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途:從一封徵兵信郵寄開始

第221章 緊急籌備,備戰青龍峽

高進這話還真沒錯,其他單位誰過來也不好使,別管旅長,師長。

誰敢申請物資的時候,把申請表填寫的天花亂墜?前幾年那個師長不也是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然後自己掏錢給排裡買鞋子嘛?只不過高進這話,陳默聽見了也只當聽不懂。

畢竟,他就一箇中尉,憑啥要知道上面首長的脾氣?

有些時候,不知道就是護身符,而級別低,同樣是護身符。

但凡陳默今天肩膀上掛得是上校,年齡三十多歲,怕是後勤部長辦公桌上一半檔案,都得跟自己的腦袋,來個親密接觸不可。

也就是他級別低,人家首長不好跟他一個後生,一般見識罷了。

物資的事算是妥當了。

陳默沒在後勤逗留,下樓沒一會,就找到在樓下閒逛的王建勇,讓老王開車,帶他們回黃龍王溝。

集訓的地方,距離營區可不近。

一來一回,不算申請耽擱的時間,都差不多要六個小時。

等陳默返回營區車炮場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左右了。

經歷了一整個白天的戰情模擬,藍軍營各連差點被搞虛脫了。

昨天瞅見新營長,全營的戰士還是一副敬而遠之的模樣,今天下午再碰見。

那傢伙,就跟遇見了親人似的,別提多熱情了。

“營長好!!”

“營長,什麼時候能開坦克啊?”

“營長,今天還練協同嗎?保證不出問題。”

陳默這剛從車上下來,附近就有數名戰士,可著勁的喊。

能特麼不喊嗎?

說真的,一級戰備都沒模擬戰情這麼壓抑。

不管是正在休息,還是正在吃飯,廣播隨時都會響。

只要響,全營的人都得行動,隔著幾公里,從營區狂奔著往車炮場跑。

一次兩次沒什麼,一天搞五六次,你就是博爾特來了,也得累趴下。

面對戰士的詢問,陳默都是面帶笑意的揮揮手,並沒有進行回應。

因為,什麼時候訓練協同,他也不清楚,這得看響箭的小隊安裝進度。

陳默先是找到梁紅傑,讓他立刻安排運輸排,去後勤部將今天申請的物資落實,拉回來一部分。

尤其是彈藥和油料,這玩意申請歸申請,可不是說最近幾天就要用完。

一切都要為後續的出發做準備。

上千人的營,數百輛戰車,機動上千公里,這個工程量可不小。

沒有軍區級的後勤幫忙託底,就指望一個營的後勤,差得遠呢。

運輸的事剛剛敲定。

還沒等陳默去跟響箭的汪隊長照頭,遠處開過來一輛軍車,轟隆隆的在旁邊停下。

劉鶴立,也就是參謀部安排到藍軍營的那名教導員,快步從車上下來。

一臉急切的拿著地圖:“陳營長,老高,你們倆總算是見到人了。”

“趕緊的,上面已經把軍演的地形圖,還有我們駐紮的地方,都標定好傳真過來了。”

“在哪?”

陳默一聽這話,當即上前幾步,接過地圖。

雖說最近一直講西北軍演,可具體在哪,根本沒人告訴他。

西北地方大了去了。

“這裡就是演習區,上面標定的有範圍,還有我們駐軍的位置。”

劉鶴立擔心陳默看不懂軍用地圖的一些標識,還特意伸手點出幾個位置。

陳默也沒吭聲。

這地圖他拿眼一看,就認出是陸軍青銅峽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只不過範圍被圈得更大,包括但不限於這個訓練基地。

青銅峽合同訓練基地,1994年就已經開始建了,但這個時候,由於通訊還不發達,加上那是金城軍區的地盤,很多其他六大軍區的人壓根不知道。

別說青銅峽了。

就是現在的珠日和也沒什麼名氣,擴建還只存在於會議上。

陳默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內心長出一口氣。

說實話,如果在青銅峽附近還算好了,至少距離黃龍王溝也就800多公里,沒有上千公里那麼誇張。

不是陳默擔憂太多,而是長距離機動,非常考驗部隊的整體素養。

“兩位首長。”陳默看完地圖後,先是想了一下,而後快速說道:“你們都是參謀部的老同志了,我就不瞎賣弄。”

“長距離機動,我們必須儘快制定嚴密的作業方案,接下來,訓練監督方面交給我就行。”

“咱們分工合作,你們對一路的給養,補充,日行,押車,緊急醫療這些方面做一下系統的規劃和方案。”

“目前走陸路還不確定有多少,但沿途走哪些路,哪裡需要跟交通部門提前溝通,做好開路準備,哪裡可以補充油料給養,哪段路設有兵站,能夠為我們提供簡單宿營。”

“途中如果發生安全事故,出現傷亡情況,哪個路段有野戰醫院或者地方醫院,能夠及時對接,這些咱們都要提前做好統籌考慮。”

陳默的話語,讓高進跟劉鶴立兩人全都愣了一下。

說實話。

讓陳默擔任這個藍軍營的營長,他們兩個協助,參謀部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年輕幹部只是在學校專門學過類似的體系作戰。

懂得怎麼帶裝甲營。

可他們沒想到,陳默連這種陸路機動的籌備細節都清楚。

這可不像是一箇中尉,該懂的東西啊。

“兩位首長,有什麼問題嗎?”

陳默注意到高進跟劉鶴立也不回應,只是盯著自己,他還以為自己哪點說岔了。

“沒,沒問題。”高進收起地圖,抬手拍了拍陳默的肩膀:“那陳營長,後續的訓練你就多盯著點。”

“機動路線的事,交給我跟老劉。”

“行!”

陳默點點頭。

還真不是他們三個在這大驚小怪,一個機動路線而已,搞得這麼慎重。

現實中,數百人開著戰車拉著物資,走幾百公里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遠的不提。

就說前兩年一個例子。

某部機動處突大隊,在發生緊急戰情後,全隊開往北疆某市,結果中途翻車,一名排長和20多名士兵被倒扣在車廂當中。

最終排長在內兩人犧牲,多人重傷。

上面一句,要求多長時間內抵達,部隊拉出來就能打,這個命令的難度其實非常高。

要知道,機動處突大隊的素養,已經優於野戰軍80%以上的輕裝部隊。

原因很簡單,就“處突大隊”這4個字,本身就代表著大量實戰。

連他們都會出錯,更何況是別的單位?

三人協商完畢後。

陳默也顧不得跟附近的戰士閒聊了,他快步來到遠端火箭連駐紮的位置。

響箭分隊的戰士,如今都在這裡聚集。

有人在駕駛倉忙碌,有人手裡拿著終端不斷的除錯,至於那位同樣沒帶軍銜的汪建斌,則是圍著地上一個半人高的黑匣子,不知道在測試什麼資料。

這玩意,陳默也不懂。

不過,他知道響箭的裝備都很貴,尤其是地面雷達車,在野戰軍都沒有配置,還在用炮車自帶雷達系統的年代。

這種雷達車一輛造價就能上千萬,比坦克都貴得多。

一般的單位還真用不起這東西。

正在忙碌的汪隊長,瞧見陳默過來,他摘掉佩戴的眼鏡,擦擦額頭上的汗水笑道:“陳營長,等著急了吧?”

“快了,大概晚上八點前能結束。”

“這些炮車搞定後,就只剩下後勤的一些車組了。”

“那敢情好,有交聯定位系統協助,加上統一通訊的裝置,就再也不用一個人拿著幾個對講機,喊得戰士都能聽懵了。”

陳默笑著從口袋掏出香菸,給汪建斌遞了一根。

汪隊長接過香菸點燃,他深吸一口,看著遠處的戰士都在四散閒聊。

吐著菸圈道:“陳營長,說實話,資訊化營我也帶過,但這次時間太緊了。”

“比以前都緊,任務也更重,就算有交聯衛星定位系統協助,想把全營訓練到裝甲穿插,分割,步,炮,坦,裝,熟練到淋漓盡致的程度,怕是並不樂觀啊。”

聽著汪隊長的擔憂。

陳默笑著搖了搖頭:“我可沒打算,讓協同練習達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別說幾天了,幾個月也不行。”

“明天協同練習頂多半天,後續全部安排協同突擊作戰,把所有連隊拆成分隊。”

“每兩個小時為一組的對抗,我帶一組,跟其他的組打對抗,一天打六七組,四天打三十多組。”

“這種高強度的突擊訓練,哪怕腦子記不住,肌肉記憶也該有點了。”

“不指望他們能學會,只要學會捱打,知道自己為什麼挨就行。”

陳默說完,丟掉手中的菸頭:“行了,汪隊長,你跟同志們再辛苦一下。”

“我去看看,準備明天的突擊集訓。”

“今晚或者明天就有二百多臺筆記本運過來,我給每個戰鬥班都配置一臺,軍事建模,戰後評估全都讓所有戰士學習。”

“我就不信,還打不出一場有點規模的資訊化戰。”

瞧著陳默轉身離去的背影。

汪建斌重新戴上眼鏡,推了推鏡框,好半晌,他嘴角才露出一絲笑意。

資訊化實驗了五次,響箭參與了三次。

以前總是失敗,原因各種各樣。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透過剛才跟陳默的對話,還真隱隱的感覺到這次能成功。

不是因為陳營長表現的自信。

恰恰就是他語氣中,夾雜著些藐視資訊化體系難度的話語。

給了旁人無限的信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