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不同於彼時彼刻。
社員們實誠得跟秤砣似的。
錢進來到生產隊後的表現他們全看在眼裡。
不僅僅是每天給他們供應冰鎮飲料、不僅僅是分糖果哄孩子、不僅僅是兢兢業業開拖拉機……
整個紅星劉家生產隊對他充滿了好感。
所以從幹部們口中得知錢進喜歡老物件且用城裡的好物件跟他們交換的時候,大部分人願意來找他交易著試試看。
第一個上門的婦女見面就從懷裡往外掏。
錢進驚慌的仔細看。
失望的發現是倆銀元。
其他人來了也掏出了銀元、銅錢。
劉旺財來維持秩序,他先問錢進:“俺隊裡有幾樣老東西給你看看?”
“什麼?”錢進滿懷希望的問。
劉旺財從中山裝內袋掏出紅塑皮筆記本,食指在舌頭上蘸了蘸才翻頁:
“頭一件是光緒年間的老舢板,龍骨用的山柏,船幫子嵌著炮彈殼——當年德國佬修炮臺那會兒……”
錢進趕緊搖頭。
別說清朝漁船,就是秦朝也沒用。
小盒子裝不下。
“老水銀氣壓計呢?”劉有餘補充。
“也得是有五十年六十年的時間了,據說這傢伙還是德國佬帶來的舶來品呢。”
錢進有點興趣。
劉有餘興致沖沖拿來了一個挎包。
錢進看挎包沉甸甸的,覺得裡面不止一個氣壓計。
氣壓計不應該跟溫度計似的是個小物件嗎?
結果他猜錯了。
這挎包裡就一個氣壓計,具體來說是氣壓計表!
劉旺財口沫橫飛、親自講解:“水晶磨邊玻璃!全銅密封!德國佬的舶來貨……”
錢進乾笑。
就算這東西是古董很值錢,他也用不上。
個頭太大了!還有更大的。
有社員搬來了一套雕花木櫃:“據說是紫檀的,以前大官用的玩意兒,前些年我藏在地窖裡才保住呢。”
也有人看到劉有餘帶來了德國佬的氣壓表,誤以為錢進喜歡舶來品。
他從家裡拾掇出個陶罐來。
陶罐頗為精美,外面壓印了獅子老鷹圖案和德文:“這是俺爺爺留下的,他年輕那會給德國佬修炮臺,德國佬用這個裝啤酒。”
“你聞聞這味……”
錢進尋思還能這麼多年下來依然儲存著啤酒味兒?
咋了,德國佬的啤酒也用油紙包起來存放的?他湊上去一聞:“怎麼滂臭?”
“你就說臭的正不正!”這社員認真說,“俺家裡這些年一直用它醃鹹菜、釀豆醬,味道可好了!”
錢進無奈,跟劉旺財說:“劉隊長,你跟鄉親們解釋解釋,我要的不是這個啊!”
劉旺財訕笑:“咱社員太熱情了。”
另外也是太想換點好東西補貼家用了。
太窮!
人群熙熙攘攘。
劉旺財脫下膠鞋用鞋底在門框上使勁磕了磕,震落一撮陳年蛛網。
不用說話。
社員們跟接到訊號一樣排起蒸汽隊伍。
他喊道:“錢同志稀罕的是正經物件,得是能支援社會主義建設的實用貨!”
前些年的原因,農村漁村很多老物件都已經沒了。
社員們拿來的好東西不多。
不過銅錢不少。
十家裡八家有幾個銅錢,多的更有幾十個。
錢進為難了。
銅錢屬於古董,對他當下最有價值的東西。
他看過了,商城也是收古董的,它就是個27年合法商業綜合體。
問題是這些東西水很深。
錢進現在沒法用物資購銷證來查價格,他沒法給社員們定價。
這時候他來到生產隊獲取社員們好感的用處便出來了。
劉旺財願意給他擔保:“錢同志,你要是摸不準社員們送來東西的價值,那你可以先帶回去,找老師傅幫你掌掌眼,到時候能換啥你再給他們帶回來。”
這是唯一的辦法。
唯一的隱患是劉旺財擔風險。
錢進挺感動的向他道謝,誠懇的說:“老叔您放心,我絕不會讓您看走眼!”
他給送來袁大頭和銅錢的人家進行仔細登記。
油燈火苗被海風吹的搖晃,有姑娘送了個玻璃罩子過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