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大佬竟是金融巨鱷

第223章 韓國的誘惑!

10月30日,星期四,上午10點。

輝遠金融的會議室裡,陽光透過百頁窗在紅木長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與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的氛圍裡多了幾分歡快。

這份輕快的源頭,要從28號晚上說起。

前天夜裡,港府的救市措施率先落地,滙豐、渣打、中銀等幾家發鈔行聯合宣佈,將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支援。

對機構的平倉質押期限予以延後。

緊接著,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地產商們紛紛出手,高調回購自家公司股票,用真金白銀給惶惶不安的投資者注入了強心劑。

更有訊息傳,港府正籌劃一隻規模上千億的平準基金,用以穩定股市。

而同一時間的美國市場,最新修正的就業資料顯示,失業率並未如預期般惡化,經濟增長預期亦有所上調。

市場對美聯儲後續降息的預期愈發強烈。

這波資料反轉耐人尋味!

就在27號晚上,媒體大肆渲染,“9月美國27種工業指數不達標”的悲觀論調。

短短一天後,風向便陡然轉向,修正後的樂觀資料接踵而至。

這背後,少不了猶太財團對媒體喉舌的操控!

受訊息“提振”,美股當晚迎來大漲,納斯達克與道瓊斯指數雙雙放量走高。

在此利好下,29日的港股迎來了史詩級反彈。

早盤集合競價後,龍頭指標股滙豐銀行就以60港元的價格高開,相較前一日51.83港元的收盤價,開盤漲幅達15.67%。

恒生指數以10130.67點開盤,較前一交易日的9059.89高開了11.82%。

全天高開高走,最終以18.82%的單日漲幅收盤,報收10765.30點,創下罕見的單日漲幅紀錄。

其中,滙豐銀行漲幅21.29%,報62.67港元,盤中最高觸及64港元。

而以地產股為代表的一眾藍籌股同樣表現搶眼,多隻個股單日漲幅超20%。

不過,會議室裡的愉悅,固然與這場酣暢淋漓的反彈有關。

但更多的,是源於報表上那串足以讓任何人心跳加速的數字。

田甜拿著報表依次分發給各人。

其封面上寫著“10月28日操作總結”,翻開後,見到股指期貨的平倉明細便佔了兩頁。

王志遠負責的歐美九地股指期貨空單,以10億美元、20倍槓桿,採用指數包平均分配策略。

平倉點位與跌幅:“標普500指數860點,跌12.2%;納斯達克指數1740點,跌15.5%。

英國富時100指數4400點,跌17.9%;德國DAX30指數3660點,跌16.1%。

法國CAC40指數3100點,跌19.6%;義大利富時MIB指數27600點,跌17.3%。

荷蘭AEX指數350點,跌18.6%;西班牙IBEX指數5500點,跌24.6%;加拿大TSX指數6350點,跌12.1%。”

註釋:九地平均跌幅17.43%,扣除融資利息(按月折算0.45%)、交易佣金及印花稅合計0.6%,綜合成本1.05%。

實際收益16.38%,淨利潤為32.76億美元。

而楊柳負責的東南亞及東亞股指期貨,同樣10億美元、20倍槓桿……

恒生指數點位8850點,跌41.1%;臺灣加權指數7500點,跌19.2%。

日經225指數16100點,跌14.5%;韓國KOSPI指數470點,跌27.7%。

富時馬來西亞KLCI指數650點,跌29.2%;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450點,跌16.7%。

泰國SET指數440點,跌20.9%;菲律賓馬尼拉指數1730點,跌16.1%;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1920點,跌14.3%。”

九地平均跌幅22.10%,扣除1.05%綜合成本,淨利潤42.10億美元。

兩部利潤合計為74.86億美元,算上本金,已近百億美元了。

報表中另有長線頭寸公示。

外匯:9月於118日元/美元、10月於122.5日元/美元分別建倉,合計20億美元加40倍槓桿。

黃金期貨:9月340美元/盎司、10月328美元/盎司建倉,各10億美元加40倍槓桿。

原油期貨:9月23美元/桶、10月21.5美元/桶建倉,各10億美元加20倍槓桿。”

另外關於傳媒方面的上市公司:無線電視4.9%、嘉禾影業4.9%、明報4.9%、星島日報4.9%。

四項合計耗資3.5億人民幣,股權變更手續已由律師團隊核驗完畢。

非上市公司那邊,亞視51%控股權、王晶所屬最佳拍檔影業55%股權。

外加(倪震的《YES!》、《湘江週刊》、《紫荊財經》,分別持股(62%、68%、70%實現控股)。

這幾項合計支出9.3億人民幣,交割檔案與股權證明均已落袋了。

會議室裡,眾人翻看著手中報表。

其中王志遠的目光在“32.76億美元”上停了很久,這數字是他盯著盤口一步步做出來的。

而旁邊的楊柳也望著“42.10億”那欄出神,兩人眼裡都是同樣的恍惚。

“前半個月還很平穩,”王志遠感嘆道,“誰能想到,就這麼十天……”

他沒說下去,但楊柳明瞭。

從10月17號臺灣放棄聯絡匯率開始,市場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

東亞、東南亞、全球股市連環大跌,波動劇烈得讓人措手不及。

可正是這波狂風驟雨,讓他們的收益曲線陡峭起來。

“王哥,這一個月不到,我們的收益加起快75億美元了……

跟著俊輝這麼久,總覺得該習慣了,可每次看到這些數字,總還是覺得像做夢般。”

跟著顧俊輝,他們見證的“奇蹟”不算少,可這短短一個月裡從平穩波動到狂賺75億美元,還是超出了以往的想象。

這時,許安紅手指點在亞視那欄。

“說起來還有個趣事。昨天港股反彈那麼猛,亞視前老闆林百欣特意打了個電話來,語氣裡全是悔意。”

並學著林百欣的腔調。

“‘許小姐啊,這股市大漲,要是按16.2億估值簽約(最開始報18億,後按市價折10%砍到16.2億)我手裡那股份也能多拿三千萬啊……

偏偏28號那天股市大跌,被你壓到15.5億……”

眾人聽著都笑了起來,王志遠打趣道:“那他沒說要反悔?”

“敢反悔?”許安紅挑眉,“合約裡寫著呢,違約金是收購價的兩倍,真要撕毀合同,就得倒賠近8億。”

顧俊輝這時說道:“林百欣現在覺得虧,只是看了昨天的大反彈。

而金融危機哪有這麼容易結束?

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遊資,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了,這波金融危機鬧得這麼大,背後跟風的資金也越來越多。

現在,就算他們想停,其背後的財團能答應嗎?

何況這次香港被他們輕易收割,氣焰正盛著呢,哪會就這麼輕易離場?

過幾個月再看,這波反彈不過是超跌反彈罷了,到時他還會慶幸有我們的接盤。”

這話一出,笑聲漸漸收了,眾人臉上多了幾分清醒。

顧俊輝見狀,便話鋒一轉:“我們先把29號的操作說下。”

許安紅:“俊輝,中銀那50億港幣的貸款,扣掉收購傳媒領域用的13億,剩下37億在28號下午全投進了地產股。

挑了合記黃埔、長江實業這幾家,趁著市場恐慌,買入時價位較低。

買入後,下午就反彈了三個多點,昨天又跟著大盤一起爆發,暴漲了20%以上。

賣出後,淨收益高達21.5%,差不多8億進賬。”

許安紅彙報完,王志遠翻開記錄本說道:“滙豐那邊的50億授信,分了三塊。

永隆、道亨兩家各10億,剩下30億全砸滙豐了。

那兩家是28號下午抄的底,買完尾盤就漲了點,昨天又跟著大盤大漲20%出頭。

我們各留了4.9%的股份沒動,現在這部分按現價算值10.8億,剩下的都賣了,套現13.8億。

30億投滙豐的部分,是在它跌破50港元時接的。

當天尾盤也跟著漲了點,昨天更是大漲21%出頭,綜合下來收益24%,賣完回了37.2億。

現在這部分現金共51億,加上手裡那兩家各4.9%的股份。”

田甜在一旁記錄著,這時感慨道:“王哥也太厲害了,投進去50億,操作一兩天就變回51億現金。

白得兩家銀行各4.9%的股份!”

田甜說完,大家都笑了起來。

畢竟操作兩天,50億投入浮盈就超10億了,確實值得高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