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洋事件中,琺國的態度一再轉變,除了因為蒂華納集團的核廢料回收與核能裝置清潔費用減半。
還因為其打算趁著新加囯重建,獲得南洋入場券。
這關乎南洋市場、馬六海峽、國際航線、公海資源等等。
比如南洋大災變之前,琺國在南洋毫無基礎。
這個時候,雖然馬六海峽屬於國際公海水道,不收取通行費,但水道時常維護、時常擁堵,過往貨輪需要在新加、馬來等服務區臨時停泊。
停泊週期可能是2天,可能是5天,可能是十天半個月。
在這期間,停泊的貨輪需要繳納停泊費用,而貨輪上諸如冷凍食品之類的商品,每天又會增加管理成本。
如此,在印尼進口商品名錄上,產自琺國的一包冷凍牛排,比北美和英格蘭同款產品的進口價格高出20%。
再就是,琺國在南洋毫無影響力,其商品在南洋的平均稅率約為28%。
反觀三系,約5%,北美約12%,英格蘭約13%。
以上種種因素迭加,琺國商品在馬來、印尼等超市中的售價,比三系、北美、英格蘭的同類商品,高出足足50%。
可以說,毫無市場競爭力。
還有就是。
公海的資源,並非發現了就有開採價值。
比如你在太平洋發現了一座價值1萬億美刀的天然氣。
聽著是好事,但方圓數千裡渺無人煙,你開採出來,若想賣出去,需要花大價錢鋪設跨海管道,考慮到成本、風險等等,你最終穩賠不賺。
又比如你在泰國灣的公海,發現了一座價值1000億美刀的天然氣。
聽著規模不大,但你只需委託一家開採公司,再委託一家管道公司,半年內就可以把天然氣輸送給馬來、新加、泰國、印尼等等,最終躺著數錢。
所以全球公海多得是,但有價值的全都靠近‘消費區’,或者說,全都靠近‘有人的地方’。
也所以,歐美對南洋望眼欲穿。
但琺國肯定無法參與新加囯重建專案,更拿不到南洋入場券。
並且不止琺國,北美、冰熊、英格蘭,包括倭島、徳國等等,同樣拿不到。
用越港澳經濟圈防務總長-假·拉姆斯菲爾德的原話:“除非它們的艦隊能夠開進南洋!”
“不然,全都過來交錢!”
這便是大資本鬥爭。
這也是餘三元的態度。
對此,英美鵝琺四個大國的意見頗大。
畢竟誰都想在馬六海域設定據點,以便發展遠洋貿易。
然而聯合艦隊收編水手艦隊之後,在南洋已經無敵。
即便北美抽調實力最強的第五艦隊過來,十有八九也要鎩羽而歸。
更何況第三、第五、第七艦隊,返回北美本土輪休,三年內很難再出來。
因此四個大囯,包括倭島、南棒等等,不得不拿出足夠的利益,找越港澳經濟委員會,換取馬六海峽的通行權、泊港權、作業權、科研考察資格。
至於新加…
現在哪還有人理會它。
…
北美,五大湖區域。
鬚髮皆白的老摩根,仰躺在輪椅中,觀看眾多情報系統匯總的影音資料。
首先是南洋海戰。
在第一輪攻擊中,雙方偵察機、預警機、無人偵察機、星鏈對抗,都是老一套,沒什麼好研究。
在第二輪攻擊中,水手艦隊投入了史密斯家族藉助以色囯航天工業,基於f14雄貓改造的超級熊貓艦載機。
以色囯的國防工業,在復國猶資的堆積下,整體優於北美。
或者說,在國防工業領域,聯邦資本需要考慮成本,然後捨棄‘最好的’,選擇‘最合適的’。
而以色囯在復國猶資的主導下,則處處不惜成本,採用最好的。
因此,論先進性,以色囯的國防工業強於北美。
也因此,水手艦佇列裝的f14x超級熊貓艦載機,作戰效能優於f/a-18大黃蜂。
尤其超級熊貓搭載的aim-54不死鳥遠端導彈,更是採用三系新型材料改進的‘火烈鳥’。
意思是更兇猛,更殘暴。
反觀聯合艦隊。
為了應對超級熊貓,此次投入了利用水泥航母訓練了五年之久的j11 ultra艦載機。
這是東方首款艦載機。
據情報分析,其原型應該是j10艦載型原型機。
相關計劃於01年啟動,參與方包括東方航空工業旗下的成飛、沈飛,三系集體旗下的三元重工、三元高科。
原型機引數已經沒有參考價值。
現在的引數大概為:
單座雙發,採用三系複合材料製造。
機長13.8米,翼展11.2米,機高3.6米,後掠角62°,機翼面積32平方米。
推力232千牛,起降滑跑小於50米,電磁彈射小於40米,高空最大航速2.8馬赫,低空最大航速1.6馬赫。
升限2.3萬米,作戰半徑1300公里,續航3000公里。
起飛重量21噸,載彈9噸,推重比1:1。
內部搭載三係指揮作戰平臺,以及東方多款雷達系統,但整機航電的現代化程序,大概停留在3年前。
或者說,除了機身和武備在改進,j11 ultra艦載機專案似乎已經停滯。
通用電氣董事長-韋爾奇,開口道:
“據內部人員透露,三系集體早在02年末就撤走了所有研發人員,並且不再撥款。”
“尤其最近,據說餘三元打算把這個專案打包賣給三哥,意圖回收前期投入的3500億紅鈔,只是東方上級意見各異,主流依舊崇尚航母,最終駁回了餘三元的提議。”
老摩根拿起遙控器,將畫面定格在水手艦隊覆滅的元兇身上,也就是無人機航母和兩棲攻擊艦。
“實戰證明一切,此戰說明航母確實落後了。”
韋爾奇搖頭否定道:“不,應該是體系的優勢,用遊戲裡的說法,應該叫配裝。”
“???”
“就像遊戲裡的盜賊,您的裝備側重攻擊、暴擊,我的裝備側重敏捷、閃避,他的裝備側重防禦、吸血,如果我們三個去打boss,各有各的優勢,如果我們三個玩競技,同樣各有各的優勢。如果我們想把自身的優勢最大化,在後續的玩法中,比如寵物、秘技等等,同樣要匹配各自側重方向。”
老摩根聽懂了,點點頭。
韋爾奇繼續道:“三系科技最大的優勢是顯示卡矩陣和三系電子管,在過去的幾年中,他們圍繞這倆事物,開發出資料庫、大模型、三系射頻晶片,後續又升級出西塔星鏈、三系作戰平臺,接著升級出雲端資料庫、中央處理器、三系ai。”
老摩根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我們的科技沒有主幹,各大資本自由發展,令現在的武備雜亂不堪?”
“不止雜亂不堪,還很難構成體系,並且猶如餘三元吐槽n系統冗餘太多,我們指揮作戰系統的底層非常繁雜,遠不如三係指揮作戰系統簡潔明瞭。”
韋爾奇說著,把畫面切換到無人機對抗,“所以,即便水手艦隊搭載了最好的無人機蜂巢系統,單個單元也最多指揮20架,或者說,水手戰士藉助美系ai,每個人最多操作20架無人機。而參考戰艦人員配置,規模超過第五艦隊的水手艦隊,最多搭載20萬架無人機。”
隨後又把畫面切換到無人機航母,對畫面進行慢放,“反觀三系。”
“三系無人機分為四旋翼迷你無人機、噴氣式迷你無人機。”
“前者無需發射平臺,航母內部的導軌把集裝箱送到甲板,或送到船舷兩側,展開集裝箱,這些分層擺放的四旋翼迷你無人機就會自動飛向目標。”
“單個集裝箱可容納2500臺,無人機航母一次性可展開200個集裝箱,相當於一次釋放50萬架無人機。”
“回收集裝箱需要35秒,更換集裝箱需要40秒,再次釋放無人機,與上一輪間隔80秒,相當於1分20秒內可釋放100萬架無人機。”
“此次海戰,無人機航母累積展開8批集裝箱,預計投入了400萬架四旋翼迷你無人機。”
“同時,兩棲攻擊艦釋放‘噴氣式迷你無人機’。”
“在釋放的一剎那,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至少升起了2500個小型電磁軌道,它們猶如炮管,長約5米,整體成45°朝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