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334章 雨一直下,氣氛相當融洽

不管韓兆新想等誰。

總之他們終於迎來了一個好訊息!

冷空氣西流,有機會開展人工降雨工作!

要知道今年旱情來的突兀且嚴重,連人工降雨的條件都不符合。

所以如今條件出現,整個會議室如同沸油裡落入冷水,瞬間“炸”開了!

本來開會的時候各位領導幹部還在介紹最近抗旱工作中的問題,導致情緒壓抑。

現在壓抑的情緒找到了決堤的出口,一屋子高層全興奮的手舞足蹈。

有人猛地站起來,他們等不及輪流看報告,紛紛跑到錢進身後看。

有人激動地拍著桌子,大聲叫好。

還有少數人能穩坐釣魚臺,但臉上也湧動狂喜之色,他們彼此對視,都能從對方眼神中看到喜悅之情。

“天不絕我海濱!”

“太好了!老天開眼……不,是氣象站的同志立了大功!”

韓兆新微笑著看向這一幕。

張成南跟錢進靠的最近,近水樓臺先得月,他湊錢進身邊一看,趕緊三步並作兩步衝到對面南牆掛的水利地圖前面。

地圖上,濱海市區域的紅叉密佈。

他根據報告中的冷空氣西流預測走勢,在水利地圖上演繹,越是演繹越是興奮:

“好好好,太好了!各位同志啊,太好了!根據我的預估,咱們整個海濱市都能被這股冷氣流籠罩起來,只要它們能把海上水汽帶過來,全境人工降雨沒有問題!”

韓兆新聞言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

卻有人注意到了這一幕,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韓總,怎麼個意思?這、這股冷空氣還有什麼問題?全境降雨沒有條件?”

誰都知道,抗旱工作進入到當下這階段,人工降雨是眼前唯一、也是最後扭轉乾坤的機會。

否則秋收很難保證!

韓兆新說道:“沒什麼問題,根據國家氣象臺和咱們氣象站的雙重監測,此次來襲的海洋冷空氣團是規模龐大、氣勢洶洶……”

“好啊!”大傢伙撫掌歡呼。

農業口領導緊接著問道:“那麼,我們要準備人工降雨了嗎?”

韓兆新說道:“不錯,我已經電令氣象部門和武裝部相關單位準備好所有高炮、所有炮彈,並命令空軍機場待命飛機準備,氣象專家將全程協同,人工降雨辦公室也開始統籌所有資源了,肯定要進行人工降雨!”

聽領導說話語氣堅定,所有人頓時鬆了口氣。

韓兆新做事謹慎,他既然敢調集重兵做決戰準備,那就說明決戰機會來了!

獲勝機會出現了!

大傢伙紛紛請戰,只待指揮部調兵遣將。

韓兆新銳利的目光掃視全場,卻再次拔高聲調:“但是……”

這個轉折讓大傢伙的心又陡然懸了起來。

不是,領導你逗猴子玩呢?

這個時候了你還一驚一乍幹啥呢!

韓兆新說道:“但是人工降雨範圍,不準全境展開,只限於安果縣及其周邊核心乾旱區域……”

立馬有人站了起來:“韓總,這是幹什麼?”

還有不明所以的人看向錢進:

“韓總,安果縣確實是抗旱工作最艱難的區縣,可不光它們缺水呀,什麼滴灌裝置什麼運水卡車什麼打井隊優先保障它安果縣我們沒意見。”

“如今有了全境降雨的機會,怎麼還得只考慮它安果縣?是,錢指揮現在管轄安果縣……”

“老吳你說什麼!”旁邊的輕工口領導趕緊把說話領導給拽回座位。

錢進莫名其妙。

什麼意思?

說的好像是我要獨自截留這雨水一樣,問題是你眼瞎嗎?我剛來還沒說話呢!

韓兆新厲聲說道:“紀律呢?覺悟呢?我話說完了嗎?”

正要提出反對意見的領導們紛紛低下頭。

韓兆新怒道:

“增雨作業不能滿打滿算,不能消耗殆盡!必須把後續的雲系動能,留給西邊、北邊深處內陸、比我們更早經受旱魃之苦的兄弟地區!”

“就海濱地區缺水嗎?啊!就海濱地區要降雨嗎?啊!都看著我,都摸著良心問問自己!”

“抗旱工作全國一盤大棋,我們只管自己嗎?不管兄弟市區縣的死活嗎?”

負責各區縣交通水運輸協調的幹部老劉忍不住開口:“韓總,這個時候了我們也沒辦法啊,水就是命啊!”

“就這點雲,我們好不容易盼來的,其實我們都知道,人工降雨的水汽多不了,咱自己都不夠填牙縫,還分出去?這……”

其他幹部跟了上去,說:“是,韓總,咱不是不管大局,咱是顧不上呀……”

“旱情這麼重,好不容易見點曙光,然後還得剋制……”

有農業口的幹部聲音都帶上了哭腔。

他們做過夏收統計也根據現有情況進行了秋收模擬,都知道農民今年會有多困難。

大多數人滿臉急色。

抗旱如救火,這剛到手的機會,怎能不全心全力?

“韓總……”張成南剛要開口勸解。

韓兆新卻像沒聽到一樣,目光灼灼看向錢進。

錢進這些日子不著家,一直在農村奔波忙活,整個人曬成了黑炭頭,滿臉都是疲憊滄桑。

這讓韓兆新忍不住感嘆。

春季時候錢進負責與ici談判開展農藥引進工作時候,那是多麼意氣風發,年少風流。

結果區區三四個月,老了得有十歲!

他本想讓錢進發表意見。

可看看錢進現在這樣子,他有些心疼,便沒有直接問錢進,轉而繼續對著所有人重申他的命令:

“大局!同志們都想想大局!我們喝飽了,後面兄弟市怎麼辦?看著他們渴死?”

他往後退了兩步,身後是全省抗旱工作地圖。

這樣他用手指用力戳著地圖上安果縣以西、以北那些大片大片同樣標著刺眼深紅色的地區名稱,語氣沉重:

“旱魃橫掃三千里啊,同志們啊,受災的不僅僅是咱們腳下這片地,還有我們同胞兄弟姐妹生活的其他土地。”

“我和其他地市的指揮部總指揮幾乎每天都要開展電話會議,實話實說,咱們海濱市的抗旱工作做的最好,咱們的條件也是最好的。”

“老張,這方面你清楚吧?”

他看向張成南。

張成南嘆了口氣點點頭:“沒錯,咱們海濱市好歹還有點地下水可以用,特別是山區溶洞多少年來的積攢,這次是應急了。”

“其他地市特別是西北內陸地市,情況比咱們慘的多,所以滴灌裝置方面,咱們海濱市用的都是本地自產,南方率先生產的產品已經送他們使用了。”

“還有國產的液壓深水井打井機,也是要優先供應給他們,因為咱這裡三五十米還能出水,那些地方只能往百十米深度找水了!”

聽到這裡韓兆新點頭:“對,不過各位也彆氣餒,錢副指揮從國外引進的更先進液壓打井機應該快要送到了……”

他看向錢進。

錢進說道:“已經發貨了,三五天內準能到!”

韓兆新再次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人工降雨加上深水井,我估計咱們抗旱戰役算是到關鍵點了,勝利的曙光要出現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更不能光考慮自己,還要考慮其他地市的同志們。”

“唇亡齒寒的道理,都明白嗎?這冷鋒路徑很寶貴,我們要算盡全盤,不能簡單的自己全用了,否則就是對人民犯罪、對國家犯罪!”

聽說能打深水井的機器也馬上要到貨了,情緒激動的領導們又鬆了口氣。

現在地下是有水的,但沒有能打井的機器。

只要機器送到,那麼他們就要連軸轉四處打井,到時候水源保障問題就算解決了。

這樣會議室裡那種急於索取的焦灼氛圍,在一種更深沉的擔當面前,慢慢沉澱下來,變得肅然。

見此韓兆新不廢話,立馬開始安排工作:“立刻準備人工降雨的工作,大家都要行動起來,人工降雨辦公室牽頭,張成南、蘇平你們全力配合!”

“老林,你去調集炮兵部隊、氣象專家,並請求空軍協調,接下來我們議定一下細節,所有細節必須落實到位,同志們時間就是甘霖啊!”

關乎人工降雨工作的每一步怎麼開展,一行人做了反覆討論和推算。

直到確定沒問題了,韓兆新遞交給鄭國棟審批,然後鄭國棟草草一看簽上名字。

接下來命令如雷霆萬鈞,轟然炸響在指揮部和相關單位每一個工作人員的神經末梢。

一場與天奪水、分秒必爭的精密戰爭開始了。

韓兆新本來想讓錢進回家看看,錢進擺擺手。

人工降雨主戰場在他的地盤,他還是得回去。

這方面他就起不了作用了,得靠專家來選擇開戰地點,他負責調配工作。

最終經過測算,選出了五個陣地。

主陣地在安果縣城西二十里一處名為老君坡的荒僻高崗上,錢進招呼當地公社派勞動力對高崗進行了清理,臨時開闢出的一個指揮部。

次日,四輛深綠色的解放牌卡車來到了高崗上。

武裝部派來進行配合的是現役主力高射炮、本次人工降雨的主角——沉甸甸的37毫米雙管高射炮。

戰士們下車做準備。

沉重的木質彈藥箱被抬下來,箱板上清晰地寫了紅色宋體大字:

“特急”、“人工降雨碘化銀彈”。

炮身下那碩大的千斤頂支得穩穩當當,死死壓住腳下的黃土地。

陣地後方是臨時指揮窩棚。

它是用軍用粗帆布在幾根粗木棍上匆忙搭成的,裡面小小的指揮桌則由幾塊木板草草拼就。

桌上鋪著一張至關重要的天氣形勢圖,圖上用紅藍鉛筆密密麻麻地標註著各種箭頭和符號,幾乎難以辨認。

無線電發報機擺開,還有其他錢進不認識的裝置也送了進來。

柴油發電機轟隆隆的運轉,電力開始供應。

負責人工降雨部隊的王連長是個黝黑敦實的漢子,此刻他將身上軍裝釦子解開兩顆,露出一小片同樣是古銅色的胸膛:

“這賊老天,哼哼,不給咱人民下雨?那我就不客氣了,狠狠地幹它幾炮!”

錢進給他遞上香菸,他叼了一支菸在嘴裡然後去扶正了那架炮對鏡,仔細地觀察著鏡筒裡天空的明暗變幻。

氣象站派來的專家們則趴在桌面上那堆圖紙資料裡討論。

這次人工降雨工作,不得有失!

發報員戴著軍綠色耳麥在發報機前一個勁的發出無線電訊號,旁邊記錄員則在迅速書寫:

“二號陣地準備完畢……”

“三號陣地準備完畢……”

“報告連長,五號陣地出現誤差,山坡上種了糧食……”

王連長皺眉下車。

錢進毫不猶豫的說:

“一切以開展人工降雨工作為先,讓五號陣地的同志們與當地公社領導說,就說我錢進許諾了,這次陣地損毀多少莊稼,指揮部按照豐收年產量高來彌補!”

王連長讚歎:“好,這位同志真是當機立斷。”

他又去跟專家們溝通。

專家們手裡捏著紅藍鉛筆、拿著計算尺,一邊在圖上飛快比劃著各種線路角度,一邊對著步話機旁計程車兵詢問:

“要西山觀測點,那裡風向現在多少?風速有無變化?雲底高度最新資料……快!不要報告區間,給我確切值!”

窩棚外,負責前沿氣象觀測的三個觀測員正在緊張地操作著行動式無線電探空儀接收機。

一個青年握著那支帶著長長導線的探空裝置接收機,側耳努力聽著耳機裡滋滋啦啦的訊號雜音,眼睛則死死盯著天空中從正東方向緩慢推進過來的雲層。

厚厚的雲層陰暗發黑,如同大軍壓境。

錢進也看向這雲層。

今年從沒出現過這麼密集的雲層,可惜不能自動降雨,否則定然是全境大雨。

不知道多少農民同樣在仰頭看。

用不著人工降雨辦公室往基層下通知,家家戶戶都知道把水桶水缸挪到屋簷下等待接水。

生產隊裡的水塘鋪上了塑膠布,當作了儲水池。

這次的降雨太重要了。

窩棚裡,掛著的溫度計水銀柱在頑強地下滑。

空氣溼度計指標不安地抖動著。

觀測員報數的聲音帶著越來越高的腔調:

“風向西北,風力三……不,四級!還在增強!”

“雲底高度1600……1500……還在迅速降低!”

“相對溼度百分之七十三……七十八……破八十了!還在升!”

“雲層內部結構趨於穩定!過冷水分佈區探測到!”無線電探空組的聲音透過步話機傳來。

空氣開始溼潤起來。

潮溼炎熱。

很不舒服。

專家點頭,王連長立馬揮揮手。

炮手們無聲地迅速就位。

他們上身只穿著發黃的軍綠背心,後背肌肉繃緊,汗水像小溪一樣從肩胛骨中間流下,浸溼了鬆垮的黃綠色軍褲褲腰。

裝填手開啟沉甸甸的彈藥箱,從裡面捧出金燦燦的37高炮炮彈。

那炮彈與常見的炮彈不同,彈頭內裝填的不是炸藥,而是人工降雨的核心——碘化銀複合增雨劑。

錢進也是第一次看到放炮和炮彈,他湊上去看了看,王連長指向彈體明顯的黃色標識環和專用的“∞”符號:

“這是人工降雨彈,這是人工增雨彈,不過這次不用增雨彈。”

炮手們迅速而熟練地旋下彈尖的保護帽,露出了末端用於引爆的特殊傳爆裝置。

那是一個非致命性的微爆裝置,只負責在特定高度將碘化銀粉末均勻地撒播出去。

兩人一組,快速將炮彈送入高炮的後膛滑槽。

金屬與金屬咬合發出“咔噠”一聲脆響,在寂靜得能聽到心跳的陣地上格外清晰。

裝填手嘶吼的口令響徹陣地:“三號炮位裝填完畢!”

“一號炮位裝填完畢!”

王連長舉起望遠鏡,死死盯著雲層的推進速度。

炮隊鏡裡,天空那抹灰暗的雲帶在緩慢而堅定地覆蓋頭頂的晴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