直的,仗義執言的人。
北電有些老人的覺悟還是挺高的。
看完了《南京南京》後,也覺得這片子對鬼子的刻畫有問題。
這幫老人可是從拍攝《大決戰》,《四渡赤水》那個年代過來的,紅的很。
自然看不慣陸穿這種描寫手段。
甚至有幾位老師批評他思想有問題。
陸大導沒想到,連老巢的人都反對自己。
這就很難受了。
就像在外工作,被老闆批,被同事擠兌,回家後爸媽還數落自己不夠努力。
類似這種委屈感。
委屈歸委屈,可還不至於讓他血壓這麼高。
因為陸大導非常自信且自負。
後世在一次易立競的採訪中,陸太君曾公開表示過。
自己這部戲,之所以這麼拍,就是為了國際化。
因為只拍鬼子壞,華夏人慘,那就是隻能給自己人看,外國人沒興趣。
他就是要拍給外國人看,尤其是拍給島國人看。
這話你咋一聽沒毛病,可越琢磨越不對勁。
這麼說來,國內的觀眾不重要,島國觀眾才重要嘍?
這也是陳詩人,陸穿這一批導演的問題,老考慮國際觀眾。
相較於他們後來的導演,無論郭凡,寧昊,吳驚,餃子,又或是陳思成,這一批導演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伺候國內觀眾。
先把國內伺候好了,再考慮國外的事。
包括遊戲科學也是,先把自己人伺候好了,才有資格談文化出海的事。
連自己人都說服不了,還侈談為國?
這就像東子說自己與傑克馬聊天,倆人一說什麼話題,傑克馬就總喜歡把自己的視野和境界抬到比你高的層次上,再來和你談話。
他一定要比你高一頭,用俯視的角度和你說話。
傑克馬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所以的高境界,高視野,其實就是不拿普通人,甚至不拿規則當回事。
陸穿也有這個問題,拍戲時所持的態度就是我的思想境界比你們更高,所以我不能用普通人的視角去講故事。
這就是一種非常標準且常見的,屬於“文化人”的傲慢。
可最大的問題也出在這裡。
陸大導想著,自己的片子要有國際視野,還得感動“敵人”,感化島國人。
讓島國人也知道,當年的事你們也是受害者,是軍國主義思想害了所有人……他就是這麼想的。
境界高啊。
彷彿在用一種高等生命的地外視角來觀察藐小的人類。
所以無論觀眾反對,教授反對,還是同行不屑,他都能挺住。
那是你們不懂!
你們羨慕嫉妒恨,境界沒到!
我是在為全人類歸納歷史錯誤,懂都不懂的。
然後,他的這種自我感動就遭到了一記暴擊。
島國文化廳,將陸穿列為了不受歡迎者。
這事是管唬傳出來的,因為他媽是中日國際交流基金的座上賓,還是島國藝術研究會的理事。
知道這事後就通知了陸穿。
這才有陸大導被徹底氣病一事。
雖然島國方面沒有公開大肆宣傳。
倒不是為了照顧陸穿的面子,而是大肆宣傳陸穿不受歡迎,不等於間接宣傳《南京南京》。
而島國文化廳將其列為不受歡迎者的理由也相當簡單。
我們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一事,這事在我們國內根本就不存在,你竟然拍電影“汙衊”我們!
這就是標準的兩頭不落好。
還感動鬼子?
還高階視野。
呸!
人家壓根就不認你。
張遠之前就和韓韓說過,怕的不是某些人收了島國錢,而是某些人都沒收錢,卻主動帶著骨頭去給人當狗。
結果就這樣,人家還不認你呢!
現在就成了國內觀眾,教授,國際觀眾都不認可,成了全方位被否定,讓陸大導破大防。
一根筋成兩頭堵了!
連目標物件鬼子都否定他,他怎能不破防。
也因此,作為女友的秦蘭都開始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其實陸大導從認知上就有根本問題。
他分析戰爭,卻只看戰爭,視野太窄了。
就像他影片中拍攝的那樣,當年的鬼子裡也並非人人都是變態。
那為何大家卻都會一致對外,瘋狂的信奉軍國主義呢?
島國著名作家松本清張的名著《砂之器》中描繪了一種島國習俗,名叫“村八分”。
在島國古代,將村莊中要進行的集體活動概括為十件事。
成人禮,結婚,生產,照顧病人,房屋改建,水災,每年的祭拜法事,旅行,埋葬屍體和滅火。
所謂的村八分,就是當一個人犯錯後,集體會剝奪他參與這十件事中的八種。
只餘下埋葬屍體和火災兩樣,其餘村民會與你產生交集。
這兩樣也是為了避免產生瘟疫和火災波及其餘房屋資產。
一個人被村八分後,便會被社會和集體徹底遺忘,是一種極其殘酷的社會性冷暴力。
在古代農村環境下,遭到集體排擠後,人類很難獨立生存。
真·社會性死亡。
這種習俗一直流傳,直到現在的島國社會都有其延伸產物,如校園和職場霸凌。
與棒國的“瘋批”式暴力霸凌不同,島國特別擅長冷暴力。
只要你不合群,眾人就會主動排擠,忽視,拒絕與你交流,讓你社會性死亡。
而所謂的不合群,可能是成績好,長得好看,家裡有錢,吃的比別人好……
任何原因都可以成為“村八分”的理由。
幾百年來,村八分的習俗,迫使島國人無腦尊崇上級指令,因為不尊崇,不合群,就會社死。
這本就是古代的一種統治手段。
而島國戰時的全民狂熱,也與這種早在軍國主義之前就誕生的習俗有深度淵源。
在軍隊裡,你不虐待俘虜,就是不合群。
不搞屠殺,就是不合群。
不相信帝國武運昌盛,能稱霸全球,就是不合群。
大家集體發癲的時候,你不癲,就是不合群。
而不合群的後果,就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所以鬼子會那樣,不只是軍國主義造成的。
或者說軍國主義是鬼子傳統文化下,在某個階段的必然產物!
所以要阻止鬼子復辟,讓戰爭不再到來,不止要讓其承認歷史錯誤,還得進行全面的文化清洗。
陸大導的問題是他以為自己很明白,甚至比全國人民都明白。
結果鬼子都不認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