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與劉藝菲的通話後,陳飛開啟電話簿,又打了個電話出去。
接通後,他也沒多說什麼,只跟平臺負責人提了句:“陳家那事,差不多就行。”
結果也就隔了一天,原本霸佔熱搜榜的陳飛羽相關詞條就悄無聲息地降了下去,討論度肉眼可見地冷了下來。
緊接著,陳飛羽工作室又發了條通告:“雙方已就此前事宜友好協商解決,感謝關注。”
這也算是給這事畫了個句號。
但風波的餘韻卻還在。
2月14日情人節這天,原本定好要上映、由他主演的電影《倒數說愛你》,直接臨時暫停了上映。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在避風頭。
甚至還有網友跑到《黑蓮花攻略手冊》製片人的評論區,吵著要換男主,說“塌房藝人不配演ip!”
不過這些資源上的磕碰,陳飛就懶得管了。
他幫著壓下熱搜,已經算是賣了天大的面子。
至於後續該怎麼穩住資源、給投資方賠笑臉,那是陳凱哥自己該頭疼的事。
人情只到這一步,剩下的,得老陳自己去填坑。
除此之外,他還得琢磨該怎麼給陳飛還這個人情!
“熱搜這就下去了?”
家裡客廳,陳凱哥拿著平板電腦重新整理著網頁,見陳飛羽相關的詞條几乎沒了蹤影,眼裡難掩震驚。
他早就知道陳飛在社交平臺這塊能量不小,卻沒料到能這麼快壓下這潑天的熱度。
不過打了個招呼而已,才一天就風平浪靜了?
陳虹在一旁剝著橘子,轉頭瞥他一眼:“你以後別總端著那架子,跟人家多走動走動不好?這回不就用上了?”
陳凱哥沒接話,指尖在沙發扶手上輕輕敲著,心裡卻認了。
他以前總覺得陳飛是後輩,難免帶點輕視,如今才恍然大悟!
他也就仗著在影視圈混了幾十年,再加上父輩的積攢,才有點根基。
真出了這圈子,論人脈和手腕,自己未必及得上人家。
一時間,那點不服氣的心思,悄無聲息地矮了半截。
這事到此也算是正式告一段落,後續安撫團隊、對接資方的事,他索性交給了陳虹,自己則回了中影。
《志願軍:雄兵出擊》內部協議定了國慶檔,眼下製作進度正趕得緊,可不能因為家裡這點糟心事耽擱了。
畢竟比起兒子那檔子事,這部電影才是他眼下最看重的臉面。
然而,他這邊正卯著勁靠新片掙臉面,另一邊的張一謀卻把攢了大半輩子的“老臉”徹底擱在了地上。
自從《滿江紅》被網友調侃“半池綠”,又被翻出歷史細節硬傷後,他心裡便門兒清的很。
自己從《紅高粱》起攢下的那點藝術口碑,經這一遭怕是塌得差不多了。
影評人罵他“為了票房丟了初心”,老影迷嘆他“越拍越浮躁”,連圈裡相熟的導演見了面,眼神裡都帶著點說不清的惋惜。
可張一謀卻也沒太往心裡去。
畢竟口碑碎了,錢卻實實在在落了袋。
這部爭議不斷的片子,票房早破了30億,眼看著就要往40億衝,光分賬就夠他賺得盆滿缽滿。
經歷了新畫面和樂視影業兩場劫難後,他就已經發現了人生真諦。
名聲這東西,掙了一輩子,丟一回也沒啥。
只要錢能揣兜裡,比啥都實在!
話是這麼說,可偶爾在深夜看抖音上的影片剪輯片段時,鏡頭掃過片裡那些為了抖包袱硬加的橋段,他指尖還是會頓一下。
只是那點猶豫轉瞬就過,比起賬面上的數字,那點“老臉”好像也沒那麼金貴了。
畢竟他底下還有老婆,兩個兒子、兩個閨女要養。
眼瞅著今年都73了,再不趕緊攢點錢,等自己百年之後,孩子怎麼辦?
……
2月14日,情人節檔期正式到來。
只不過,本年度的情人節檔實在有些拿不出手,幾乎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中影出品的《不能流淚的悲傷》,本想著靠溫情愛情故事吸引情侶觀眾,結果上映後票房慘淡,首日連千萬都沒破。
還有一家小電影公司押寶的《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打著“情人節必看催淚片”的旗號,最終也只收獲了寥寥幾百萬票房,排片更是上映兩天就被影院大幅縮減。
但這光景傳到業內,倒沒掀起多少波瀾。
畢竟這些年青春愛情片早就不香了。
套路化的劇情、懸浮的人設,觀眾早看膩了。
前幾年還有幾部靠流量撐場面的能賺點票房,如今連流量都帶不動這類題材,出現這種票房滑鐵盧實在不算罕見。
有發行方私下聊起時還打趣:“現在情人節,情侶要麼去補看春節檔的大片,要麼乾脆不進影院,誰還看這些老掉牙的愛情片啊?這檔期早就不是青春愛情片的天下咯。”
翻過一夜,2月15日,由愛奇藝主控,中影、上影聯合出品,鄧朝、孫莉主演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辦了首映禮。
三家投資方湊在一起造勢,紅毯上明星、導演站了一排,現場鏡頭閃個不停,看著倒是陣仗十足。
可等2月17日正式上映,這片子就沒了首映禮的風光。
當天恰逢好萊塢進口片《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同步上映,後者憑著漫威的ip底子和特效場面,直接把《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按在地上“爆錘”!
首日票房,《量子狂潮》5463萬,《中國乒乓》連1000萬都沒摸到,排片佔比也被甩開近十個百分點。
票房被壓也就罷了,網友的評價更讓片方頭大。
上映不到一天,豆瓣開分6.2,隔天又掉到5.9,評論區裡差評扎堆的往出冒:
“好好的乒乓題材,非要加那麼多狗血家庭線,鄧朝演的教練跟孫莉演的妻子吵來吵去,看得人煩,還不如多拍點訓練和比賽細節。”
“前半段磨磨唧唧講隊員矛盾,後半段比賽又一筆帶過,高潮一點沒起來,白瞎了真實事件的底子。”
“鄧朝還是老毛病,用力過猛,演教練總透著股‘我很勵志’的刻意感,隊員群像也沒立住,除了幾個眼熟的臉,完全記不住誰是誰。”
這部電影的撲街,連帶著“中國乒乓票房撲街”、“中國乒乓豆瓣評分”都成了小範圍熱議的話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