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過去了。
節令已經接近清明。
連綿不絕的燕山山脈上,鬱鬱蔥蔥。
中國廣遼的北方地區,夜晚的時間明顯縮短了,燕京古都的街頭和河岸邊上,柳樹梢頭不知不覺地抽滿了綠絲,暖陽已經催醒玉蘭,香雪海從故宮紅牆邊一路漫過了頤和園。
一直到四月初,清明的前一天,天氣驟變,一場從陰山山脈席捲而來的大黃風殺進燕京,把這座世紀名城颳得天昏地暗,妝點了一整個春天的繁花一夜之間香消玉殞。
張雲起是在這一天飛離燕京的。
這一天,愛華電子和清華大學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簽約儀式。
愛華電子出資三千萬元,與電子工程系李言達院士團隊,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金國潘院士團隊,電腦科學與技術系張鈸院士團隊成立技術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在光儲存、光學頭與伺服系統、解碼晶片演算法最佳化、技術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張雲起沒有時間去。
但他把話給愛華電子技術研發負責人劉明說的很清楚,砸進去了這麼多錢,動用了這麼多資源,他們必須拿下國家數字光碟專項基金的三個億無息貸款,搭載自研機芯的首款國產VCD今年年底必須上生產線。
張雲起是九點的飛機,在首都國際機場候機的時候,他意外地接到了金國潘的電話。
金國潘開門見山:“張總,我聽劉總說,你今天不能出席我們的合作簽約儀式?”
張雲起不相信金國潘不知道這事兒,笑著說道:“是的金教授,我還有事情要趕回裡津處理,十分抱歉。”
金國潘道:“那,下次來燕京我做東。”
張雲起說:“金教授客氣,您是有事?”
金國潘道:“這個,是這麼回事,我有一個侄女恰好在裡津讀大學,今年大四……”
張雲起道:“我們愛華電子恰好在招人,急需人才,相信您的侄女一定能勝任我們的工作。”
金國潘笑:“張總過譽了。”
張雲起道:“對了,金教授,我這裡也有個事情,可能需要你幫下忙。”
金國潘道:“張總客氣,請講。”
張雲起道:“我想麻煩你打聽一個人。”
金國潘問:“什麼人?”
張雲起道:“趙世雄。”
金國潘問:“只有一個名字?”
張雲起道:“70年代末,他有在你們清華大學念過書。”
金國潘停頓了幾秒鐘,說道:“回去我瞭解一下。”
這時候機場的廣播系統響起了飛機登記的資訊,張雲起和金國潘又簡單寒暄了幾句,掛了電話,進登機口,直接飛往裡津。
*******
在張雲起飛往裡津的時候,前天愛華電子在燕京西單電器城舉辦的首場糾錯擂臺賽,因為與新科電子、萬利達等多家企業的促銷員發生的群毆事件,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場鬥毆非常惡劣,總共有十一個人被拘留,在業內引起非常大的震動。
某種意義上,它揭開了中國VCD行業諸侯爭霸的大幕。
1996年3月底,國內VCD的生產企業已經達到300家,60餘種VCD影碟機產品上市。國產的有裡津的愛華、深圳的先科、無錫的梅花組合、常州的新科、四川的鼎天、上海的海月以及最早的萬燕……而三星、索尼、松下、先鋒等實力雄厚的世界級企業也正在大舉殺入中國市場。
原因是簡單的。
1996年一季度中國市場VCD銷量已經出爐,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04%,市場需求已經出現異乎尋常的增長,在大型商場中的銷售呈狂熱的上升態勢。
這時候已經不僅是張雲起這種先知者,是個業內人士都能夠看出來,這是一個市場潛力驚人的巨大市場,全國上下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宣傳中國VCD行業已經步入火紅年代,業內人士也興奮不已,紛紛加入生產VCD的行列。
然而問題在於,當所有人都知道這一畝三分地有利可圖的時候,眼光已經沒有用了,因為藍海市場已經變成刺刀見血的紅海戰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